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省昆恢复“建制”后首出新戏《吕后篡国》

 谈艺聊曲 2023-11-17 发布于江苏

省昆恢复“建制”后首出新戏《吕后篡国》

作者:彭林刚

 

        中国终于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政治动乱。著名作家、诗人、编剧陈白尘被“解放”回家,值此举国同庆之时,各地文艺舞台竞相上演讽刺“四人帮”罪行的活报剧,陈白尘为了抒发情感,1977年7月重新拾起被剥夺多年的笔,在翻阅汉代伟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并参照班固《汉书》的部分内容,创作出七幕十三场历史话剧《大风歌》。

  

 “大风歌”原是汉朝皇帝刘邦创作的一首诗歌。话剧《大风歌》展现了西汉初年刘邦死后,以周勃、陈平为代表的功臣,围绕汉室江山的稳定与安全,同吕后为首的后党进行殊死搏斗,最终一举粉碎篡国后党,平定了汉室江山。陈白尘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恰当而不夸张地虚构部分情节。全剧构造波澜曲折,壮丽恢宏。当代吕后江青,曾在各种场合下竭力鼓吹吕后的“功绩”,称其是历史上第一位女法家,同时效仿吕后种种政治手段。虽然她们处不同时代,但却有着惊人相似之处。

粉碎“四人帮”后,陈白尘以一腔爱国之情以及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创作《大风歌》。“我为了这部历史剧伤尽了精神”陈白尘如是说,“由于'四人帮’大搞'影射史学’,有些人或出于无知,或由于别有用心,硬把历史剧中的影射和影射史学混为一谈,我要堵住此等人之口——此时绝无影射之处”。好友获悉陈白尘的创作触碰“禁区”,为其担心,劝他停笔,免得再受“影射史学”的牵连。陈白尘虽然心有余悸,但还是坚持完成写作,然后再用整个一九七八年的时间对这部作品进行数次修改,且逐句斟酌,慎之又慎。

话剧《大风歌》的剧本于1978年相继发表在刚刚复刊的《剧本》《收获》杂志上,一经推出便得到各方面的好评与关注,上海电影制片厂曾邀约改编为电影剧本,1978年浙江省话剧团率先将话剧《大风歌》搬上舞台,1979年中央实验话剧院也进行了演出。1979年底当陈白尘完成话剧《大风歌》第四稿修改工作时,江苏省苏昆剧院经历几上几下之后,在领导和专家的关心、支持下得以恢复建制,当时还没有《牡丹亭》《桃花扇》等古装戏演出的情况下,吴白匋认为昆剧尤擅表现历史题材剧目,有着任何剧种无可比拟的优势,于是征求陈白尘同意后,吴白匋将话剧剧本《大风歌》改编为昆剧《吕后篡国》,并由江苏省苏昆剧院投入排练中。

话剧《大风歌》原本为七幕十三场,文词优美,但篇幅较大,昆剧受戏曲程式的限制,如果原剧照搬,演出时间必然超长,吴白匋在保持话剧原貌不变的前提下,做了适当取舍与删减。原著:陈白尘,改编:吴白匋,导演:刘卫国,主要演员:张继青饰吕雉、黄小午饰周勃、姚继焜饰陈平、胡锦芳饰戚夫人、林继凡饰审食其、赵坚饰郦商、吴继静饰吕须、王亨恺饰刘盈、张寄蝶饰闳孺、周世琮饰吕禄、董继浩饰陆贾、徐明伟饰刘盈。昆剧《吕后篡国》是江苏省苏昆剧院恢复建制后排练演出的第一出新编昆剧,该剧在排练过程聘请了昆曲“传”字辈名家郑传鑑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傅雪漪担任艺术指导,在整个排练过程中他们对演员的表演、唱腔等各方面进行现场指导。期间,恰逢浙江省话剧院在杭州演出《大风歌》,昆剧院还组织《吕后篡国》剧组主要演职人员赴杭州观摩学习,取经求教。

在这里最需一提是张继青饰演的吕雉,无论是表演还是唱腔均存在相当之高难度。首先,行当归属方面,吕后不是五旦也不能划归青衣;其次,唱腔设计方面,要保持传统昆曲的艺术特点,又要有高亢激越、音乐幅度跳跃较大适合吕后性格的部分;再者,在人物角色塑造上,既要保持有女皇华贵雍容的不凡气度,还要表现出吕后专制狠毒丑恶的一面。吕后是一个有主见、有魅力、足智多谋的女人,她虽然权力欲望极其强烈,但她也有夫妻情、母子爱。因此对于吕雉这个人物的塑造,张继青打破了传统戏曲的格式的束缚,广泛吸收影视、话剧之长,以及其他戏曲艺术之特点,拿来为我所用,做到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张继青以深厚的艺术功力,非常完美地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性格复杂多样的吕后舞台人物形象,并十分准确地诠释了吕后这一人物的内心世界。张继青的吕后形象的创造,也是她一生中众多舞台艺术人物创造中,最为成功的一个,也是最能代表张继青艺术创造力的一个角色。

1980年2月,昆剧《吕后篡国》在南京首演,引起各方关注,南京各大媒体、观众及行家给予热情鼓励。“看《吕后篡国》可以得到极大的艺术享受,看《吕后篡国》可以得到丰富的历史知识,《吕后篡国》发人深思,《吕后篡国》鼓舞斗志!”这是当年大型新编历史昆剧《吕后篡国》演出宣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