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背诗 | 州桥

 谷山居士 2023-11-17 发布于上海
Image

重温那些年

我们一同背诗的时光

Image

解读作者:原上,古诗词爱好者。

Image

州 桥

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

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

“几时真有六军来?”

 · 注释

1、州桥:详见文中解释。

2、驾:指南宋皇帝的车驾。

3、使者:南宋委派出使金国的使者,诗中即作者本人。

4、六军:古时军制,王师由六军组成,这里指南宋军队。

 · 简析

南宋乾道六年(1170),范成大奉朝命出使金国,途中作了七十首绝句,本篇所选即其中最出色者,我们来看一下:

“州桥南北是天街。”

所谓“州桥”,又名天汉桥,在汴京城内,横跨汴河,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一条御道,经由此桥,南北连通,所以诗中说“州桥南北是天街”,“天街”就是御道的意思。

“父老年年等驾回。”

范成大写作此诗时,汴京沦陷已经四十余年,然而那些沦陷区的人民,父老们,依然渴盼着南宋王朝能够收复故土,因此他们年年都在第一句所言的“州桥”那里,等待着皇帝的车驾有朝一日能够重返御道,然而一天天过去了,一年年过去了,他们等来等去,等到的不过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皇帝陛下似乎早已忘记了他们的存在,竟是半点音讯都无。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于是再也无法控制情绪的他们,面对南宋派来的使者,也即作者本人,强忍眼泪,哽咽失声的询问道:“几时,什么时候,才能有王师,真的打回来啊?!”

这真的是一个让作者更加无语的问题。不过仔细想一下,又觉得这样的事情其实并不可能发生。原因就在于,这件事发生的地点在哪儿呢?金国的“南京”汴京,又在汴京最核心的地段,以前大宋王朝的“大内”附近,金人严密监视的地方,试想一下,哪个老百姓吃饱了撑的,敢当街拦住南宋使者的车马,询问啥时候会有官军打回来啊,不想活了是吧?虽说沦陷区的百姓确实仍旧有可能心向南宋,但若让他们付出生命的代价,恐怕还真的没几个这样的愣头青,“千古艰难唯一死”啊,社会精英难,普通老百姓更难。

比范成大晚三年出使金国的韩元吉的记载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个判断,他写道:“故自渡淮,虽驻车乞浆,下马盥手,遇小儿妇女,率以言挑之,又使亲故之从行者反复私焉,然后知中原之人怨敌者故在而每恨吾人之不能举也!”——可见他当时为刺探真情付出了多大努力,不论是讨口水喝,还是下马洗手,他都派出随行人员,混入沦陷区百姓,同他们拉关系,套近乎,反复询问,百计打听,这才知道沦陷区百姓固然有心仍旧向南宋者,但却因为南宋王朝几乎没采取过任何收复国土的有效行动,也几乎对他们完全丧失了信心。

不过话虽如此,即使我们很明晰上面的判断,但此诗读后,仍旧如清人潘德舆所评论的,“沉痛不可多读,此则七绝至高之境”,可谓对此诗做出了极高的评价,那么又是为什么呢?这个恐怕就是钱钟书先生所说的“文艺作品里的写实不就等于埋没在琐碎的表面现象里”,只有滤掉渣滓,去除芜杂,抓住当时社会最重大的命题,也就是爱国心,来表达人们心底最深隐的愿望,才能不仅感动那个时代,更感动我们千千万万的后来者,这个才是诗歌真正的使命,也是评价诗歌优劣与否的最高标准,惟愿读者诸君都能牢记。

是为诗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