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跑者李军:世界最早“人权宪章”-居鲁式宣言

 好奇的行者 2023-11-20 发布于广东

看到“人权”一般会认为这是西方民主社会最引以自豪的标签,那么人权宣言应该最早出处也认为在西方,比如英国的“大宪章”,这次到了大英博物馆才知道世界上最早的“人权宪章”在古代的波斯。

(英国大宪章)

居鲁式圆柱现已破裂为几件碎片,以居鲁士大帝的名义由古代阿卡德语楔形文字所写成。记载于居鲁式圆柱的15-21行。居鲁士圆柱,又名居鲁士文书,长21.9-22.8厘米,最大直径为10厘米,陶制,来自公元前6世纪的巴比伦,1879年3月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巴比伦遗迹中出土,居鲁士圆柱于1879年3月被伊拉克裔英国考古学家 Hormuzd Rassam 在一次对美索不达米亚的挖掘考古工作中发现。居鲁士圆柱是伊朗人最崇敬的文物,这只黏土制成的圆柱形如玉米,上面用楔形文字刻着的记录包括居鲁士大帝让流亡人民重返家园,并立志要建立一个和平公正的社会等内容,所以被称它为史上第一部“人权宪章”,要比英国的大宪章早将近两千年。

它是一份对宗教和种族自由的倡议书,公元前539年,居鲁士攻占巴比伦后,制作了著名的居鲁士圆柱(Cyrus Cylinder),上刻阿卡德语楔形文字向世界宣称:“我,居鲁士,世界之王,伟大的王……将以仁爱慈悲对待战败国人民,容许当地宗教自由。”这道大赦令使在“巴比伦之囚”为奴的犹太人重获自由,并返回耶路撒冷。它废除了奴隶制和任何形式的压迫,禁止使用武力或掠夺手段攫取财产;它还赋予成员国自主决定是否臣服于居鲁士大帝的选择权。居鲁士不仅宽容对待当地的宗教,还允许被俘虏的犹太人返回以色列。或许(正如《圣经》所说),居鲁士实际上资助了耶路撒冷圣殿的重建。

1世纪的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斯引用了居鲁士的一封信:“我已经允许居住在我国的犹太人尽可能多地返回自己的国家,重建他们的城市,并在原来的地方建造耶路撒冷的神殿。”犹太人对居鲁士产生了极大的崇拜。先知以赛亚称居鲁士为上帝的“受膏者”,实际上就是弥赛亚,并预言了上帝赐予居鲁士对所有国家的胜利。另一位先知以斯拉称居鲁士曾说过:上帝“已将天下万国赐给我”。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以色列与自称居鲁式后裔如今的伊朗,如今水火不容,居鲁式大帝如果活到今天不知有何感想?世界上最早的人权宪章的诞生地伊朗被以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称为邪恶轴心全方位制裁了几十年,而伊朗却送了一件居鲁式宣言的复制品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古波斯诗人萨迪:“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造物之初本一体,一肢罹病染全身。为人不恤他人苦,不配世上枉为人。”

不论是居鲁士大帝还是古波斯诗人萨迪两千多年前都已经知道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所以人类的发展进步的衡量标准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先进来衡量,还是以全人类共同享有生存权,民族自决权,宗教信仰权,政治制度选择权,不被以人权为幌子压榨制裁为标准。

看着居鲁式圆柱上的宣言,也让我看到了人类和平的希望,大英博物馆把这件文物当作镇馆之宝来收藏,至少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全人类的思想瑰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