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人早餐,要避免喝粥!那喝什么好?

 東泰山人 2023-11-19 发布于海南
很多糖尿病朋友说,我想自己管理好自己的血糖,但我不懂,也不会!该怎么办?

过去有一句老话,叫“久病成医”。就是说病人用心观察自己的病情症状和医生用药,慢慢的也就会调理自己的身体,知道怎么更好的用药了。

糖尿病是慢性病,可以这么说,如果你 40 岁得糖尿病,你活到 80 岁,它要跟你 40 年,是你半辈子的时间。

我微信里有一个糖友跟我说,她得糖尿病 28 年了,现在血糖总是控制不好。我让她测五点血糖,空腹血糖 6.3,得 28 年糖尿病,只吃口服降糖药,空腹血糖 6.3,还不算差。

可再看她餐后半小时血糖 13,餐后一小时血糖 14,餐后两小时血糖 11,餐后三小时血糖 8。我问她,早餐是不是喝粥了。

她说是,一碗粥,一个馒头,再加一个鸡蛋。得病 28 年,居然还不知道糖尿病人尽量要避免早餐喝粥

她的问题除了因为她肠道功能不好,偏好喝粥外,还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从来不学习有关血糖升高的基本常识。

一个糖尿病人自己从来都不关心什么会升高自己血糖这些问题,那他基本就很难救了,他的血糖高,完全是自己的无知导致的。

我们来看看这个糖友的五点血糖,空腹血糖 6.3,只比正常值高出 0.2,基本算是控制住了。但餐后半小时血糖升高速度太快,半个小时血糖升高了一倍。

这个时候,血糖快速升高,完全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糖类)快速消化吸收的结果,你用任何降糖药物,就是打短效胰岛素也不一定控制得住血糖这么快速的升高。

这个时候的问题,不是药物够不够的问题,是你吃的食物不对。大米熬的时间一长,我们都能看到清水变成黏稠白色的米汤,那里面都是能快速升血糖的糊精

如果她想改善自己的餐后血糖,就不是如何调整药物了,而是调整早餐的食物结构,换成叶子蔬菜汤,吃一份肉,再吃鸡蛋,最后吃馒头。

食物结构改变,吃饭顺序改变,吃饭速度放慢,她的血糖就不会快速升高,餐后半小时、餐后一小时血糖就不会升那么高。

如果她餐后半小时血糖升到 9,餐后一小时血糖最高也就 10,她餐后一小时到餐后两小时这一个小时的血糖下降速度是 3,说明她餐后一小时的时候自己的胰岛素分泌达到高峰,可以基本按照正常的降糖速度降低血糖,那她餐后两小时血糖也就 7。

同样,她餐后三小时血糖也可能会稳定地控制在 5 到 6 这个范围。她的餐后血糖也就控制住了。

但如果她不知道这些道理,也不告诉医生她吃什么,她只是告诉医生,她的餐后两小时血糖 11,医生会怎么办?就会加药。本来是食物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变成了用药物解决。

她得 28 年糖尿病,就是从小学读到博士,也不需要 28 年。但就是因为自己从来就不想着去学习,她连糖尿病控制血糖的最基本的常识“主食宁干勿稀”都不知道。

任何人,不管你多大年龄,只要你用心去学糖尿病的知识和自我管理血糖的方法,没有学不会的。

一个月学不会,用半年时间学,一年学不会,用两年三年,反正这个病跟着你也不是一年两年,弄不好就是几十年,你怎么就能学不会呢?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过去,没有血糖仪,只能靠去医院检查,就算学了一些糖尿病知识和控制血糖的方法,也不方便管理血糖。

但现在不同了,你手边有了血糖仪,你可以随时观察你怎么吃饭,吃什么东西,你怎么用药,你怎么运动,对你血糖波动的影响。

你完全可以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找出适合你自己的一套自我管理血糖的方法,找出一份适合你一天三餐的食物结构和食物量。

关键的关键,一个是你自己学不学,一个是你用不用心去观察血糖与食物、运动和药物的关系。

我们现在很多做糖尿病教育的,基本就是介绍各种降糖的工具和方法,很少讲血糖升高后面的理论,我的课程和别人最大的不同,我会告诉你很多血糖升高的理论,有了这些理论知识基础,你用各种降糖工具和方法的时候,就不会困惑了。

因为任何一个降糖工具,任何一个降糖药物,任何一种降糖方法,都不是单向降糖的,往往使用不当,还会导致反应性高血糖。

这个时候,如果你没有反应性高血糖的概念,你就会误认为,提供给你的降糖工具和方法是假的、是错的,实际上不是降糖工具和方法是假的、是错的,是你自己在使用过程中犯了错误。

就像我们很多人用了降糖药以后,血糖不降反升,为什么?是降糖药没有作用吗?不是。是你使用过程中出了问题,这个时候的血糖高,很有可能是反应性高血糖。

图片

关注叶梁老师视频号

想观看叶梁老师视频课程的糖友,可以按以下视频的步骤提示,关注叶梁老师的视频号,获取更多课程内容,以及直播通知。

如不能打开视频,可能是你的微信版本过低,请自行升级你的微信版本。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