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林谈资:陈式拳、杨式拳,我们该练哪家拳?

 至简的精品仓房 2023-11-22 发布于河北
图片

杨禄禅(约1810—约1890)赴陈家沟拜师陈长兴(1771—1853)学拳的故事在武林界传为美谈,练太极拳者几乎随口都能讲出一段故事来:

禄禅原来永年广府一位术好手,因羡慕陈家沟拳术的巧妙,长途跋涉,不辞辛劳,三下陈家沟,拜陈长兴为师,终于学得陈家沟太极拳的奥妙。

既然杨禄禅当年赴陈家沟学拳,那么杨禄禅学的究竟是什么形式的太极拳,怎样练习呢?他传下来的又是什么样的太极拳、怎样练习呢?现在的陈氏拳、杨式拳,我们又该练哪家拳?

从第一个问题谈起,陈长兴练习的究竟是什么形式的太极拳。如果从文献资料查证,时至今日找不出任何文字可佐证陈长兴练习的是“太极拳”。当年在陈家沟流传的有诸如“炮捶”一样的拳种,练法刚猛异常,窜蹦跳跃,哼哈有声。这种炮捶术至少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见其端倪:

01

一、民国时期出现的陈家沟拳谱


图片

比如“两仪堂本”等,其《拳经总歌》中这样写道: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

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也难敌;

逼揽人人晓,闪惊取巧有谁知;

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

滚栓(拴)搭扫灵微妙,横直劈砍奇更奇;

截进遮拦穿心肘,迎风接步红炮捶;

二换扫压挂面脚,左右边簪庄跟腿;

截前压后无缝销(锁),声东击西要熟识;

上龙(笼)下提君须记,进攻退闪莫迟迟;

藏头盖面天下有,攒心剁胁世间稀;

很显然,诸如这样的歌诀所描述的陈家沟拳术并非太极拳,而是讲究跌、打、掷、拿、摔的,直出直入的,刚猛性质的“炮捶”术,属于少林拳系列。这是从文字上所描述的陈长兴拳术的风貌;

02

二、陈长兴如何演拳


图片

目前没有任何图片资料可见。但是,民国年间拍摄有其曾孙陈发科(1887—1957)的拳照,从中可以得窥陈长兴的拳术风采。同时,这种演拳方式应该是目前所能目睹到的对《拳经总歌》最早、最直接、最直观的反映和注释(附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陈发科拳照

03

三、陈发科在北平授拳


图片

陈发科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在北平授拳,使陈氏拳走出陈家沟,开始为京城武林所认知。北平,已经不再是民国的首都,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转移至南京,但因为有数百年的皇城根儿底蕴,所以这座城市依旧不减往日的繁华,武术活动依旧蓬勃开展。然而随着田兆麟(1891—1959)、吴鉴泉(1870—1942)、杨澄甫(1883—1936)、杨少侯(1862—1930)等优秀太极拳家纷纷南下淘金,这里的太极拳师资力量明显捉襟见肘。北平体育研究社负责人的目光便锁定了陈家沟,许宠厚(1878—1945)等人想当然地认为:这里一定有太极拳传人。于是,陈发科被幸运的请至北平。陈发科,字福生,陈延熙晚年所生之子(此前所生二子均死于瘟疫)。儿时学拳经常偷懒,十四岁开始倍下苦功,数年后艺理皆精。然其生性木讷,短于接待,其名始终不彰。1928年,陈发科应许宠厚等人邀请赴北平教拳,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因为陈氏的“太极拳”并非如杨禄禅所传一样,走架刚猛异常,震脚跺足,惊弹抖炸,故陈氏之拳没有得到北平武林界认同,没能立足于太极拳界。

且看1932年8月31日,北平国术馆出版的《体育》月刊上发表的许宠厚《论各派太极拳家宜速谋统一以事竟存说》一文,其中写道:“昔体社附设体育学校时,曾慕名延聘豫籍陈某(即陈发科)教太极洪拳。果然运用如风,于震脚快打桩步均极讲究,唯练毕气粗色变。杨少侯见之曰:'何太似花拳耶?’陈君谓之语塞。其推手时身法步法固佳,唯喜用招、用力,不甚求懂劲为可惜耳。其大刀、双刀、杆子多系外家式法,不能承认之为本门艺术也。夫北平太极拳传自杨氏,……则陈氏之拳路当与原谱相符,今其拳路亦颇多更改,多寡不一,更令人怀疑均非真传者。”无独有偶,著名诗人杨敞(字季子,1885—1965)曾赋诗一首,同样记述这一状况,诗中写道:

“都门太极旧尊杨,柔和迟缓擅胜场;

 不意陈君标异帜,缠丝劲势特钢强。”

综合以上三则史料,相互印证,可知:陈家沟世代继承的并非太极拳,而是炮捶,练法“特刚强”、迅猛,讲求实用,崇尚跌、打、掷、拿、摔、锁拿等技术。但是,杨禄禅师从陈长兴学习了炮捶之后,传授的拳却变了模样,蜕变成柔中寓刚的太极拳,其行工走架柔和舒缓,连绵不断,如同弱柳迎风。且看姚继祖在《武式太极拳全书》中的一段记述:

“永年(即广府)及永年周围邻县一代,都管它(即太极拳)叫'粘拳’或'绵拳’。”“走架行功时,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四肢运动,望去恰似弱柳迎风,绵软无力,故管它叫'绵拳’。”“一搭手即使人进退不得,望去好像把人黏住一样,故管它叫'黏拳’。”

原来,杨禄禅传下来的拳,在永年最初还不叫“太极拳”,而称作“绵拳”或“粘拳”,行拳打手柔和缓舒,粘连黏随,不丢不顶。绵拳,没有了炮捶“特刚强”的影子,不再运用跌、打、掷、锁拿技术,而采用控制劲路的方法,打劲不打招。推手训练听劲、化劲、拿劲、发劲的技巧,互相喂劲,互相摸劲,相互打劲。

写到这里,疑问由此而生:为什么杨禄禅在陈家沟学了炮捶,到了广府就由刚转柔、由快变缓、由强示弱,变成了绵拳呢?笔者以为:地域文化的差异,是产生“绵拳”的重要原因。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

'一、杨禄禅所学炮捶,为陈家沟的产物。'

《陈氏家乘》“陈奏庭传”中的一首歌诀,记述了陈王廷当年“披坚持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之后“蒙恩赐”退役还乡,“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的经历,从中也透露出了陈家沟拳术与军旅武艺存在的渊源关系。而杨禄禅的家乡广府和陈家沟相比,可谓两重天地。陈家沟是十分闭塞的农耕村落,一条深沟将几十户人家分成两块聚集地;广平府城则是直隶省南首府所在地,水陆交通便利,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两地的历史及人文背景落差巨大,其文化底蕴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除了厚实的文化底蕴之外,当时的广府,武术资源同样十分丰富。可谓村村设武场,庄庄有练家。流传拳种很多,主要有大红拳、小红拳、梅花拳、二郎拳、劈挂拳、春秋拳、八极拳、形意拳等。杨禄禅对这些拳种了如指掌,已经具备了相当深厚的武术功底。如此,就不难想象,他学习陈家拳的目的必然不是比葫芦画瓢的完全照搬,更不可能完全抛弃先前所学。这次学拳经历只是他一次远行的借鉴与兼容,正如鲁迅先生讲的“拿来主义”一样,取其所长,补己之短;也如“淮南为桔,淮北为枳”的道理一样。地理位置的变迁,会对拳术本身产生影响,使其发生变化。

'二、广府的人文资源十分独特'

它地处平原,城池建于永年洼正中央。中原文化的豪迈、豁达、包容与水乡文化的温婉、细腻、柔媚在这里交相辉映,水乳交融。杨禄禅,一位伟大的武学实践者,生于斯,长于斯,家乡文化不可避免对他的言行举止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府文化的这种豪迈与婉约、粗狂与细腻、厚重与灵动并存的现象于无形中渗透于他研习的拳术中。

 图片

   广府日出  

广府这种特色文化渗透于拳术之中,促使其拳术产生变化的事例,在同时期的另一位武学家—武禹襄(1812—1880)身上得到了相同的印证。武氏与杨氏是同乡,具有相似的学拳轨迹,都对本地拳术熟练掌握了然于心之后,远赴河南学习。只不过武禹襄选择的不是陈长兴,而是赵堡镇的陈清平(1795—1868)。武禹襄综合多种拳术,学而后化,和杨禄禅进行切磋、交流、比证,凝结成伟大的友谊。“武林楷模”(见附录)典故,就是讲述他们的事迹。

 武禹襄是一位儒生,出身书香门第、仕宦之家。他的家族位居广平府“武、范、窦、黎”四大望族之首。他研习拳术和禄禅公不同,侧重于理论的提升,文化的介入。文人习武,善于总结,善于上升到理论高度、文化层面。武禹襄做到了并且完成的相当出色,近乎完美。他的传世之作《十三势行功歌诀》《打手歌》《身法》《打手要言》《四字不传秘诀》等便是最好的例证。杨禄禅,重于实践的验证;武禹襄,重于理论总结。一文一武,互补互济,相得益彰。由此,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绵拳”或“粘拳”便在他们手中顺理成章的诞生了。它删除了炮捶的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的刚猛,淡化了传统拳术的刚强迅猛的特质,趋向于柔和舒缓、文明典雅。于宁静祥和中体现豪放气势,柔中寓刚—用柔的形式体现内在的刚强。可以说,传统拳术突破唯技击论的桎梏,价值取向多样性,重视身心合修,是从杨、武二公的“绵拳”开始的。

在杨禄禅、武禹襄研拳时期出现的绵拳中,能够看到拳术和文化主动的、直接的碰撞与融契。读武公《打手要言》,可以“读”出他们的别具风采的儒雅气质;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粘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往复须分阴阳,进退须有转合。机由已发,力从人借。发劲须上下相随,乃一往无敌。立身须中正不偏,能八面支撑。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似放箭。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刚,何坚不摧。形如抟兔之鹘,神如捕鼠之猫。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收即是放,连而不断。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粘依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渐至物来顺应,是亦知止能得矣。”

每每读起这些经典语句,两位宗师行拳举重若轻、飘逸潇洒的神采,便栩栩如生地浮现于眼前。这种动与静、刚与柔、虚与实、阴与阳、防守与反击的天衣无缝的巧妙融合,常常令笔者心驰神往……

所谓时势造英雄,在“绵拳”身上,地域文化对拳术发展影响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不久,机遇降临到杨禄禅头上。经武禹襄二哥武汝清(1803—1887)引荐,杨禄禅来到京师教拳。这次经历,再次展现出杨公的卓越智慧与才能。杨禄禅虽然没有进过私塾学堂,没有接受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但通过和武禹襄的亲密接触,使他深深懂得文化对于拳术的重要性,深知必须尽快融入新环境,融入京城生活与文化当中,才能在天子脚下的皇城根儿站稳脚跟。于是,“绵拳”又一次发生了改变,在京城生活与文化氛围的浸润下,“绵拳”日渐体现出舒展大方、雍容高贵、中正安舒、端庄大气的特征,其练拳要旨也日渐强调健体强身、益寿延年。京城武林为杨禄禅所传之拳起了个更雅致的名称—太极拳。王孙公子、富室贵胄纷纷延聘,太极拳一时间风靡上流社会。可以说,就是在这一时期京韵文化底蕴成就了今日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基本格局。

此后,杨禄禅之子健侯(1839—1917)定居北京授拳,健侯之子澄甫、少侯由京转沪并南下广州传艺,太极拳传至大江南北。再以后,杨派诸传弟子,流派分蘖,派中有派,异彩纷呈。(附图为杨澄甫拳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杨澄甫拳照 

1949年,新中国成立,政府有关部门以杨澄甫拳照为蓝本编纂“二十四式太极拳”。后来,又编纂了《杨式太极拳》图书,尊杨禄禅为创始人。当代,杨式太极拳不仅在全国广为流传,而且漂洋过海,传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最早开始传播、流传范围最广、习练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巨大的一派太极拳。

综上,杨露禅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一般而言,人们都认为名师出高徒,认为陈长兴传杨露禅的一定是太极拳,陈长兴的太极造诣一定比杨露禅高明,陈长兴所练所传的陈氏太极拳一定比杨露禅所传的杨氏太极拳更古朴、更具太极内涵,养生和技击功能也更为突出、全面。然而,本文所述,这种观念和认知有偏差,需要纠正。

那么,聪明的拳友,陈式太极和杨式太极,您该如何选择呢?

本文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图片

监制:柯超

编辑制作:余晨越

电话:13593710050

主办: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

出品:武当杂志社

地址: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州老街五号楼

                 总第1385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