分享

99/墨子/《非攻》

 三友墨斋 2023-11-17 发布于辽宁

​《非攻》,是诸子百家中墨家的思想之一,以及《墨子》一书中的一篇文章。

作品名称:非攻

作者:墨子

创作年代:战国

作品出处:《墨子》

文学体裁:议论文

《非攻》原文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 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今有人于此,小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 也.

《非攻》翻译

现在有一个人,进入人家的果园和菜圃,偷窃那人的桃子、李子,大家听说后就会谴责他,上边执政的人抓获后就要惩罚他.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损人利己.至于盗窃人家的鸡犬、牲猪,他的不义又超过了进入人家果园、菜圃偷窃桃李的.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损人越多。如果他损人越多,他的不仁也就更突出,罪过也就加重了.至于进入人家的牛栏马厩盗取人家牛马的,他的不仁不义又超过盗窃人家鸡犬牲猪的.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他损人更多,那么他的不仁也就更突出,罪过也就更重了.至于杀戮无辜的人,抢夺其衣服武器的,他的不义又超过进入人家的牛栏马厩盗取人家牛马的.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他损人更多.假如是损人越多,那么他的不仁也就更突出,罪过也就更重了.对于这件事,天下的君子都知道并且谴责他,称他为不义.但是现在有人大规模地去攻打别国,却不懂得反对,反而跟着去赞誉他,称之为义.这样能够叫懂得义与不义的辨别吗?

杀掉一个人,叫作不义,必定构成死罪.依此类推,杀死十个人,有十倍不义,必然有十层死罪;杀死百个人,有百倍不义,必然有百层死罪.对此,天下的君子都知道并且谴责他,称他为不义.但是现在有人大规模地去攻打别国做出不义之事,却不懂得反对,反而跟着去赞誉他,称之为义.实在是他们不懂得那是不义啊,所以还要把称赞攻打别国的话记录下来流传后世;假如他们懂得那是不义的,对此又怎么解释呢?

现在假如有一个人在此,看到少许黑色就说是黑的,看到很多黑色就说是白的,那么人们就会认为这个人是不懂得黑白的分别了;尝到少许苦就说是苦的,尝到很多苦就说是甜的,那么人们就会认为这个人是不懂得苦和甜的分别了.现在在小范围内做不对的事,就都知道并且非难他;大范围内做攻国一类不义的事,却不知道这不对,反而跟着赞誉他,称之为义.这样可以说叫懂得义与不义的辨别吗?因此我知道天下的君子,把义与不义的分别弄得很混乱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