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宫崎骏的“封山之作”到底想说什么?《电影手册》来告诉你

 耐观影 2023-11-20 发布于泰国

拥有强烈感染力的自传动画电影《起风了》(2013),曾被视为宫崎骏动画生涯“封山之作”,已然在十年前的全球动画电影天空中留下了最后一次无与伦比的飞行。宫崎骏在《起风了》中抛开了他的神奇生物名册,转用简洁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段充满人情味的故事,讲述了二郎(Jiro)的一生。

二郎是一位热血澎湃的飞机设计师。他因为无法驾驭飞机,而选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夕为日本军队绘画并设计图纸。二郎对飞行机械的不懈追求,绞尽脑汁地设计,在某种层面寓意深长地勾勒出这位本应退休的大师(宫崎骏)与自己创作之间的关系。

如今,天鹅之歌已被忘却,取而代之的是鹭鸟嘶哑而不堪入耳的啼叫:宫崎骏的新作重新回到了珍奇异兽的国度。故事中的鸟儿并非其他,而是狡猾的引路人。这位半人半兽的鹭鸟将带领着小主人公牧真人(Mahito)前往遥远的“下方的世界”*,去寻找在火焰中失踪的母亲。(译者注:monde d’en bas,下方的世界,指与地球能量相连的世界。这些所谓的大地能量与“动物神灵”有关,它们是引导萨满完成萨满之旅的精灵们。)

然而,如果把《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仅仅看作是宫崎骏对他之前鬼怪主题电影迟来的重复,那就有失公允了。影片原名《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法语译名原为:《少年与鹭鸟》),与《起风了》的片名如出一辙,后者使保罗-瓦莱里诗句的后半句*经由二郎(Jiro)的嘴道出:“必须尝试活下去!”(译者注:保罗-瓦莱里的诗《Le Cimetière Marin》(1920)中如此写道:Le vent se lève!...Il faut tenter de vivre!/起风了,必须尝试活下去!)如今,不再是充满美好愿景的时刻,大风抛给人们的唯一问题是:“你想怎么活下去?”,而这声质问被摆在了失去母亲与童年的小主人公面前。

在《起风了》中几乎只字未提的战争已经真正爆发,故事再一次从历史的灰烬中诞生。《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开场戏,在可怕的地狱中,人的身体四分五裂,残缺不全。画面的表层似乎仍在火焰中融化殆尽,这使得叙事一开始就被笼罩在哀愁的征兆之中。

牧真人的父亲显然没有受到影响,他与亡妻的妹妹夏子(Natsuko)再婚,并带着儿子一同搬去乡下新飞机制造厂旁的庄园(这与宫崎骏父亲的工作相呼应)。接着,是如银针刺骨般让人惴惴不安的影片第一部分,充斥着厚重的沉默和暗淡的光线,一切似乎都被男孩的怨恨所占据。近视的二郎所看不见的昏暗灾厄,此刻在牧真人的生活中触目皆是。后者鄙视庄园里的七个老太太,她们与千寻的父母一样有着贪婪的嘴脸;他还撞见父亲和肚子里刚怀上新小孩地姨妈深情拥抱;最重要的是,在一次与同学的争吵后,牧真人用石头捶打自己的头部:这一暧昧且极梵高式的自残行为,有钱父亲暴躁起来,并怀疑起村里的孩子们。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在《起风了》落场之处开启它的叙事。尽管前作《起风了》中满是失意,主角疾病缠身,战事迫在眉睫,仍有收云层庇护而幸存的梦想与美丽,但在《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中,它们都被残酷地践踏了。曾被抵挡在画面之外的死亡,在此部影片里,通过一只鹭鸟的身体,于画面之内得以重现。这个引人注目的角色,鹭鸟,毋庸置疑能被列入宫崎骏式变幻多端造物的名册之中的。

美丽的鹭鸟总是不停地反刍并吐出一个长着巨大鼻子的小恶魔。这部动画片十分反常,它以扭曲动物形象为乐,继而将动物轮廓的真实感降格为卡通动画的粗糙质感。在这场充满曲折和未解之谜的冒险中,鹭鸟并不是唯一的厄运之鸟:渴望鲜血的鹈鹕和鹦鹉也成为了梦魇中的生物。

比起保罗-格里莫尔在《国王与小鸟》(1980)中的长羽毛的叙事者,我们再一次更接近梵高笔下不详的乌鸦(黑泽明的《梦》(1980)中已出现过)。在《起风了》里,飞机优美的外形在其设计者眼里完全脱离了任何弑杀的功能。而在这里,“鸟”只是怪物不合身的伪装,抑或是一个敲打着窗户、让你永不安宁的噬魂者。如此一来,宫崎骏得以使其最黑暗作品(《幽灵公主》、《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神话色彩,与前一部电影中一种睿智的忧郁相映成趣,也正是这种忧郁赋予了那些飞机一种诗意,哪怕它们有着毁灭一切的使命。在这部电影里,唯一的飞机元素便是牧真人父亲制造的“零式”神风轰炸机驾驶舱窗户,这些“窗户”在庄园的地板上一字排开,似乎是许多整装待用的棺材。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直面死亡。“死亡”不仅仅是一个主题或一种需要被克服的童年伤痛,它更附着在画作的皮肤表面,就像牧真人在他自己的苦路中遇到的许多粘稠的物质(泥浆、血液、内脏)。死亡在此处是一种空间感,一种景观,让人联想到绘画(阿诺德-伯克林的《死亡之岛》),也让人从保罗-瓦雷里的诗歌抽离出来(《Le Cimetière marin》),转向对永恒安息的渴望。因此,我们必须“尝试死亡”[1],以便最终重新发现生命的韵味,并谦卑地向他人敞开心扉。

电影有一条看似明晰的道路,但随着故事进程的加快,这条道路变得越发扑朔迷离,就好像终极宇宙在展现自身的同时也在自我毁灭,不断地抽走观众脚下的地毯,使他们在真正的最终结局中,无从建立一个令一切合情合理的落脚巢穴。

而大师宫崎骏,得意地化身为年老的造物主,并未留给观众舒适的空间,而是将一切都卷入崩塌的世界之中。不过,宫崎骏以往电影的影子还在,它们藏匿在许多熟悉的元素之中,比如《龙猫》中的小隧道、《千与千寻》中的纸鸟、《悬崖上的波妞》中的波浪......只是《起风了》也许让我们忘记了,宫崎骏的世界总在自身内部沟通交汇着,而观众若想进入其中,只能期望这个世界永不完结,否则则意味着这个世界从此摒弃了他强大的具象力量。

[1] Il faut donc « tenter de mourir»...

— F I N —

作者:Élie Raufast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