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外兼修的方子!巧治荨麻疹,三步走,层层深入,揭开真相

 人老颠东 2023-11-21 发布于安徽

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实用中医外科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中医名家治疗荨麻疹的一张验案故事。

它深刻地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治病务求于本。

这里的医家,是张志雄教授。他是上海的老一辈中医学家,1991年去世的。

有一次,张师遇到一个患者,当时42岁,是一个工人,男性。

图片

什么毛病呢?就是浑身起风疹块,特别痒。而且,从发病到现在已经三个月之久,用药无数,效果不好。无奈之下,他来到上海求医,并且请张师来会诊。

不就是一个简单的荨麻疹吗?为啥总也好不利索?看来必有特别之处。张师就仔细观察患者。

刻诊,见苔薄腻,脉弦滑。细问得知,患者现在总感觉脘腹胀闷,食欲差。

了解到这些后,张师写了一张方子。但见——

当归15克,赤芍9克,白芍9克,川石斛9克,黄芩6克,防风6克,白蒺藜9克,丹皮6克,薄荷3克(后下),黄精9克,建曲9克(包煎),甘草3克,大枣10枚。

所有这些,水煎服。开7剂。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7剂以后,诸证消失。三个月顽疾,霍然而愈。

这里头是怎么回事呢?我现在用粗浅的语言,为你解读一下。

其实,这个方子所蕴含的治疗思路,包括三步。

第一步,祛风。你想啊,患者患的是荨麻疹。荨麻疹,中医又称之为风疹、瘾疹。它的出现,中医认为是风邪袭表。就是说,你体表有风邪,导致荨麻疹频发,来无影去无踪,或隐或现,瘙痒难耐。因此,得祛风。薄荷、防风、白蒺藜,都有祛风的功效。

图片

第二步,养血。中医讲了,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为什么有风邪?关键因素之一,是血没有及时充分地滋养肌肤,使得营卫不和。所以,得养血活血。当归、白芍、赤芍、丹皮,可以养血活血,并能清热,改善因为阴血濡养不及带来的虚热。石斛,可以养阴清热,促进阴血濡养肌肤。

第三步,调养中焦。你看,这个患者苔腻,脉弦滑,脘腹胀满。这些告诉我们,患者他中焦脾胃有湿浊阻滞。里面的湿,是导致皮肤反复起荨麻疹的关键。因为风邪袭人肌表以后,要想解决它,离不开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外能透达。通过祛风养血的办法,让风邪从外散去。第二个条件,就是内能疏泄。人体的内环境,疏泄运化正常,这样邪气就不会羁留在体内。如果一个人,中焦为湿所困,湿邪粘滞,那外邪来了,自然不走。你要想彻底驱散风邪,可就难上加难了。

因此,要化中焦之湿浊。医案里,用到黄芩、神曲、黄精。其中黄芩清湿热,神曲消食化浊,黄精健脾。大枣加进去,健脾养血。

你看,这就是基本的治疗思路,分三步走,把问题一层一层地剥开,一层一层地解决。

写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中医看待疾病的思路了。

中医看待疾病,总得分出个标本来。什么是标,什么是本,医家心里得有数。比如说上面医案里这个患者,就是典型的湿邪为本,风邪为标。治病,就得化湿理中为本,祛风止痒为标。一张方子里,只有体现出这样的复合思路,才算合格。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给你说这么多。希望这篇小文说,能给读者,尤其是顽固皮肤病的患者,带来一点启发。请牢记,很多发生于外的疾病,在患者的内里,都会找到一点致病的源头。通查里外,辨清标本,这才能实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

全文完。我感谢你的阅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