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用超级结构写小说?

 天童老僧 2023-11-21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在一部小说中,超级结构包括14块路标,其中有5块是必不可少的,是最重要的,你可以理解为超级结构的5根“帐篷撑竿”:

困扰、1号不归之门、镜像瞬间、2号不归之门和最后的战役。

其余9块路标,你可根据主线剧情而合理地利用。

图片

以下是超级结构的自然发展的全部进程:

第1幕(不超过小说的20%)

1.困扰

2.爱心包裹

3.反对转换的论点

4.制造麻烦

5.1号不归之门

第2幕(占很大篇幅的中间部分,主要情节在此发生)

6.踹小腿

7.镜像瞬间

8.抚摸小狗

9.2号不归之门

第3幕(解决冲突)

10.增长的力量

11.熄灯

12.Q元素

13.最后的战役

14.转换

图片

1.困扰

为了吸引读者读下去,一开始就给主角一个挑战或者改变,让他麻烦缠身。

困扰并不一定非得在最开始的时候发生,你可以从头到尾都安排一些。当你不知道下一步写什么时,那就去制造麻烦。

2.爱心包裹

爱心包裹是主角与其他人的一种联系,在这种联系中,他的语言或者行动表明他关心那个角色的幸福。

这使得主角变得有人情味,能激起读者的同情心。哪怕主角碰巧是一个卑鄙的家伙,它也仍然有效,因为这个元素会让读者升起一种主角可能得到救赎的希望。

你也可以让一名罪犯当你的主角,假如你给他一个爱心包裹,你依然能拨动读者的情感之弦。

在这里,需要注意“爱心包裹”和“抚摸小狗(第8块路标)”的区别,前者是主角在故事发生之前就有的一种关系,而后者是发生在第2幕中的事件,主角那时摆脱了自己的麻烦,会花一些时间来帮助某个比他还要弱小的人。

3.反对转换的论点

展示一个主角此成长阶段中的性格弧线,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比如,让主角的好友问主角,为什么反对转换或改变自己?其间,他们会有争执、争吵等,在这种压力之下,让主角提出自己反对转换的论点,或说出不愿改变的原因、理由,可能是因为某些事,主角的信念受到了挑战;当然,主角也可能自始至终都在保守秘密。无论怎样,到故事的最后(第14块路标),主角必须成功地转换,改变了自己,坚守了心中的信念,等等。

4.制造麻烦

开头的困扰出现之后,就有了一个引出主要人物(包括主角)和次要人物的机会。让这些人物在一定的空间里行动起来,描述日常生活世界,确定整本书的基调,等等。应当在这里展示一些人物之间极小的冲突和张力,它的意义仅仅在于它是一个制造麻烦的时刻,提醒读者将发生更大的冲突。

这个麻烦通常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

①从一点细小的信息发展为一个让人吃惊的事件;

②思考反派在“画面之外的场景”里正策划着什么。他在那里的所作所为会波及“现场”中事情的进程,从而引出制造麻烦的环节。

图片

5.1号不归之门

是第1幕和第2幕的分界点,是指向事关存亡危机的通道,此时,故事开始高速展开。

进入第2幕的对抗中,主角必须通过一道不归之门。必须让你的读者有这样的感觉,主角一旦跨过那道门槛,他将再也不能回头。这道门会砰地一声关紧,他不得不面临死亡的威胁(肉体的、职业的或精神的),要么他战胜它,要么他死掉。

6.踹小腿

穿过1号不归之门后,主角必须面对一处障碍,它是第2幕事关存亡的危机中的第一个真正的考验。

这个新的麻烦与整个故事有关。它是主角走向前台、卷入主要冲突时遇到的首个挑战。

不要让读者等待这个场景太久。读者知道你已经身处事件的中心了。如果你把踹小腿的动作拖延得太久,读者就会开始怀疑事情是否真的到了看上去那样糟糕的程度。

一个踹小腿的动作是故事构建过程中的一部分。小说情节向前发展,就需要持续增加麻烦。“踹小腿”是第2幕中的第一次出击。对于将要经历整个故事的读者来说,它是很重要的。它让他们开始相信,这本书的其余部分为主角准备了更多以及更大的障碍。

7.镜像瞬间

主角在某一时刻不得不象征性地审视自身,就像在照镜子一样。他正面临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改变或者死亡。

在一部小说中,你可能会描写主角的内心想法。因此,这里有两类镜像瞬间:

①我是谁?我变成了怎样的人?为了做出改变,我需要做些什么?

②我不可能在这场斗争中取胜。我要死了。

第一个类型的镜像瞬间告诉主角,他必须成长为另一个更优秀的人(如果他没有做到,我们将看到一个悲剧)。

第二个类型则要求主角为了生存而变得更加强大。

当我们身陷危机时,我们会做出自己一生中最大的改变。不朽的小说同样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它描述了一个人如何凭借意志的力量接受那些危及生命的挑战,并由于这种不懈的抗争而脱胎换骨。只有在我们感觉到必须有所转变时,才会发生转变。镜像瞬间为主角,最重要的是为读者清楚地指出了这一点。

图片

8.抚摸小狗

在抚摸小狗这一场景中,主角在忙于解决自己的麻烦时却停了下来,去帮助一个比他弱小的对象。比如,你在写一个特别紧张的场景,然后在一个充满悬念的地方中断了,这个时候,主角去“抚摸小狗”,既表现了他的仁爱精神,同时还能延续这种张力。

此外,当你接下来不知要写些什么时,就引进一个新的角色,让你的主人公必须去帮他一把。

9.2号不归之门

之所以把这一步称为2号不归之门,是因为又一次没有回头路可走了。主角穿过这道门,那里有他无法回避的最后的战役,他要进行彻底的解决。

让我们从第2幕中发生的事情开始讨论。主要的行动发生于第二幕,赌注是死亡(肉体的、职业的或精神的死亡),主角不得不去参加战斗。

第2幕由一系列事件组成,在这里,人物要直面和抗拒死亡,有敌对力量与他作对

在一部小说中,第二道门是一个重要的危机或者挫折,或者是某条线索,或者是某种发现,它本质上是一个麻烦。但无论它是什么,它都会把整个行动引向最后的战役。

所以,你应该安排一个发现或者一条线索,是因为主角做了什么事情才发现了它,或者赢得了它。主角费尽心力或者经过深入思考后,才打开了这道门。

10.增长的力量

主角通过了第二道不归之门,很快就要参加最终战役,接受最后的挑战。此时,反派会集聚他所有的力量

增长的力量也许是整个超级结构中最符合逻辑的部分。在第3幕中,冲向结尾的势头丝毫没有减退。反派知道这个情况,他积蓄着力量。他知道即将面临哪种类型的死亡威胁,因此,他为最终战役做准备是合情合理的。

11.熄灯

最深沉的黑暗。最漆黑的夜晚。似乎一切都已经消失的时刻。这就是熄灯。

这是一个看上去主角似乎不可能在与死亡的抗争中取胜的时刻。


也许是那些与他正面交锋的力量过于强大,或者是他没有更好的选择,从而陷入了进退两难的、极端的困境。
此时,你要让读者意识到主角“无路可走了!”,而主角也知道自己随时会死。

图片

12.Q元素

灯光熄灭了,眼下,主角需要的是勇气和动力,以奔赴最后的战役。就在这儿,Q元素来了。

Q元素是第1幕的前半部分出现的一种情感动力,可以是一个象征符号,它以实体物的方式出现,也可以是对一位受人爱戴的导师的回忆,还可以是一种负面情绪。在第3幕的关键时刻(或把它安排在第3幕熄灯场景的前面或者后面都行),它再度出现为小说提供灵感或者指导。

当然,你也可以在第2幕中提到Q元素。事实上,你可以把它放在你觉得合适的任何地方,只要它在取得最后的成功时让读者在心里对它有一点印象就足够了。

伟大的故事都与死亡有关,在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主角必然要面对恐惧。当所有的力量都集结起来反对主角时,恐惧会表现得最为明显。是什么让他最终留下来进行战斗的?是Q元素,这种情感因素会在最需要它的时候出场。

13.最后的战役

最后的战役是小说的关键之处,一切都要引导到这里来。没有它,问题得不到解决,事件不会得到妥善处理,我们读完这个故事也不会有一个完整的感觉。最后的战役能发挥作用,只是因为它必须在这里,否则压根儿就不会有故事。

你是如何为你的主角创造完美的最后战役的?

如果你的主角已经体验过一次“我可能会死掉”这类时刻了,那么你笔下的最后的战役十之八九会是与肉体上的死亡相关的。

如果体验过的是“我是谁/我变成什么样子了?”这样的时刻,那么这个最后的战役将有可能是内心的斗争,是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境。

但无论如何,最后的战役都比之前遇到的任何时刻更加凶险,是主角直接面对具有压倒性优势的终极boss,是主角真正的“死地”。

14.转换

转换是超级结构的尾声,是共鸣,是结语。至此,主角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或者是脱胎换骨,变成一个全新的人,或者是变得更加强大。

请记住,故事里发生的事件都与战胜死亡有关,没有人在摆脱它之后还会保持原样。你写的最后几页内容必须要证实这种转换。

只有主角发生了改变,故事才能结束,但在一些例子中,也可能发生拒绝改变的情况,这就会造成悲剧。

在极少数的情况下,改变(或者没有改变)可能到了最后仍然悬而未决。模棱两可的结局通常是纯文学作品采用的方式。

其他的所有例子都为我们展示了这种转换。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