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沙盘(3):女生说的话就一定能信吗?不一定,不要用耳朵听,要用眼睛看。

 老葛书房 2023-11-20 发布于江苏

今天的文章是围绕“洞察”这件事展开的,我们再来探讨一下什么是洞察。
关于这个话题,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聊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一下历史文章《经济学的思维方式(15):社会发展趋势下的商业洞察》。
这篇文章里面,引用的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这本书里提到的洞察案例,社会发展影响了人们的购物方式,从而催生了大的购物商场,进而取代了过往的邮购。
洞察到这一趋势的人便掌握了先机,对以往的邮购模式形成颠覆。
这个案例我觉得很经典,和别人讨论到“洞察”这个话题的时候,经常引用这个案例作说明到底什么是洞察。
今天,我们再来引用一个更为贴近生活的案例,研究一下到底什么是洞察。
这个案例来源于《伟大的复利》一书,作者是沈帅波,一个我比较喜欢的B站UP主,有接近90万粉丝,在B站分享自己以及粉丝经营店铺的成功和失败案例。
作者本身也是一个多次创业并遭遇失败的“经验丰富人士”,这个案例便是他创业失败的案例之一。
作者在开店之前,为了更准确的把握需求,所以他进行了一次需求调研,用作者的话来说,这是一次价值百万的调研。
“问了几百个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女生,喜欢喝什么饮料,得到的回答是健康饮品。
作者很兴奋,然后就开干了,开了一家健康饮品店。
然后,乏人问津。在经营压力之下,这家店最终关门倒闭。
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明明开店之前经过了科学调研,怎么还是滑铁卢了?
作者自然是心有不甘,经过持续观察,他发现,这群人的习惯并不是什么健康饮品。
她们的饮食习惯是偶尔吃一次沙拉、喝一次果汁,然后自拍配图发圈,配上文字“今天又是健康的一天,Fighting”。
她们所谓的减肥不是饮食自律,运动健身,往往是中午不吃饭,到了下午4点钟,点奶茶和炸鸡。
所以,只靠着调研反馈,他的店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倒闭。
是这群女生没说真话吗?很明显不是。现在去问,她们还会这么回答。
但用户反馈和他们的真实需求之间往往还有一道鸿沟,能否跨越这条鸿沟,就取决于洞察能力的高低。
这个群体反馈喜欢健康饮品没错,但这并不代表健康饮品就能满足这个群体的需求。
真实需求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之后才会被看到。
就像这个案例中,这个女性群体的真实需求并不是健康饮品,而是一种健康的感觉。
是喝了奶茶,吃了鸡排之后,不至于有负罪感,还能让自己觉得努力在健康减肥了。
所以她们偶尔健康饮食,配图发圈,这是不过是在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我这周有健康饮食了,从而减轻自己喝奶茶吃鸡排的心理压力。
你可能会说这不是掩耳盗铃吗,没错,有那么点意思,但这就是人性。
我们部门的一个同事,比我大几岁,也是经常减肥挂在嘴边。
经常中午点外卖,有时候还会吃一些我都觉得比较油的东西,这让我很不解。
我就问,你不是减肥吗,怎么还吃这个东西?
得到的回复是,我昨晚上没吃,或者是我昨晚上只吃了一点点,所以我今中午可以多吃一点。
所以,女生说她喜欢做什么,并不一定是真的。不能看女生说什么,得看她做什么。
最简单的案例,女朋友说要减肥,然后你就天天给她做水煮白菜,吃鸡胸肉,那这个男生肯定会被锤。
波波失败的原因就在这里,缺乏深入挖掘,没有洞察到群体的真实需求,所以路走偏了。
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为什么乔布斯不相信用户调研,因为用户不知道想要什么,直到你把产品摆在他们面前。
福特说过,如果你去问消费者需要什么,他们只会告诉你需要一匹更快的马。
但实际上,用户真实的想法是希望用更短的时间完成相同的距离。
洞察,是对表面需求的过滤解码,发现表象背后真实的规律和趋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