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物吃不对,不仅会变胖,可能会消耗我们的气血!

 减肥餐瘦身食谱 2023-11-18 发布于浙江

中医讲究调理饮食,忌口有科学依据。许多人知道食补可助气血生发,但忽视错误饮食可能消耗气血。控制好“口”与养好“气血”,是中医健康哲学的核心。

“吃药不忌口,跑断太医腿”,这句谚语提醒我们注意饮食的重要性。长期过量摄入某类食物,会间接消耗气血。这方面知识对日常健康意义重大,古人云:“病从口入,祸由口出”。

那么,当我们的气血不足时,应该如何调整饮食呢?俗话说:“吃药不忌口,病难愈。”这句话凸显了饮食调理的重要性。长期过量摄入某些食物,可能会间接导致气血消耗,影响身体机能。那些食物可能是我们日常饮食中的常客,却未必被我们所察觉。

那么,哪些食物会无形消耗气血?

一是辛辣调味过重的食物。中医认为,过辣食物性温热,入肠易伤津液。《内经》谓:“辛能伤津”。现代研究发现,长期大量食用辣椒可引起胃肠道刺激性损伤,导致微循环障碍。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调查显示,97.2%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过辣食史。适量使用辛辣可开胃,但过量则可能损伤气血。

二是肥甘厚味的食物。高糖高脂食品,在消化吸收过程中消耗气血较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成人脂肪肝发病率已达到30%,与高糖高脂饮食密不可分。此外,高糖可导致血脂异常,加重心脏负担,影响气机运行。中医认为,肥甘厚味损伤脾胃,长期过量摄入易致脾胃虚弱。

随着生活条件改善,现代人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问题频发,背后往往是过度营养的结果。气血不足时,代谢废物无法排出,肾气传化功能下降,遂见肾虚证候。中医谓“气者,血之帅也”,气血共源,息息相关。

因此,适当限制辛辣及肥甘食物的摄入,对保护气血大有裨益。我们不妨从日常饮食做起,多食补气血之品,忌口去滞,促进气机流畅。合理饮食,助我们气血旺盛、阴阳平衡,是养生要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