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潭优良家风文化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地瓜5gbq29yd5l 2023-11-18 发布于湖北
图片

图片

图片
湘潭县地处湘中以东,自胡安国迁居碧泉开创湖湘学派后,贤士辈出,家族昌盛。毛泽东、彭德怀、齐白石等天下瞩目的英杰,均籍属湘潭。他们成长和发展的基因密码和精神内核,是经久不衰的优秀家风家训。从长时段来看,百世流芳、千古流传的家风文化,不仅对个人和家庭发展至关重要,对区域乃至国家也大有裨益。

图片诗书传家与人文湘潭

潘纬十年吟古镜,何涓一夜赋潇湘始,湘潭县文才辈出。胡安国父子筑室碧泉,开创湖湘学派后,更是涌现出诸多诗书世家。湘潭土著深懂无文不远之理,纷纷厘定家规家训,申明读书之理。如湘潭钱氏家规中载贫贱之家子弟,或未入小学者,宜父教其子,兄戒其弟”“富贵之族子弟,无有不读书者,读书则当明道。传习诗书、讲求学问,是古往今来刻印在湘潭百姓灵魂深处的鲜明标记。读书求理的家风,造就了湘潭太多的传奇,是今日湘潭人文发展不容忽视的力量源泉。
图片图1今日碧泉潭。胡安国曾在距离潭水两三百米的“文定书堂”结庐著书(张晚林/摄)
奋志芸窗,好学不倦,固湘潭文化之基。唐代大儒韩愈曾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将向学明理之道简明扼要地归结为”“二字。湘潭世家深知韩文公此言非虚,在家规家训中也特作说明。毛泽东同志的母族韶山毛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韶山隶属于湘潭县强调:坐我明窗讲习,几曾挥汗荷锄。驱蚊呵冻志无休,诵读不分昼夜。任他三伏数九,我只索典披图。桂花不上懒人头,刻苦便居人右。湘潭方上周氏也极为重视勤学,夫富贵贫贱身外之物,自可付诸命,惟夫节之高、学问之博、度量之闳、文章之美,有涵养之自修力,深造之可能性,然非具有决心、挟有定志、课之有素、行之有恒,用之为栋梁之材,储之为瑚琏之器,断难竟其程功。可以说,湘潭作为湖湘名县,千百年文运不衰,所凭借的就是读书人传承奋志向学的优秀家风文化。然在信息化的今天,部分学生以搜索引擎为至宝,视苦读为浪费时间之举,致使自己知其文而不得其神。此等行径,实则大谬。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下,湘潭县学子更加要勤学苦练,扎实增进自身学问,不做偷懒之举。那样,即使潮水退去,湘潭县的文士也不会裸泳,湘潭的文风依旧浓郁。

图片

图2胡安国《致伯高太博尺牍》局部(台北故宫博
物院藏)
 

图片

图3胡安田所著《春秋传》书影(明末清初金陵郑元美奎壁斋刊本)。该书与《春秋》三传并行于世
读书习理,隆师重道,利湘潭文运兴盛。读书在明理,识见不可不高明道求理是湘潭世族教育子孙的法宝,从诸多族谱中可看出此点。彭德怀元帅的母族乌石彭氏族谱中载有:子弟以读书明理。上为父兄者必延聘名师,慎择益友,俾得朝夕渐摩,学问有所成就。方上周氏在明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指明自身学问也需合理文字发挥义理,害理适以取祸。六经四子,原本忠孝,出师陈情,念切君亲。桂诗之得,称为圣者,以其不忘国也。今人僻处山林,劝矜著作,愤时嫉俗,无所惮忌,此多有心里悖于无知,一经指摘,祸可胜言。吾人牵沫同文之化,制科程式有则,诸如咏物写怀及书札评之类,一字一句,务需检点,勿谓无妨,其祸将长。勿谓无害,其祸将大明理之道既需自身探寻,也需师长引导。齐白石先生的母族湘潭晓霞齐氏家训写道:欲造就子弟,必择请名师,名师非隆重之不可,隆重之法不徒在柬修之厚,供膳之丰,尤在礼意之勤也,凡隆长之地方,终是兴旺之气,不但经师宜敬,即蒙师亦不可忽。中国素称礼仪之邦,讲求隆师礼节是中国百姓为人处世的基础。故而,湘潭若要文运长隆,要务就是尊师敬长。隆师重道读书明理相辅相成,学习这两种家风,有利于湘潭师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湘潭教育的持续发展。

学以致用,务求适用,保湘潭奋勇前行。胡安国迁居碧泉后,将心性之学与经世致用相结合,奠定了湖湘学风基调。其子胡寅、胡宁、胡宏等传习他的思想,进一步传播经世致用理论。此后,经世致用不仅是胡氏一门的家风文化,湘潭世族也纷纷接受此种观念。湘潭名士张燧在其著作《经世挈要》中开篇便言及总期实用,毋庸袭故也。方上周氏在家训中规定:童蒙养正,男女无分。六岁就转小学,辛勤循序渐进。中学大学,专心致志。诗书礼乐,美雨欧风。分科教授,学以致用。”“诗文天下第一,举世仰为泰斗的清末民初大儒王闿运明确自己的治学宗旨是经学以自治,史学以应世。可见,湘潭世族以诗文传家,但非要求子孙做满口之乎者也的腐儒,而是讲求学以致用,主张各行各业、国内国外的有用之学皆可学。时至今日,经世致用之风依旧具有重要价值。

图片

图4彭德怀铜像,坐落在乌石峰东南麓越彭德怀故居前的卧虎山上(夏艺真/摄)
在区域发展日益看重文化因素的今天,传承湘潭各族重读书、好明理、求经世的优秀家风思想,不仅有利于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还能让海内外更多的人了解湘潭的文风和士风。其对湘潭人文建设的时代价值不言自明。
 

图片图5彭德怀纪念馆,位于彭德怀同志故居对面的卧虎山(夏艺真/摄)


图片治心修身与正气湘潭

湘潭又名莲城,一则盛产莲子;二则莲具有清净、守静、正直、有节之雅义,体现自律、坚守、超群、醒人之精神,展示湘潭城市底蕴,契合湘潭城市灵魂。莲的雅正可谓是湘潭城市精神的最合理表达,也是湘潭百姓共同认可和追求的价值信念。千百年来,为赓续城市精神,湘潭世家大族编修族谱,厘定家训家戒时,有意识塑造如莲般洁身自爱、清白立世的家风,并祈令子孙习读而世世守行之修身治心,行之本也。故,繁荣昌盛的湘潭家族在家训家戒中,又极为强调修身治心努力劝导子孙成为品德高尚的清介之士,以更好地传承湘潭城市精神。

培植心田,苦下功夫,育湘潭明礼之风。西晋大儒傅玄曾言,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左右正,左右正而后朝廷正,朝廷正而后国家正,国家正而后天下正。故天下不正,修之国家,国家不正,修之朝廷,朝廷不正,修之左右,左右不正,修之身,身不正,修之心,所修弥近,而所济弥远……古之大君子,修身治人,先正其心。此语意在昭明,心灵建设关系重大,要切实履行,不能做表面功夫。追本溯源,正心这一有无尽妙用的修习法门,其思想根源在于礼制《礼记·大学》是最早提及正心的元典。湘潭世族深谙个中内理,在家规家训中多有阐发。胡安国教育诸子:立志以明道,希文自期待;立心以忠信,不欺为主本……治心修身,以饮食、男女为切要,从古圣贤,自这里做功夫,其可忽乎韶山毛氏传承这一经典言说,在家训中写明:一生吃着不尽,只是半点心田。摸摸此处实无愆,到处有人称羡。不看欺瞒等辈,将来坠海沉渊。吃斋念佛也徒然,心好便膺帝眷。助子孙修心是湘潭世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法宝。从湘潭世族多次纂修族谱和对子孙的训诫即可看出,湘潭诸大族极为重视。《论语·阳货》载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重礼时至今日仍有重要价值。湘潭诸多家训家戒中所呈现出的礼治观念,以及子孙后代对这一观念的贯彻执行,为的建设、为礼仪湘潭的形成提供了内容支撑。学习以礼治家的家风,有利于规范家族成员的行为举止,有利于提高家族成员正心水平,有利于家族成员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图片

图6王闿运致齐白石信札(北京画院疏)
戒除恶习,端正品德,令湘潭风清气正。世家大族通常久冠名胄,代不乏人但族内亦有子孙贫弱无依者。富贵之家的子弟蒙硕儒教导,受礼仪熏陶,吃穿不愁,有诸多修身治心的便利条件。而同族卑弱子弟,生计尚显困难,依靠学习圣人之言和礼制来达修身养性目的似不现实。有鉴于此,湘潭世族在家训中除教导子孙以修心外,更是用诸多明白易懂的戒条,告诫阖族子孙,端正品德。湘潭晓霞齐氏有戒游荡、戒嫖赌、戒凶横、戒健讼、戒刁唆、戒酗酒、戒妄言、戒侵赃、戒友匪、戒盗窃、戒溺女、戒废亲等十二戒韶山毛氏有戒游荡、戒赌博、戒争讼、戒攘窃、戒符法、戒酗酒、戒为胥隶、戒为僧道、戒谋风水、戒占产业等十戒,并劝诫子孙:从来人有三品,持身端正为良……光明俊伟子孙昌,莫作蛇神伎俩方上周氏有骄戒、奢戒、淫戒、佚戒、博戒、忿戒、词讼戒、鸦片戒等八戒湘潭孝谨堂石氏在同治四年1865)《石氏五修族谱》卷二《家规》中明确规定禁争斗”“禁溺女乌石彭氏亦言,习俗之坏人子弟,事不一端。其显者嫖也、赌也、酒也、烟也、而近年尤有入会、结盟等恶习也。江湖无赖随处煽诱,年轻子弟每为所牵。轻则有玷行为,重则显干法纪,其祸不可胜言。即轻薄之行,猖利之语,戏谑、骂詈、欺诞、狂佻,市井恶少情形,为大雅所深鄙,亦当引为切戒。这些戒条将为人处世不该触碰的雷区——讲明,话糙理却不糙。尽管上述戒条中的诸多题在当下依然十分严重,但正如王闿运所言,“常闻遗言,永钦祖德”,对于湘潭百姓而言,借鉴古人的家教智慧,能够帮助子孙少犯错误;对于湘潭建设而言,播撒这些戒律,能够减少违法乱纪之举,有利于打造文明社会
 

图片

图7齐璜祖母马孺人墓志铭,王闿运书,1911年(北京画院藏)
明耻正行,刚直不阿,亮湘潭正道之光。治心修身并非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而是要以纯洁之心行刚介之事。故湘潭诸多家族极为强调清白传家要求子孙正直为人。如方上周氏言:清纯之气,正气也;浊杂之气,游气也。得正气者上智,得游气者下愚。东雾山陈氏亦言,愿我族人,勤俭以养廉,清白以传家……愿我族子弟养其羞恶之心,扩而充之,小则庸言庸行之谨,大则内圣外王之学。明代倪岳曾品评湖湘文化,言及民性决烈而劲直。从湘潭世族子孙的为人处世方式来看,他们很好地践行了家规家训,很好地证实了倪岳言语的合理性。如方上周氏周之翰为人廉直,对渎职罔法的事情都极力参奏。因吏部随意选派官员,六科给事中在行使封驳权时,发现知府、知县中竟有七十二人的奏折不合规矩,周之翰遂参奏吏部尚书;周之基任蠡县今河北省保定市蠡县知县时,不畏宦官权势,坚决打击其在蠡县的族人的不法之举,使得蠡县风清气正;湘潭孝谨堂石氏石万程于崇祯九年1636任杭州知府,海宁吴中彦父子作恶多端,石万程到任后逮捕吴中彦,并拒收吴贿银万两,最终诛杀吴中彦;石万程之孙石仑森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三月初八,跪伏西直门道旁,拦康熙皇驾呼冤,呈上《控私征叩阍陈情状》痛陈湖南官员贪赃枉法、百姓死狱蒙冤惨状。毛泽东、彭德怀等红色人物,更是有着诸多为国为民的大义之举。

总之,修身治心的家训家戒既是对族内先贤处世之道的概括与总结,又是对自身的要求与勉励,更需时时践行。传承修身治心的家风思想,不仅提升湘潭百姓的道德水平,亦能使得湘潭民风淳、政风清、党风端,帮助湘潭长存浩然正气。

图片济急救难与友善湘潭

19961120日,湘潭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湘潭市民文明公约》内中包含热心公益,先人后己,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和睦家庭,友善邻里诸条。这些普识性的精神文明条款,并非只是今日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价值要求,在古代湘潭的家规家训中已早有刻录。济急救难的家风,帮助湘潭平稳地渡过诸多天灾人祸,推动湘潭形成团结互助的民风,对湘潭的发展有重大作用。

帮助同族,援助乡邻,促湘潭团结和谐。元明易代和明清鼎革,致使全国各地饱受战火侵扰,人口迁移频繁,以至于后世流传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说。在有形的手朝廷政策性迁移和无形的手百姓根据自身想法主动迁移合力下,湘潭新增了诸多大家族。繁衍至今的湘潭世族中,有诸多是元末明初迁徙而至,如方上周氏、晓霞齐氏、乌石彭氏等;也有部分是清初落籍湘潭,如棠湾张氏。迁潭后的家族,面临着发展本族及与湘潭早期土著之间沟通共处等难题。当然,湘潭土著家族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为此,各家族从家规家训入手,积极树立宗族互帮”“邻里互助的家风。韶山毛氏要求子孙三家五户要相亲,缓急大家帮衬。是非与他拆散,结好不啻朱陈。莫恃豪富莫欺贫,有事常相问讯孤儿寡女,最为苦楚。无论亲友同族,务宜一体体恤,无事则共相顾复,有事则力为扶持。乌石彭氏亦劝导子孙贫弱之人同族子弟),富实者宜时周恤之岁时款洽,谊笃比邻。患难扶持,世称会里……尤宜念睦任恤之风,实为古道,待人务从乎厚,处世毋涉乎骄。至于修桥、补路、拯溺、救饥、恤寡孤、劝善、教不能诸事,凡有益于桑梓者,量力行之。生长聚族之邦,其亦共有所赖也夫。湘潭胡氏的胡颖同言;大凡乡曲邻里,务要和睦。总要和睦,则有无可以相通,缓急可以相助,疾病可以相扶持,彼此皆受其利。此种家风不仅使得湘潭各家族内部团结与共,而且使得异姓家族相处非常融洽,湘潭诸多大家族之间频繁联姻便是这一家风的作用结果。降至今日,一家有难,亲戚全力救助;一家有难,邻居纷纷伸出援手的故事依然在湘潭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时时发生。湘潭人的团结,湘潭社会的和谐,与这种家风的传承关系莫大。

矜恤老弱,热心公益,使湘潭善意长存。在一个有张力和弹性的社会中,成员较为注重情感的维系,乐于救灾贩贫,扶危济困,热心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湘潭世族秉承仗义好施之理念,并通过家规家训使子孙学而时习之。韶山毛氏家规写明:天下穷民有四,孤寡最宜周全。儿难周苦最堪怜,况复加之贫贱。寒则予以旧絮,饥则授之余粮。积些阴德福无边,劝你行些方便。深受此家规影响的毛泽东在经常性经济支出中,专门有一项就是帮助生活困难的同志。“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罗亦农的母族鼓碌洲罗氏在家训中告诫子孙:善根匆昧,积善必余庆,积恶必余殃。此《大易》明训也。我祖宗忠厚传家,诗礼裕后。为之后者可不念欤鼓碟洲罗氏五代祖罗瑶以身作则,曾捐助一半的湘潭修城资金;独包迁建学宫的用费;奖掖士林,被其扶助者30余人,其善行不仅称誉全县,明朝朝廷也敕赐建崇义坊以旌表其义行。慷慨济人的家风,一方面使得湘潭氏族善有善报,家族兴旺福祚绵延;另一方面,也将乐善好施的追求传递给了广大湘潭民众。在全面脱贫迈向共同富裕的今天,湘潭传承矜恤老弱,热心公益的家风仍有重要作用。从物质角度而言,湘潭的脱贫不返贫事业,仍需要公益精神。从精神角度而言,湘潭城市文明建设,湘潭民众道德水平提升,也需要公益精神。

但行善举,不图回报,扬湘潭奉献精神。古人云,施恩勿念意在指明无论善举大小,不图报答才显得可贵,施惠者也将因道德水平的提升而心情坦然快乐。晓霞齐氏家训中有勤勉十二劝,其中一条是:劝行阴功。大则施舍钱谷,小则便言解释;诸凡济急救难,本乎天良之动而人不计获福食报。除言说外,湘潭历史上亦有许多行善举不图回报的真实事例,如张九钺任南昌知县时,赈灾黎,瘗白骨,既毕,万民环吁巡抚,泣请刊碑立案,以志不忘。先生'此余分内事,又皆吾赤子也,奚志为’'。又如张九钺族孙张家桐任直隶易州知州时,开垦境内官荒地百余顷,离任后百姓想为其设宴送行,张家桐以本来无善政,未敢钓虚名”°为由,谢绝了百姓的心意。总之,传承但行善举,不图回报的家风,对于在湘潭传播无私奉献、温暖世界的大爱情怀,强化湘潭民众公益道德良知有重要作用。

图片

图8韶山毛氏宗祠
综上所述,传承济急救难的家风思想,是湘潭建设的重要一环。它能够稳固湘潭各家族间、邻里间的和谐关系,能够让不幸者得到来自素未谋面者的关怀,能够从实践的角度检验和提升湘潭百姓的道德水平,能够推动建成友善湘潭,能够为湘潭的发展贡献更大、更团结、更无私的力量。

图片勤于本业与经济湘潭

湘潭自唐建县以来,历经近千年发展,到明嘉靖年间,米、茶、蓝靛等商品经湘潭而销售各地,商业发展十分兴盛。到明代,湘潭成为湖湘地区最重要的商贸中心,有小南京之称,被外地人称为销金之窟。清初湘潭虽屡遭兵燹,但三藩之乱结束后,经济重新得到恢复,并凭借水运优势,成为全国闻名的金湘潭。但随着时代变迁,铁路取代水运成为南北商贸最为倚重的交通方式,湘潭未能成为火车拖来的城市经济发展变得迟缓。尽管湘潭经济有过辉煌,也堕入过低谷,但湘潭民众始终对经济建设充满信心,并为之努力奋斗。湘潭与自身经济沉浮相抗争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湘潭一代代人传承的勤劳务实观念。湘潭各家族在家规家训中,不断阐明勤于本业的重要性,湘潭民众践行着这一理念,推动着湘潭经济平稳发展。

专心正业,矢诚矢信,助湘潭经济发展。湘潭世族大多以寒素起家,而屹立于世族之林数百年,这很大程度得益于各族强调以赤诚之心各安本业。韶山毛氏家训写有:天下有本有末,还须务本为高,百般做作尽糠糟,纵有便宜休讨。乌石彭氏家训载:士农工商,业虽不同,皆是本职……仕官不得以贿败官,贻辱祖宗;农者不得窃水田,纵牲畜作践;工者不可作淫巧,售敝伪器什;商者不得纨绔冶游,酒色浪费。晓霞齐氏勤勉十二劝中有劝归正业人生有正业,犹行路之有坦途也。坦途人所共由,邪径则多荆棘。湘潭颜氏也劝导子孙:第一在于读书,大则显耀先人,小则明白道理。势难读书,则莫如耕种,勤耕苦力亦可起家,此正业也。方上周氏亦有士农工商,各有常业”“心贪必败,欺伪必亡之家训。当然,由于时代所限,湘潭世族在择业观上也存有一定偏见,如韶山毛氏有为优人,为僧道,为皂隶,为窃匪,为奴仆,生不齿于人,死不入于庙,实足玷辱祖宗,吾族永宜禁止之语;鼓碌洲罗氏有勿流于匪类,勿习于游荡,勿入于娼优,则术业得矣。若甘为人下,辱身仆隶以玷家声,以辱族众,则不肖之尤者焉之言;方上周氏有即至巫医杂技,若非生理,切不可闻。充隶卒甘心下贱,上辱先灵,下玷族人,此乃不肖之尤者也,如此,逐出族外,免坠家声之论。从经济层面而言,希望子孙安于正业的家风,对现今湘潭极具意义。随着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一些不安定因素也暴露出来。极个别妄图一夜暴富的人,不愿踏实做好本职工作,而走上贩毒、抢劫、诈骗、赌博等道路,害人害己。由此可知,专心正业,矢诚矢信的家风思想价值更应得到重视。只有树立这样的职业观,湘潭民众才能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所从事的正当行业中;才能保证湘潭各行各业从业人员不会轻易流失、保证湘潭各行各业均衡发展;才能推动湘潭经济健康发展,避免出现泡沫经济。
图片图9毛泽东同志故居一景
勤劳是中国人最具代表性的标签,也是无数家族教导子孙后代的重要理念。方上周氏在家训中有佚戒:家之兴败,视惰与勤。佚即为惰,同逸豫云。游惰自安,饥寒必迫。先业艰难,弃之可惜。禹惜寸阴,耄耋不怠。努力春光,庶免后悔。湘潭长塘黎氏族规中要求:士农工商各守一业,或丰或啬,皆宜勤俭。毋游手好闲,学习赌博,酗酒成瘾,不务正业。一经觉察,重责不贷。'晓霞齐氏有家道败于惰而兴于勤之语。乌石彭氏更是将勤劳与德行密切结合起来,家训中称:勤则职业修,惰则职业毁。修则父母、妻子仰事俯育有赖,毁则资身无策,不免媸笑于姻里。然所谓勤者,非徒尽力,实要尽道。如士者则虽先德行,次文艺。综而论之,湘潭很多家族虽是百年望族,但常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劝诫子孙以勤智兴家直到现在吃得苦、霸得蛮依然是外地人对湘潭人的第一印象。对今日湘潭经济发展而言,只有传承勤劳任事的家风,才能永葆斗志、自强不息,才能建设好小家庭,才能推进湘潭经济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寒素自持,节俭自励,全湘潭财福永厚。古语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与一直公不离婆,秤不离砣的另一个字就是。有史以来,节俭作为一种被社会普遍认同的传统美德,得到倡导、保持和发扬。湘潭各家族在家规家训中,也一直强调节俭的重要性。晓霞齐氏言:今凡待客、宴宾、施与,不必效颦富厚,冠婚丧祭亦宜慎之。至于贺寿、吊唁,竟用仪函,量情实备。它如年节之类,传茶递果,似正为可省也。若夫居家食用,衣之绸者可布,裳之新者可旧,米之精者可粗,酒之浓者可淡,菜之荤者可素。予非不谙人情世态,而故为矫强之言,但愿吾族子弟,体察物力维艰,凡事稍加节俭,非但可以养廉,亦且为子孙惜福也。乌石彭氏云:老氏三宝,俭居一焉。人生福分,各有限制。若饮食、衣服、日用起居,一一朴啬,留有余不尽之享,以还造化,优游天年,是可以养福。奢靡败度,俭约鲜过,不逮宁固。圣人有辩,是可以养德。多费多取,至于多取,不免奴颜婢膝,委曲徇人,自丧己志。费少取少,随分随足,浩然自得,可以养气。且以俭示后,子孙可法,有益于家。以位率人,敝俗可挽,有益于世。方上周氏语:永保富厚,重在不奢。穷极鲧缛,必败丧家。冠婚丧祭,惟期中礼。衣服饮食,惟期适体。乐道安居,黜华崇俭。俭为美德,一尘不染。总之,不管时代怎么变化,湘潭诸族倡导的勤俭家风永不过时。随着湘潭实现全面脱贫,节俭家风的价值更应得到湘潭人的重视。只有节俭才能让湘潭人民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才能让湘潭官员避免堕入贪污腐化的陷阱;才能使湘潭人民共同努力创造的财富能够福报湘潭。

湘潭各家族的家训家戒主要形成于明清时期,其有关职业观、金钱观的主张主要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作出的回应,但其精神内核在今天仍有巨大价值。传承湘潭各家族克勤克俭的优秀家风理念,对推动湘潭经济发展实则益处良多。
 

图片10今日湘潭(刘斯维/摄)


图片结语

以湘潭各族的家规家训为切入点,探寻湘潭各家族共同的优秀家风文化,不仅能对活跃了几百年的湘潭望族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亦能一探湘潭建设和发展的命脉。湘潭各族的家风研究虽属个案,但其家风中强调诗文世业”“修身治心”“济急救难”“勤俭自持的诸多理念,不仅对家族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县域建设不容忽视的精神力量。在优良家风的影响下,湘潭县可谓天下英雄一郡多有着天下壮县之称。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这些优秀传统家风不仅没有失去光芒,反而愈发彰显出迷人的魅力,展现出不可估量的价值。当下,湘潭县正大力推动美丽湘潭建设,打造文明县域,可以说既有理论依据,又有精神鼓舞,相信湘潭县的未来一定可期。同时,希冀湘潭各族家风中的精华能够被更多人看到,能够助力更多家族的家风建设,能够作为精神力量促进更多地区的发展。

图片

图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