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空腹低于6.1,也可能是糖尿病前期?

 fjgsd 2023-11-18 发布于广东

前几天,写过一篇头条号文章:“空腹血糖低于6.1,可能也是糖尿病前期,饮食上务必留意这些技巧”。

为什么空腹低于6.1,也可能是糖尿病前期?

评论区里有一些朋友询问、质疑是不是标题写错了?

可能是文章里的思路不够清晰,主要观点没有表述清楚,产生了误解。今天专门阐述一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醒高危人群,无论空腹血糖是4.4mmol/L,还是5.8mmol/L,并不是排除糖尿病前期的确定指标。

主要原因有两点:

1、空腹血糖升高之前,餐后血糖、糖化可能已经升高很久了(高危人群)。

2、空腹血糖更理想的区间是3.9-5.6mmol/L,并非6.1mmol/L。

空腹血糖有误导性

空腹血糖是衡量空腹8-10个小时的血糖水平,胰岛β细胞有更长的时间处理异常升高的血糖,况且不少人去医院体检时,空腹时间往往超过了12-14个小时,数据可已经不准确。

相对而言,餐后2小时血糖是更早期、更灵敏的指标,直接考验胰岛β细胞能不能再2个小时之内将血糖降到7.8mmol/L以下。

如果你经常网络上浏览血糖方面的信息,相似的提问已经非常多了

为什么空腹低于6.1,也可能是糖尿病前期?

上图的情况,空腹正常,但餐后2小时已经达到了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7.8mmol/L),糖代谢发生紊乱。

为什么空腹低于6.1,也可能是糖尿病前期?

上图的情况,空腹依然正常,但餐后11.3mmol//L,已经达到了糖尿病标准(未必是,但已达到标准)

为什么空腹低于6.1,也可能是糖尿病前期?

上图的情况,空腹血糖按照国内标准,属于正常。但糖化7.5%,说明最近2-3个月的血糖一塌糊涂。如果这位一直不测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会以为自己血糖正常呢,因而错过了更好的治疗阶段。

不可否认,也存在餐后正常,空腹血糖升高的情况,但对于高碳水饮食的老百姓来说,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为什么空腹低于6.1,也可能是糖尿病前期?

因此,(高危人群)对于年龄35+的朋友,若存在肥胖、腰围过大、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父母一方存在糖尿病等任一情况,即便你的生化报告显示空腹血糖是4-5mmol/L,也不能说明你的糖代谢没有问题。建议做一下餐后2小时血糖,最好糖化血红蛋白,仅是建议和参考。

如果实在不想去医院,可以在家5分钟之内吃150g白馒头,看一下餐后2小时血糖情况,如果达到7.8mmol/L,建议去医院复查。(这个只是参考)

最佳的空腹血糖是3.9-5.6mmol/L

这里不做辩论,你可以把空腹血糖的正常值视为在3.9-6.1mmol/L(因为也对),但空腹血糖的最佳区间应该是3.9-5.6mmol/L。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人群(空腹5.6/餐二7.8/糖化5.7%满足一项即可),那么未来5年发展成2型糖尿病的概率是35-50%【1】。

早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也曾建议,将空腹血糖值下限降至5.6mmol/L,但最终没有被采纳。(美国ADA和欧盟空腹血糖标准一直都是3.9-5.6mmol/L)

因此,当你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是5.6-6.0mmol/L,可能要留心一下自己的血糖问题了,早预防、早远离。

为什么空腹低于6.1,也可能是糖尿病前期?

空腹正常、餐后血糖,如何应对?

在主食上多些功夫。

1、替换主食

杂粮+白米,例如藜麦+白米、燕麦米+白米、有机糙米+白米、黑米+白米等等,如果效果不佳,还可以加一些杂豆,例如芸豆、鹰嘴豆等。

为什么空腹低于6.1,也可能是糖尿病前期?

2、减少主食

可以用20g坚果替代一部分杂粮主食,可以多吃一些蔬菜,鱼虾肉蛋替代主食(需要留意蛋白质总摄入量),我自己喜欢用牛油果和坚果替代,看个人喜好。

3、主食后置

正餐中,尽量晚一点吃主食,先吃鱼虾肉蛋和蔬菜,这样有助于延缓淀粉水解成葡萄糖的速度

4、不单独吃碳水化合物

正餐时,不要吃大碗面条,也不要吃土豆丝盖饭;加餐时不要吃一袋无糖饼干,也不要吃一个全麦面包、一个玉米等等,总之不要单独吃高碳水食物,搭配不怎么升糖的蛋白质、脂肪和蔬菜一起吃。

写在最后

对于高危人群来说,3.9-6.1mmol/L的空腹血糖范围,不能作为唯一参考。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更具参考价值;其实最好的预测指标是胰岛素释放试验,因为在餐后血糖升高之前,胰岛素水平已经升高了。

当然,如果你非要认为空腹血糖在6.1mmol/L就可以了,那这里也不再做任何辩解。

关注小禾,每天分享不一样的营养小知识

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是用于信息的分享、学习。文章内容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

参考资料:

1、Mutie PM, Pomares-Millan H, Atabaki-Pasdar N, Jordan N, Adams R, Daly NL, Tajes JF, Giordano GN, Franks PW. An investigation of caus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ediabetes and vascular complications. Nat Commun. 2020 Sep 14;11(1):4592. doi: 10.1038/s41467-020-18386-9. Erratum in: Nat Commun. 2021 Jan 4;12(1):2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