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异化”成为无法回避的痛点

 a_123 2023-11-20 发布于河北

[韩]柳东民著

季成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4年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异化”成为无法回避的痛点

马克思

在当今社会,此类哲学中称为“异化”的现象成为青年人无法回避的痛点,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他们带来纷沓机遇的同时,也用满载物欲的价值观对其施加控制,使之疲于奔命、不断迷失。

作者柳东民富有创见性地运用马克思哲学理论,对日常生活中诸多“异化”现象进行逐一解读,超越政治层面,从爱与人性的角度,清晰而精准地展现了一个富于人情、浪漫的马克思及其核心思想——他已卸下教科书赋予的身份标签,只想面对面地与你聊聊,那些生活中别人不懂的苦痛。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异化”成为无法回避的痛点

华服出席喧嚣的派对,只感受到一群人的孤单;曾经亲密的恋人,分手却仿佛在两人之间筑起了高高的藩篱;即使亲近如父母家人,也总有难以启齿的时刻……

1. 19世纪英国的一个资本家阅读了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资本论》,这部著作旨在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然而讽刺的是,资本家却通过这部书找到了更有效剥削劳动者的方法。

2. 对某物或某人产生陌生感,换个角度来看,就意味着其人其物没有得到认证。当你从分手的恋人或者以往的朋友处感到陌生,正是因为你不再被认证为其爱情或友情的对象,现实令你感到惆怅。

3. 在许多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中的人们喜欢“聊家常”,即所谓的“small talk”,大家默认在谈话中不涉及宗教和政治的主题。宗教是个人信念的问题,那么避开政治话题又有什么意义呢?当然就是为了防止“右派”的父亲和“左派”的儿子之间出现家庭不睦。

4. 不只是宗教和金钱,所有形态的权力都带有物神性。有权力的人实际上是因为其他人认同他的权力,所以才拥有权力——从每当选举就向路人露出微笑并挥手行礼的政治家的面孔中就可以看出这点。

5. 所谓异化,就是人们形成自我,又从中脱离出来。异化绝非个人存在层面的问题,因为人存在于社会之中,社会的物质条件、周遭的社会关系都共同影响着人的存在。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莫过于物质生产的问题,另外,人与人的交流同样不可忽视。爱情、友情等一切情感都从人际交往中展开。

6. 学习马克思经典理论已形成了标准的顺序,从哲学开始接触其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接着走进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前苏联就是按照这样的脉络将马克思著作引入国民教科书系列。

7. 我曾认为社会科学的法则改变世界,而人文学的感性是毫无价值的,这也似乎是我开始研读马克思原著的原因。然而大多数的主义马克思者中,尤以经济学家为甚,在强调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过程里只看到所谓“真正马克思”的影像,而忽略了马克思年轻时代也曾是一位人道主义者的事实。

8. 共产主义并不只是导人消灭私有制的国家计划,而是要最终达到人真正成为本质自我的状态,是人与人关系真正得以解决的状态。在诸多领域以不同形态呈现的物神,包括控制人与人关系的权力等,我们要对其进行牵制和克服,为此做出的努力就是马克思所说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付出的努力。

9. 事实上,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是极为抽象的表达,具体是对何种经济原理、何种体制的思考表达得非常模糊。如果把焦点放在对联合体的理解上,更为恰当的理解是指某个社会的人们彼此接触并交往的方式。

10. 代议制民主主义下的投票逐渐萎缩成了个人行为,其呈现出的副作用之一就是拥有投票权的人们的关注点发生变化,他们更倾向于根据类似生活花絮的政治家个人事件,或者只根据政治家形象进行判断,最后做出选择。

11. 在近代社会中,国家和市民社会好像分离为彼此独立的存在。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当市民运动团体对政治圈提问的时候,保守言论就会主张市民运动只停留在“单纯的”市民运动,绝不可以“浸染”至政治领域。这时,“政治的事情”完全是纯粹地独立于市民意识之外了。

12. 权力的本质是什么?其根源是暧昧不清的,或者说是不够透明的。当某件事物不清楚的时候,或整体难以把握的时候,还有因为异质性令人感到不熟悉或接触陌生事物的时候,我们从相应对象身上感到不安、担忧或服从;就好比在外国旅游时,走进肤色、体格完全不同的人群中会感到一丝担忧一样。

13. 生产社会化意味着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工具逐渐集中为更大的规模。生产和流通,还有消费领域也逐渐被拉入社会化的庞大的网络体系之中。

14. 社会不以法律为基础,而法律要以社会为基础,这意味着法律是社会状况的反映。这样的解释对于法官和法学者来说不免令人惆怅,可事实上这是法律的基本属性。

15. “人的工作”通过人的相互协作和矛盾的过程最终实现。爱情、友情、政治都是一样。但是人们向着共同的目标,为共同利益而工作的时候,为了增加成果的协作和为成果分配的矛盾就会更清晰地显现出来。

16. 货币原来是为了表现(represent,可以翻译为“表现”或“再现”)商品价值而出现的手段。现在的商品都要与货币建立联系才能进行交换,价值的存在集中体现在货币上。用货币无法交换的所有东西都意味着没有价值。

17. 处在竞争系统里的人,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饱受压抑的困扰。这里的竞争就像是在别人的镜子里审视“我”,并为之煞费苦心。为了“你”,或者“社会”而行动,最终导致“我”的异化。最后,处在竞争中的人们把竞争作为遗传下来的存在,人类全体都堕入异化之中,竞争让人荒废不堪。

18. 所有的竞争不仅仅源于渴望在人前战胜对方,人们怀有积极的、攻击性的欲望,有时候落后于他人产生的消极的、被动的欲望也可能成为竞争的起因。

19. 竞争的心理基础之一是忌妒。忌妒会使协作变得困难,自然对强调精诚合作的协作方式产生否定的影响。在爱情之中,忌妒会带来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感,害怕爱情不能长久的不安心理往往也表现为忌妒。如果没有对未来感到不安,或者干脆认为爱不存在,那么忌妒也根本不会产生。

20. 劳动者当然也是消费者。劳动者艰难地生活,难有喘息之机,为了生存下去就必须购买商品,因此劳动者即是消费者。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浏览、比对,最后完成商品的“惊险跳跃”,他们自主地行使着消费者的权力,这无疑是令人愉悦的过程。

21. 如果我们更细致地追问,市场真的是一个自由而平等的空间吗?我们自然发现,进入市场首先要求参与者拥有一定金额以上的金钱。市场就像是收费不菲的豪华游乐场,不买门票是无法入场的。

22. 自由、平等以及效率,无论在哪个时代、在哪个社会都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但若特定的理念和认识在特定时期被重视,那一定是其中有些部分与社会物质基础相关,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抽象表达出来的用语和概念,在被具体审视之后,其内涵往往呈现出与外表不同的意识形态特征。

23. 只要有货币就能购买商品,可是特定商品却不能与其他商品自由交换。因为一旦能与货币产生交换,就能继续购人其他商品。所以说,所有的商品渴望交换货币,但货币并不渴望交换所有的商品。

24. “我”爱上了“你”。但是“我”对“你”的爱情并不一定能连接为“你”对“我”的爱,因为仅仅“我爱你”并不能得到“你爱我”的必然结果。这意味着所谓爱情是从一种非对称的关系中出发的。

25. 前苏联时期,为了维护苏联体制,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沦为一门课程——《国民伦理》,而马克思理论具有的革命性、辩证的批判等精华却被阉割掉了。而后,冷战时期的苏联政府甚至宣称处在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并进入了共产主义阶段。可这只是政治宣言,绝非现实物质性变化的真实反映。

26. 从哲学上讲人是一种类存在物(species-being),从现实讲人与人彼此的合作和矛盾构成了人类活动,因此生产关系就意味着人们互相协作的方式。

27. 陷入爱情的恋人们彼此都拘束在爱的关系之中面对世界,因此无法发现爱情真正的限制。只有这段关系之外的旁观者,才能审视这个体系,并且感悟出爱情的限制。有些人为了坚定不移的友情做出了不正常的行为甚至触及法律,而他们浑然不知,只有跳出“友情”的体制才能意识到他们行为的错误。

28. 我们常说世间一切取决于心态,即佛语中的“一切唯心造”。可是心态和决心并非一个他人或哲学家自造的想法,因为我们的思想和常识都站立在此处——我们脚下的物质基础,时刻影响着我们。于是奴隶是奴隶,资本家是资本家。

29. 马克思借用建筑来隐喻说明社会结构,上层建筑没有基础,即没有地基是无法矗立的,基础坍塌之后上层建筑必然轰然倒地。

30. 理论本身存在缺陷和错误就很难说服群众。然而,网络上某些滥用的阴谋论虽然可以一眼看出,但浅薄至极的理论却能掌控群众。能为大众所接纳的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现实情况和条件中具有接受的物质基础。

31. 历史的发展中也没有绝对的规则。可是当人们把历史视为人类追求终极自由之路的瞬间,这种信仰就变化为物质性的力量,压抑人类自由的任何形态的“武器”都只能在这种力量面前“俯首称臣”。

32. 永恒的爱情故事随着死亡而终结,因此,为所爱之人欣然赴死的瞬间,只是让这份爱从这个世界消失。可如若不是宗教领域的故事,死后的一切爱情的物质证据都不存在了。不存在物质性证据的爱情便也不再是爱情。那不过是一种迷恋、执着、悔恨,甚至只是一种幻想。

33. 侵略占领拉丁美洲的欧洲人,向殖民地灌输欧洲的宗教,其结果是数百年之后,原住民已然丢弃了传统的神灵崇拜观念,连他们脑中存在的神,也在观念上被殖民地化了。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为了侵袭原住民的思想,解放神学(Liberation Theology)将耶稣描绘为与原住民相同的黑皮肤的形象。

34. 如果好感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由双方产生的,那似乎需要更多偶然的相遇。多次积累的相遇,使好感最终发展为爱情,当进入了爱情确立的阶段,不仅是当事人双方,所有周围的观察者都能切身感受到这一爱情的存在。

35. 一段感情究竟是不是真正的爱情,只有经历过才能知道。爱情之所以在我们脑中被接受,取决于我们在现实中如何去实践。一个好的印象,或是某种特殊的氛围,会引起对对方的好感,这种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数次重复上演。

36. 真理就是现实性,是力量,是自我思维的此岸性,而人们在实践中见证着真理。

37. 阿尔都塞所说的偶然的相遇,就是强调偶发性的唯物主义在具有偶微偏特征的偶然和偶发性运动中也存在着物质性基础。

38. 男人对于女人的观点、女人对于男人的观点是相互交错的。就像将三角函数中的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画在同一个地方一样,二者相交后又会错开。现实中人们为了不断接近这样的交错而付出努力,而真爱就存在于这样的努力之中。为此,我们首先要摆脱爱情拜物主义的束缚,并建立独立的人权概念作为基础。

39. 如果像马克思认为的那样,人类的类存在本质是劳动,进一步说是为维持生活的物质产品生产的话,那么在人所建立的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与物质生产相关的一切。最终,我吃的食物、我住的地方都可以成为定义我的依据,这是因为根据我位于什么地方进行物质生产、用什么方式生产,我本身会因此变得不同。

40. 要让世界得以运转,最必要的事情就是劳动;如果说承担劳动的对象是人类,最终造成异化的根本原因则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无法得到满足,并且变得陌生。

41. 拥有权力的人统治着没有权力的人,他们在被统治者的形象中只是寻找自己的影子。相反,没有权力的人被权力者统治,通过统治者的语言和思维规整自己的形象和状态,正所谓奴隶们拥有“奴隶的语言”。

42. 出身于名牌大学的人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社会处在一个重视学派和门第的体系中。换言之,体系中若没有非名牌大学,又哪来的名牌大学呢?因此,学历既是一种体系,也算是一种关系。

43. 马克思写于1849年的宣传册《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有这样一句名言:“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即只有在保留奴隶制度的社会关系中,才会出现特定人种成为奴隶的现象。

44. 人被定义为与别人相联系着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生命各个局面中遇到的快乐悲喜,以及那些细微而混乱的生活纹理。但是,如果这个命题要成为社会科学的论题,仅仅这些议论是远远不够的。为了理解在社会关系中个人与社会相联系的支点和方式,最重要的是要说明关系到底意味着什么。

45. 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相对的,因为我和他人的关系同时也是他人和我的关系。因此,如果我疏远某个人,意味着最终那个人也会离我远去。

46. 爱的对立面可以看作是憎恶,但事实并非如此。听到过“没有爱就没有恨”这样的话吗?就像武侠小说中常出现的“不共戴天的仇人”一样,当然也会存在着绝对憎恨的对象。但是,如果对这个对手没有一点点期待或恩怨,那就根本没有憎恶的必要了。因此,爱的对立面不是憎恶,而是无视。

47. “人是政治性的动物”,政治的本质与这句名言很近似。无论以何种方式,向别人展示自己存在,并得到他人的承认,以此“认证”为基础来确保自己的发言权等权利,这就是政治的本质。每次政权交替时都能看到,新的掌权者乐于否定前任所为,并按自己的想法行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