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流的企业大学长什么样?

 邬亦波 2023-11-17 发布于湖南

2020年6月13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通知》。由此,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进入走深走实的新阶段,也拉开了创建中国特色企业管理标杆模式的序幕。
目前来看,当下的中国国有重点企业已基本构建起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企业总体管理能力明显增强,部分国企的管理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与此同时,这些企业内部设立的各类企业教育培训组织单位(统称为“企业大学”,下同),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沉淀,也陆续成长为国内各行业领域内的优秀企业大学,正积极探索更高标准的新课题——如何成为世界级一流企业大学。

图片

一流企业大学研究提上日程

这个课题研究现象不仅在中央企业、地方重点国有企业中屡见不鲜,在一些垂直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的民营企业大学中,也正在被更多地提上议程——从2023年上半年《培训》杂志推进的“人才强企工程”线下考察与专家研讨系列活动亦可得到印证。这充分说明了两点:一是部分优秀的中国企业已经逐步展现出了自己的道路自信、管理自信、文化自信;二是正在用更高水平的标准和实际行动来践行新时期企业和企业大学的高质量发展。
对标一流,既在于对标学习,更在于质量管理。2023年,无数的企业强调“降本增效”,或许,这一经营管理层面的战略诉求和对标一流的这两个“在于”,恰有异曲同工之处。
那么,要想成为一流企业大学,需要标准吗?有什么高质量评估的标准吗?企业大学如何做到“降本增效”呢?
这是三个不同的问题。我相信,业界肯定有专家研究或讨论过类似的问题。比如,一流企业大学有哪些?何谓“一流”?“一流”的标准是什么?实际上,无论是世界级还是中国级,在我看来,称呼“一流”不如称呼“有竞争力”来得贴近,要少叫“世界一流”,多说“有世界竞争力”。今天是一流,明天未必就是一流或永远是一流。因而,企业或企业大学在对标所谓的一流时,要抓住精髓,用动态发展的哲学眼光看问题。从这个角度讲,也就不存在静态不变的“一流标准”了。但没有标准不等于没有准绳,也不等于盲目发展,还是要有对标找差或赶超的参考对象、参考维度等“参照系”。
习惯成自然。可惜,在行业内,大家通常更喜欢叫“一流”,而不太爱用文绉绉的“有竞争力”(其他行业术语也有类似现象);都喜欢叫“标准”“模型”,而不太叫“参考维度”。所以,尽管我更想称谓“如何成为世界(中国)有竞争力的企业大学”,以下还是用更通俗惯用的叫法,来粗浅地谈谈一流企业大学发展的十大维度。

图片

图片

一流企业大学的十大特征
这十大维度包括了一所企业大学的方方面面,大家不妨对照这些维度审视自己所在企业大学处于怎样的阶段。
维度一:功能定位
看一个企业领导人如何理解、是否重视企业教育培训、人才发展、组织能力提升等系列工作,看其对企业大学的战略功能定位便可。世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企业大学,原因就在于每家企业对其顶层设计的策略、目标和要求侧重点各不相同。但不管差异如何,一流企业大学的功能定位绝不一般,它必定是充分地适配本企业当前发展阶段,并且在助力公司成为一流企业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企业大学自身既定的功能。满足这两个“充分”条件的企业大学,才可以被视为“一流”。如果未来哪天一流企业走向衰败,那么一流企业大学的命运也必将会紧随其后。
维度二:机制架构
成立并揭牌一所企业大学相对容易,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却是企业大学需要时刻思考的重大命题。它发展得好不好,运营管理顺不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建初期内部设置的组织结构关系、机制、制度等基本保障,及其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的升级或改良程度。比如,企业大学与人力资源部/组织部/企业文化部/业务部门/党校等内部其他组织单位的协同或融合关系,本部/总部与分院、下属公司培训单位之间的总分架构关系、责权分工,预算/成本管理制度,合规/风险管控机制,等等。国内有些企业大学高开低走,部分原因就是被这些相关的内部机制给“卷死”了。
维度三:领导团队
企业大学能进阶到什么水平,与企业大学自身的管理层和执行层的整体人员结构情况、素养高低、梯队建设水平息息相关。一流的企业大学,一定要有经营管理水平一流的企业大学校长和专业一流的培训团队。前者,看重企业大学一把手的管理胜任力,比如向上管理、战略规划、系统建构、运营突破能力等。后者,强调企业大学团队的培训业务专业力,比如教学设计、课程开发、项目管理、各类学习技术应用、教务管理等交付水平。
维度四:学习体系
领导力发展体系、专业人才发展体系、技术人才训战体系、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新员工培训体系、内训师学习体系、供应链培训体系等分层分类的学习全景图,是企业大学系统化的学习产品和服务的常见构成内容。这些企业学习体系的建设作用,就像人体内的经脉网络一样重要。企业大学对内对外价值彰显的威力,基本上就是通过成体系化的成果梳理后,以示意图、全景图、趋势图、对比图等可视化形式展示给它的服务对象。一个缺乏学习逻辑体系的企业大学,是难以想象的,甚至于人们会质疑其“名不副实”。

图片

维度五:技术平台
企业经营管理和员工成长中的组织经验、知识、技能课程等,通常会沉淀在内部一个功能丰富、体验良好、持续迭代的学习管理系统平台上。从早期的知识仓储库到电子化学习e-Learning平台、网络教学中心,再到云学习平台、智能学习系统平台,直至热议的元宇宙学习平台,都是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学习在平台层和技术层的不同架构表现。
如果学习平台在技术和系统的升级换代中缺少前瞻且统一的架构设计战略,那么企业一定会在某个时刻承担不必要的额外支出。有影响力和远见的企业大学,还会积极打通培训管理系统、知识管理平台和人力资源eHR系统、OA系统、业务管理平台、文化宣传全媒体平台、财务平台等相关板块的技术接口,以实现真正精准的自适应学习。
维度六:资源投入
没有战略投入的企业大学,是活不长久的。这种战略投入至少包括这几项:一是企业领导人和中高管们的时间精力投入,他们要能真正参与企业大学的发展;二是企业大学经营管理和探索发展中的资金投入,零成本办内向型企业大学几无可能,即使是自负盈亏的外向型企业大学要想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也是必定要有每年既定的预算投入和成本的;三是企业内训师资源和外部专家资源的整合与运营投入时间、金钱、人,是预估一家企业发展命运的核心要素,这个逻辑同样适用于企业大学。

图片

维度七:基础设施
撇开虚拟型企业大学不谈,国内外顶级的企业大学通常都是实体型或虚实结合型企业大学。这里的“实”就是指有企业大学自己的硬件基础设施,比如面授教室、智慧教室、研讨室、直播/演播厅、大礼堂、会客厅、图书室、餐厅、宿舍、运动场馆等。布局超前的企业大学会积极地探索智慧校园一体化建设模式。除了硬件外,有些创新引领型企业大学也把可固化的“软件”列为基础设施的范畴。
维度八:自主创新
一所企业大学的自主创新力到底如何,在其筹建期、发展期、变革期这三个时段最显而易见。筹建企业大学时的战略规划和系统化设计,非常考究企业大学的“决策委员会”的顶层设计水准。这一时期的企业大学的创新性,以及其未来能不能实现自主创新,都基于此。这个方面不到位,企业大学的发展大概率将是走个过场,说没就可以没,毫无核心竞争力。发展期的企业大学或许是最让培训人兴奋和有成就感的阶段,自主性会随着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管理经验的积淀而得到升华。
一流的企业大学被对标和模仿学习的内容,基本上就是其自身在发展期(高速发展和稳定发展阶段)萃取总结下来的点点滴滴。变革期,是真正考验企业大学“第X曲线”能否守正出奇的时候。可以说,一所企业大学发展中的人与事,如果常年处于一种重复、固定的稳态,那很可能是一种危机诞生的前兆,恰恰说明了自主创新性之弱。因为企业大学发展的生命曲线,与其制度创新、教研创新、成果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等能力休戚与共。
维度九:生态合作
前面八个维度主要是基于内部建设而谈,这个维度是从外部链接的角度来评估企业大学发展的开放程度。目前在国内,每家企业大学基本都有自己的三个生态合作库:外部供应商库、战略合作伙伴库、品牌宣传媒体库。供应商库,可以部分地弥补企业大学内部能力、课程、方案、师资等方面的不足。战略合作伙伴,则打开了企业大学在行业纵深、产业融合创新等方面发展的窗口,合作对象也多元化,可以是高等院校、职业学校,也可以是政府事业单位,还可以是行业智库、协会机构等权威的平台组织。
一流的企业大学,往往完全具备对外输出培训赋能业务的基本条件和服务内容,比如文化、课程、标准、技术等,并且非常重视对内对外的核心产品服务体系的品牌塑造和媒体宣传工作,因此,它们也会建立长期合作的大众媒体与专业媒体对象。
维度十:价值成果
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外界同行和媒体人,他们在评价企业大学时普遍都是“结果思维”。这也正常,以结果论英雄,是古今中外所有评比、赛事、竞选等类型活动的惯例做法。在企业培训行业,项目、课题、知识、人才等,都可被视为企业大学发展的成果,助推战略解码落地、业务问题解决、思想共识与文化传播、组织经验复制、员工全周期发展、供应链培训赋能等,都是企业大学可以彰显存在价值和意义的着力点。
但需要指出的是,价值成果只是评估企业大学当前发展水平的维度,不能被极端地视为唯一维度。那些仅仅因为企业大学当前阶段的价值作用不明显就采取关停做法的企业,是非常短视的。一流企业和一流企业大学则不会犯这种错误。
显然,人们看待企业大学发展得好不好,未来能否发展得更好、能否可持续地好下去,评估的角度和尺度都不尽相同。上述这十个维度,是我在上半年企业大学考察和交流过程中的简单总结,也只算作其中的一个视角罢了。
对一所企业大学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客观评价,关键不在于标准维度谁优谁劣,而在于企业对创建企业大学时的初心和使命的践行程度。归根结底,成不成为一流,不重要;重要的是,企业大学的自省、自强、自信。
是否一流,是别人说的;能否一流,是自己做出来的。我最想说且最看重的,是中国每一所企业大学能否走出自主特色创新之路。

图片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