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脉浮,不一定都是表证

 d_lotus 2023-11-22 发布于北京

浮脉是中医脉象中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的脉象。

浮脉描述的是脉的搏动部位。

形容脉搏动的位置表浅,如同浮在皮肤上。

以寸口脉为例,医生以手指切脉,皮肤为表、桡骨茎突的骨面为里。

医生手指触及皮肤或者轻轻下压就能摸到明显的脉搏搏动,而无需太用力甚至推筋至骨(里,沉脉),这就是浮脉。

古时医家将这种脉象形容为“水上漂木”。

即:将脉管形容为河道,人体的气血津液如同河水。浮脉就像河水中的木头一样,漂浮在河水的最表层。

手指头轻轻一搭,还没触及水面,就感觉到了木头(脉搏的搏动),形容脉位表浅,很轻易就能感觉到。

浮脉在中医脉诊中最常见于表证

表证,也就是外感病,尤其外感风寒,是狭义伤寒太阳病的典型脉象。

感受风寒之所以会引起浮脉,原因在于风寒侵袭人体之表,人体卫气奋起抗邪,邪正交争于人体之表,在脉象上表现出浮脉。这提示至少两方面:

1、病程:初起,刚刚感受风寒,生病的时间不长;

2、病位:表浅,在人体的体表。

“表里”是一对哲学概念,也是中医八纲辨证的重点,是中医诊察疾病、“辨证”的重中之重。

浮脉主表证,是在切诊中用于辨别表、里证的关键:

轻取即得,即为浮脉。

浮而有力,浮而紧,为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用麻黄汤;

浮而无力,浮而缓,或者浮而弱,为表虚证恶寒、发热、自汗、脉浮缓,用桂枝汤。

但临床上浮脉所主的病证不仅为外感病伤寒初期阶段。

浮脉的形成,还可能提示危重病症

久病重病之人,津液衰竭、阴不敛阳,导致虚阳外越,或者精血亏虚,不能内守,导致气散于外,在脉象上也可以见到典型的浮脉,甚至表现为浮而有力的脉象。

但与主表的浮脉区别在于,前者举止有余、重按不足,但有根。后者脉浮有力,却浮而散漫、重按无根。

并且,久病虚阳外越时脉象的浮而有力,与患者的病情以及体质明显不相符合,即为“逆”。

这时的浮脉常常是阴阳离绝的先兆,提示病危。

才所以《濒湖脉学》在浮脉的描写中最后一句提到:久病逢之却可惊。

触及浮脉提示病危也有至少两方面的要点:

1、病程:久,生病的时间长;

2、病位:里,里证,脏腑病症,病因与外感无关,不是外来的邪气,是脏腑亏虚、津液耗损、痰湿瘀血内聚等等。

病程长,久病,病位在里,却出现浮脉,即提示“脉不顺”,为逆证,提示危重。但需与久病之人新感风寒区别。

脉浮有可能是常脉

也就是正常脉象,这常常出现在秋季。

秋季位于夏、冬之间,盛夏过后,太阳逐渐偏离北回归线南移,北半球日照渐短,阳气渐少,中医称“阳气潜藏收敛”。

人生长在天地之间,受自然界影响,身体会顺应季节出现相应变化,在脉象上表现为从夏天阳气盛大引起血脉贲张的"洪脉"逐渐转向阳气内敛。

此时脉气来时轻虚而急,脉气去时力量不如夏季盛大,这种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的脉象,即为浮脉。

自然界落叶萧条、其枝独存。加上秋天降雨量减少,空气干燥,落叶类似毫毛,其状轻虚而浮,浮脉又称“毛”脉

“毛脉”类似羽毛飘浮在空中,把脉时“轻取即得”,即“浮脉”,到冬天再进一步闭藏而出现沉脉,就像石头落入水池。

如浮而中间坚硬,两旁空虚,就是太过,主病在外部;

如浮而微弱,就是不及,主病在内部。

此外,形体瘦弱之人,皮薄肉少,脉搏常常显露于皮下,亦举指即得,类似浮脉,这种情况下为常脉,不作病脉看待。

浮脉的形成,还有可能是热症

火性炎上,体内火热明显时,血脉贲张,也可以出现浮脉。如小陷胸汤证的“浮滑”、大黄黄连泻心汤的“关上浮”、白虎汤的“浮滑”等等,都是热证出现了浮脉。

这不难理解,就如同蒸汽发动机一样,人体70%都是水分,体内邪热旺盛的时候,气血沸腾,导致脉象浅表。

这是实热证表现出浮脉,常常还有其他热性脉象,如浮而数、浮而滑,以及兼有更多热性的症状和体征。

此外,在真寒假热的病症中,也可见于虚阳浮越证,则为浮大无力的脉象。这个与上述的浮脉主危重症吻合。

可见,脉象主病,常见于表证,但绝不只是表证。临床需要与病程、病症、舌、面、体态、气息等等密切联系,综合辨证。最为入门级别的浮脉,都不仅仅提示单一的病变。

这就是中医将切脉放在诊法最末尾,称“切而知之谓之巧”,远不及谓之“神”的望诊的原因所在了,只是老百姓最迷信的反而是“医生,您给我号个脉,看看我身体哪里不好”。

但事实是这样的:

看起来一位脉诊精湛的医生能够精准摸出你的不舒服,可能从你走进诊室的那一瞬间就看出来了:你的体态、面色、言语的洪亮度、鼻息的声音、呼吸的气息,等等,这些都是丰富的诊疗资源。

之所以能够望而知之,一定是丰富的学识积淀以及大量的临床实践积累:

此处无他,惟眼熟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