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送给肝不好的人一个妙招,每天花1分钟就行,疏肝又排毒!

 雨林修养馆 2023-11-19 发布于天津

我们中医上讲的肝其实是个庞大的系统。肝主疏泄,负责疏通全身的气机和调节情志,肝气条达才能使身体运行舒畅,若肝气郁结则百病生。肝主藏血,具有贮藏和调节全身血液的作用。我们的身体是一台精密的机器,肝血充足,才能使各部件运作和配合的流畅,身体才不会出问题。

你是否有头晕耳鸣、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胸肋胀痛、四肢麻木等等问题?在中医看来,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肝不好。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是人体的“保护神”,养肝就是养命。今天教大家一个方法,可以养肝治肝。我们的身体就自带养肝的穴位,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1、疏肝理气——太冲穴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肝经气流通于此。该穴位能反映出肝脏的情况。如果你最近压力大,情绪不佳,那么太冲穴会感到疼痛,疼痛程度越强代表情绪问题越严重。

按摩太冲穴有助于调理肝气,使气机正常升降,对与肝郁气滞相关的各种疾病都非常有效,如抑郁、焦虑、失眠、头晕头痛、脂肪肝和肝炎等。

位置: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找到最痛的点,从太冲穴揉到行间穴,从上往下揉30下,再从下往上揉,这样来回揉。或者直接点按50下。按摩时以感觉到适度微痛为宜,力度可以逐渐加大。

2、养肝明目——肝俞穴

肝,就是我们的肝脏;俞同输。肝俞穴是膀胱经上的穴位,也是肝脏背面的穴位。肝俞穴的名称意味着肝脏的水湿风气通过此处输送到膀胱经。肝俞穴内有与肝脏相连的气血输送通道,是治疗肝脏疾病的重要穴位。

按摩此穴可起到疏肝利胆、镇静和活血化淤等功效。它对于治疗胁肋部疼痛、头晕目眩、目赤肿痛、夜盲、神经衰弱和失眠等疾病都有一定帮助作用。现代医学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结膜炎、夜盲症和近视等问题。

位置:该穴位于两个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处,即第7胸椎棘突往下推2个椎骨(即第9胸椎),从其棘突下缘旁开2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按摩方法:按摩时需要将双手置于患者上背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两侧的肝俞,并以均匀柔和的手法进行按揉,局部出现酸痛感最佳。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按揉2~3分钟,并同时按揉两侧的肝俞穴。

3、滋养肝血——血海穴

血海穴是足太阴脾经的要穴,该穴名意指本穴为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血这里指脾血,海,指脾经所生之血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阴陵泉穴外流水液气化上行的水湿之气,为较高温度较高浓度的水湿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气血物质充斥的范围巨大如海,故名“血海穴”。

如果你有眼干、眼涩、眼花;肢体麻木容易抽筋;指甲干枯脆弱等情况,那么就说明你的肝血亏虚,血不能养目、养筋、荣爪。这时就可以通过刺激血海穴来滋补肝血。脾是我们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我们可以通过按摩血海这个穴位来滋养肝血。刺激血海穴具有活血化瘀、引血归经、滋润皮肤、瘦腿以及治疗雀斑、月经不调、痛经、贫血和腹痛等作用。

位置:位于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

按摩方法:每天上午9~11时是最佳按摩时间,因为此时脾经经气运行最旺盛,人体阳气也正处于上升趋势。每一侧按摩3分钟即可。掌握好力道,不要用力过猛,只需感觉到微微酸胀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