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学伦||​重返都江堰

 昵称70808387 2023-11-19 发布于山东

 

随笔 

重返都江堰

王学伦

距离上次离开都江堰,已经整整十五年时光。每每忆及当年在这座因水而兴、因水而利的城市度过的日日夜夜,我都会发自内心地感叹岁月如梭。

十五年前的都江堰之行,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紧张忙碌得根本没有时间看一眼这座闻名天下、秦昭王后期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筑、造福蜀地两千多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我心中一大遗憾。十五年来我总是牵系于怀,想要寻找机会再去一趟都江堰。

癸卯年秋末最后几天(2023年11月1至7日),我终于达成所愿——与爱人及友人报名参加了成都“黄九都”(黄龙、九寨沟、都江堰)五日游旅行团。

11月2日至4日,我们游览了黄龙景区的雪山、峡谷、森林和数千个流光溢彩的钙化彩池。又在犹如童话世界的九寨沟,观赏了翠海、叠瀑、彩林的争奇斗艳。一个个被称为“海子”的水池浅滩,五彩斑斓,晶莹剔透,充分领略了“九寨归来不看水”的真实意境。黄龙和九寨沟的自然景观,是大自然挥洒的鬼斧神工,伟哉壮哉,盛哉美哉。 

在黄龙望龙坪观景台拍摄

黄龙争艳池

阴雨中的九寨沟风光

九寨沟诺日朗瀑布

然而,我更向往的是李冰父子以勤劳和智慧修建的人间奇迹——都江堰水利工程。

11月5日,天还没有亮,我们被接驳车接到集合地点,5点30分乘坐旅游大巴车,向都江堰驶去。看着窗外黝黑的天空和一闪而过的路灯,我的思绪又被拽回十五年前那个细雨蒙蒙的下午。

2008年5月13日上午11点多钟,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22个小时之后,我作为济南军区前指先遣组成员之一,乘坐专机从济南遥墙机场腾空而起。乘坐这架专机的除军区前指先遣组人员外,还有150名医疗队员及20吨医疗器械及药品。专机在经停河南新郑机场后,于当天下午3点多钟,在霏霏细雨中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随后,我们又乘大巴车冒雨赶到60多公里外的都江堰市。那时的都江堰市,残垣断壁,余震不断,人们惊恐至极;各地的救援车辆、救援人员陆续赶往这里,因彼时震中映秀镇,以及汶川、理县、茂县和北川县都已道路不通、通讯中断,都江堰俨然成为整个抗震救灾的中心。    

在都江堰席地写稿

在都江堰一个在建体育场施工队搭建的一座简易工房内,济南军区前指先遣组领导即与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人员,在相互通报灾情和军区部队向灾区机动开进情况后,就研究起了具体救援方案。我们随行的各位新闻媒体记者,也随即展开了工作。两天后,我们又从那个在建体育场搬到了一个工厂院内路旁的帐篷里。    

在震中映秀镇拍摄

济南军区记者站报道团队

自此之后,我们新闻电教室(兼中央电视台济南军区记者站)就以那顶大帐篷为大本营,每天分头前往映秀、汶川、理县、茂县、德阳、绵阳、江油、青川、平武等军区部队救援驻地采访报道。期间也多次来到驻都江堰部队进行采访或者穿过都江堰市区,但都没有时间和机会一览都江堰水利工程雄姿。我一直在灾区奔波了70天,于7月21日奉命返回济南,参加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与都江堰一别就是十五年。    

在济南参加奥运火炬传递

11月5日早上,天蒙蒙亮的时候,我们到达了都江堰市区。按照当天的游览线路,我们被带到了第一个景点,被誉为西蜀第一塔的财神塔。说实在的,我不经商不做买卖,每月领取有数的退休金,没有本事儿、也没有机遇发点儿小财或是收获什么意外之财,对“财神”自然也就不感兴趣,只想跟随讲解员(非随团导游)转上一圈了事儿。不承想这一转,差点儿掉进“坑”里——参观期间,讲解员免费赠送给每一位游客一根红色祈福飘带,要大家到一个房间里,请大师指点把飘带系到哪个地方。我走到一个“大师”面前,他问了我的生辰八字等情况后,说我今年属相犯太岁犯小人,要我买一个平安扣(有600元和900元两种)挂在脖子上消灾驱邪。我一听这是挖好坑让我往里跳啊,立刻告诉“大师”手机忘车上了,身上没带现金,头也不回地走出房间,大好心情被这种欺蒙游客不良行为,兜头泼上了一盆冷水。    

西蜀第一塔——财神塔

我们这个小团队到得早,第一波进入都江堰景区。远景近景看着明净秀丽,身边的游人不多很是悠闲,我的心情也就慢慢好了起来。连续飘了几天的阴雨今天停了,阳光暖洋洋地照在身上,清爽和煦,赵红伟导游带领我们依次游览了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鱼嘴三大标志性水利工程,边游览边讲解,让我们记住了这些工程背后的许多故事。    

都江堰景区全景

岷江发源于四川北部岷山山脉,沿成都平原西侧南行,水流量巨大且流速湍急。千百年来,每当蜀地山洪爆发汇入岷江,岷江水便会由灌县(都江堰前身)冲入成都平原,引发洪涝灾害。为了束缚桀骜不驯的岷江,主政蜀地官员多次组织民众修筑水利工程。直到战国时期李冰出任蜀郡太守,携子李二郎汇总前人治水工程修筑起举世无双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成都平原才真正成为天府之国。    

都江堰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冲积平原的隘口,占据着分水引水制高点。公元前272年,李冰父子奉秦昭王之命,将成都平原建成秦国统一天下的军备粮仓。而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关键便是根治岷江水患。为此,李冰用三年时间从岷江源头,徒步考察岷江走到都江堰这个地方。经实地考察后,李冰认为要想引水分流,就必须凿穿玉垒山。在当时没有火药、不能爆破的情况下,他们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先用火烧热岩石后,再用水泼在上面,山石便崩裂酥松更容易开凿。经过八年时间,玉垒山终于被凿开出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山口,取名宝瓶口。    

都江堰三大工程绘画

在引水工程完成后,由于江东地势高,水流很难进入宝瓶口。李冰父子又率人在距离宝瓶口不远处的岷江上游,建造分水堰。他们将大竹笼装满鹅卵石堆放在江心,形成一个扁平前突的狭长小岛,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鱼嘴”。“鱼嘴”将汹涌的岷江分割为内江和外江两个部分,外江用来排洪,内江则经过宝瓶口引入成都平原用于灌溉。由于二者分水宽度和地势高低不同,分水比例也在巧妙地变化——冬季和春季枯水季节,岷江水量小,约六成江水流入内江,保障农田灌溉。夏季和秋季岷江水位升高,江流主线相对顺直,有六成江水被排入外江,剩下四成流入内江,避免了成都平原洪涝灾害发生。这就是著名的“四六分水”,为天下水利奇观。    

所谓的“鱼嘴”是这个样的

江水在“鱼嘴”处实现“四六分水”,泥沙也在“鱼嘴”处实现“二八分沙”。因为内江处于凹岸,外江处于凸岸,根据弯道水流规律,表层水流向凹岸,底层水流向凸岸,百分之八十的泥沙便随着底层水流进入外江。为了进一步实现泄洪排沙,李冰父子在“鱼嘴”分水堤末端修建了一条长200米的“飞沙堰”。当内江的水量超过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可以通过“飞沙堰”自行溢出,汇入外江,再利用江水冲抵崖壁产生的旋流冲力,使大部分泥沙从“飞沙堰”排出,只有百分之二左右的泥沙流入内江河道,从而保证了内江河道水流畅通。    

宝瓶口、鱼嘴、飞沙堰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协调运行,发挥了分水、排沙、泄洪等重要功能作用,为天府之国繁荣兴盛奠定了坚实基础。都江堰建成三十多年后,秦始皇一举完成统一六国大业。

我们再把时间线快进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这座名垂青史的水利工程,同样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都平原是四川主要产粮区)。1945年10月8日,《新华日报》发表了《感谢四川人民》的社论,其中写道:“……粮食是抗战中主要的物资条件之一,而四川供给的粮食,征粮购粮借粮总额在八千万石以上(约为48亿公斤),历年以来四川贡献于抗战的粮食,占全国征粮总额的三分之一……”    

成都人民公园内“四川军民抗战纪实陈列室”内容

这个历经二千多年的水利工程,经受住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严峻考验,令人惊叹于先贤的聪明才智,也感叹于历代蜀地人民对都江堰的精心维护和修缮。

都江堰不仅是一个不朽的水利工程,也是一个天人合一的伟大作品,更是人类历史的旷世杰作。

我等才疏学浅之人,观后除了震撼还是震撼。由衷叹服古人既没有测量工具,也没有航拍技术,更没有超级计算机和3D打印设备,他们是怎么计算、定位“宝瓶口”“飞沙堰”的位置?又是如何构筑“鱼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都江堰这一神奇工程,不得不承认今人智慧在古人智慧面前,仅仅是一个小学生而已。

行文至此,不妨引用赵朴初先生的赋诗和余秋雨先生的评语,欣赏品味大师与学者对都江堰的定位认知和由衷感叹:

赵朴初赋诗:

是宜与长城,
并赞秦皇代。
长城久失用,
徒留古迹在,
不如都江堰,
万世资灌溉。

余秋雨评语:世人皆知万里长城,其实细细想来,它(都江堰)比万里长城更激动人心。


 军旅原创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作者简介】

王学伦从军四十载,现退休赋闲。偶尔写点文字,纯属兴趣使然,愿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大家 

【重要提示

1.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因为腾讯有严格的原创保护,后台会自动过滤,费时编辑后将导致无法推送,勿侥幸、请自尊。

2.严禁把发到朋友圈和交流群的稿子私发编辑或邮箱,阅读量低于100者,将控制刊推后续来稿。

3.来稿内容含作者简介要300字以上方可加注原创,不加注原创无法添加到个人专辑

4.本公众号已经与360个人图书馆同步,360doc个人作品所得打赏全部归作者本人个人所有。

5.了解《军旅原创文学》同题作品征文详情,请点:【军旅原创文学】同题作品征文启事

6.发稿邮箱:917141698@qq.com。邮箱来稿需要添加主编微信917141698,以便沟通相关事宜。

7.如果出现内容错行,为手机使用者字号设置问题,与编辑无关。了解更多平台内幕,敬请点击 军旅原创文学公告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