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虚的人容易累,一个中成药把你的气补足,让你精神十足!

 雨林修养馆 2023-11-21 发布于天津

最近,不少朋友给我留言。说感觉自己身体虚弱,总是很疲乏、无精打采的,抵抗力也不行,问有没有什么简单有效的中成药,可以调理调理身体。

有一个中成药叫补中益气丸,特别适合气虚的朋友。

这个药出自“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的医学名著《脾胃论》中记载的“补中益气汤”。

李东桓根据《黄帝内经》关于四时皆以「养胃气」为本的理论,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上强调「调理脾胃,升提中气」。

由于他善于用温补的方法调理脾胃,而脾胃五行属土,所以后世称以他为代表的中医学术流派为“补土派”。

而补中益气汤,就是李东桓创立的经典名方,也可以说是补土派的代表方剂。是中气不足之人的常用方。

中气不足的人有什么样的表现?

中气,就是脾胃之气。不足,就是脾胃之气虚弱,水谷运化失职。

然后呢?然后就病了。

所谓「中气足百病除,中气虚万邪欺」

脾气虚最主要的特征是懒,脾虚,脾主四肢,脾胃懒洋洋,人就乏力,不爱动弹,老想找个东西靠着,走起路来也是拖泥带水的。

第二点,身体虚弱。一阵风刮过来,打个喷嚏就病了,得休息好几天才能缓过来。

第三个,还会出现腹胀、腹泻。腹胀是脾不容易运化食物。腹泻是因为吃下肚的东西固持不住,转而往下走了。

补中益气丸里面的“中”,其实就是中焦脾胃,补中就是补脾胃。

我们说补中益气丸是一个补气的药,其实不够全面,它不但补气,还可以提气。

什么情况下需要提气?

在气虚比较严重的时候。《内经》里说,下陷者,升举之。补中益气丸不光能把气补足,还能把气提起来。

气是往上走的,怎么理解呢?

打个比方:我们总能在公园或者街头巷尾看到五颜六色的氢气球,这些气球必须牢牢攥在手里,稍不留神可能就飞走了。这样的气球有个特点:里面气体足的时候才能飞起来,所以气要往上走的前提是气足。

假如气虚的比较严重,气太少了,氢气球就飞不了那么高了,甚至会落到地面上,这就是气陷。气虚不一定气陷,但气陷往往伴有气虚。

气陷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气”支撑着容颜,也支撑着五脏六腑。气陷时往往表现为:小腹坠胀、久泻,以及胃下垂、眼睑下垂、嘴角下垂、子宫脱垂等,这就从无形的气上升到了有形的脏腑机体,在脏腑机体上发生了改变。

总之,整个人都是一种下垂感,因为气虚下陷,无力托举整个内脏和身体,所以整个人会特别无力、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会特别的无精打采。

当你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那就说明你的气虚已经非常严重了,这个时候就需要用补中益气丸了。

【药物组成】:黄芪18克、人参6克、白术9克、升麻6克、柴胡6克、陈皮6克、当归3克、炙甘草9克。

现在被做成了中成药,普通药店就可以买到,服用起来也很方便,名字就叫补中益气丸。

接下来,梁医生带大家来分析一下这个方子。

黄芪:被称作“补气之长”。黄芪性温味甘,性质温和,有甜味,说明黄芪具有补益作用。黄芪这个药整体呈黄色,外面一圈则接近白色,色黄入脾,色白入肺。所以说黄芪可补脾肺之气。

人参:也是中医里头极具代表性的补气药,除了补脾气,还可以补元气,关键时刻可以救命。

白术:益气健脾,气虚是因为脾虚,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人参、黄芪可以补气,当然也能健脾,再加上白术,三味药一起把气补足。

陈皮:擅长理气,气在我们体内处于运行状态,理气就是让这些气保持通畅。

升麻:负责提供外力,从名字来看,升麻所提供的外力应该是一股升提之力,也就是说这股力量是向上的,向上向下刚好是两股相反的力量,在气往下走的时候,升麻向上提拉,把气提到上面。

柴胡:这个药,我们在疏肝的方子里经常提到。

为什么疏肝?因为肝气有郁滞,肝气不往上走。用柴胡帮助肝气升发,让肝气恢复奋发向上的本性。可见,柴胡确实有升的作用。李东垣曾说过:“柴胡升也,能引中气升达于上。”柴胡把气引到胁肋,剩下的交给升麻,就像进行了一场接力赛,升麻加上柴胡,能把升提之力加大。

当归:补血,气血不分家,这个好理解。

全方配伍,补中兼升,使中气得健、清阳得升,共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故善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诸病证。

老年人,可以常备补中益气丸。树老了就要落叶,人老了就要脏腑下垂,吃点此丸有好处。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国医大师陆广莘陆老师说的。陆老师认为,老年人常备的药,有「老四样」基本就够了。

「补中益气丸」和「加味逍遥丸」,一个补气,一个抗抑郁。一个星期吃两次,每天吃也可以。感冒、拉肚、皮肤过敏,可用「防风通圣丸」。此外,再备一个「六味地黄丸」,就齐活儿了。

这四种药,都是高性价比中成药,适用面广,也有效,可以常备一些,不要乱吃药效不明的「保健品」。

最后说下此药的使用禁忌:

再好的药,也有禁忌。

1.补中益气丸,不适合阴虚发热的,感冒发热的;暴饮暴食、脘腹胀满的;湿热泻痢的。以上几种情况尽量不用补中益气丸,免得火上浇油,越烧越旺。高血压患者也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忌与感冒类药、藜芦或其制剂同时服用;

3.服药期间若出现头痛、头晕、复视等症,或皮疹、面红者,以及血压有上升趋势,应立即停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