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膝关节内侧痛找不到原因,小心这个病!

 zhuxrgf 2023-11-23 发布于江苏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站立、行走及跑步等日常活动都与膝关节密切相关。

因此,膝关节非常容易遭受损伤。

近日,我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姜丽团队采用“增生疗法”结合物理治疗的个性化综合康复方案,成功消除一位“鹅足疼痛综合征”患者的膝关节病痛。

鹅足疼痛综合征

鹅足疼痛综合征(pes anserine pain syndrome, PAPS)PAPS以往称为“鹅足滑囊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情况,表现为膝关节内侧周围疼痛和胫骨上端内侧压痛。一项国外的研究结果发现男性和女性PAPS患病率分别为0.54%和0.7%。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中PAPS发生率更高。目前PAPS的病理生理机制仍属推测。患者经常伴发膝关节骨关节炎、肥胖和膝关节成角畸形,表现为膝关节内侧的机械紊乱导致胫骨上端内侧的牵涉痛。

▲常见膝痛部位

X线结果正常,却时有明显疼痛?

25岁的张女士因“右膝内侧间断疼痛2月余”来我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就诊。张女士自述近期没有外伤史,没有剧烈运动习惯,也没有跑步、爬山过度使用膝盖的情况。此前,张女士在外院进行X线检查,结果显示膝关节完全正常,没有手术治疗指征。外用药膏半月左右,张女士的膝痛未见好转,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接诊的姜丽主任仔细了解了小张的病情,并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右膝关节活动度正常,无弹响,在关节内侧缘及下方均有压痛,VAS疼痛评分为4分(满分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

为了进一步弄清楚膝痛的病症和原因,姜丽安排了膝关节的肌骨超声影像评估。

▲鹅足肌腱滑囊示意图

经肌骨超声影像评估,姜丽发现小张右侧鹅足肌腱回声信号不均匀,肌腱结构肿胀增厚,肌腱下滑囊明显增厚,超声探头触压上述部位肌腱,可诱发明显疼痛。

根据症状、体征及影像检查结果,小张膝痛的诊断终于明确了——“鹅足疼痛综合征”

▲鹅足肌腱健及滑囊、患侧对比

左图:健侧 左膝 右图:患侧 右膝

找出膝痛诱因,定制个性化康复方案

为了帮小张找到患病的元凶,姜丽安排了专业的运动治疗师为她进行右下肢生物力学评估,结果发现:小张右侧梨状肌压痛,右侧臀肌力量较左侧差,左侧足内翻,双小腿肌跟腱紧张等问题。

进一步询问得知,她常常久坐,右腿习惯性翘二郎腿,平时行走时右脚有外八字步态,近期确实出现过右臀部疼痛的状况。

于是,姜丽主任团队为小张制定个体化的综合康复方案:“增生疗法”结合物理治疗。增生疗法即使用2-3ml的12.5%葡萄糖注射液,在超声引导性精准注射至鹅足滑囊和肌腱内;物理治疗则采用冲击波松解梨状肌和髂胫束、臀肌力量训练、拉伸双侧小腿肌肉和跟腱。

注射后第二天,小张膝内侧疼痛明显减轻,走路也轻松了;到了第三天,膝痛全无、步履轻健。

之后,经过物理治疗及运动疗法,小张右脚不自主外八字步态完全纠正,右臀部无疼痛。

▲复查超声检查见:注射后1个月,患侧鹅足肌腱结构清晰,回声信号均匀(左图 治疗前,右图 治疗后一个月)

“增生疗法”——治疗膝内侧痛的新方法

姜丽介绍道,近年来增生疗法已经被应用于多种类型的骨骼肌损伤与疼痛类疾病,如膝骨性关节炎、颈椎病、腰痛、颈椎病、扭伤、肱骨外上髁炎、肩袖损伤、跟腱炎、颞下颌关节紊乱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等。

鹅足疼痛综合征(PAPS)的基础治疗包括减重计划、股四头肌力量训练、佩戴护膝以及短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NSAID);一些物理因子治疗也有助于缓解局部疼痛。然而,约70%的患者无法通过基础治疗改善。

20世纪40年代,美国创伤外科医生George S首次提出“增生治疗(prolotherapy)”的概念。增生疗法也被称“增殖疗法”或“再生疗法”,是一种非手术注射技术,即多次将少量的刺激性溶液注射至疼痛和退变的肌腱、关节、韧带或关节腔内,以促进正常组织和细胞再生。动物实验研究显示葡萄糖具有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可修复和强化损伤松弛的韧带,增强关节稳定性。临床研究发现再生疗法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

我院康复医学科姜丽主任自10年前前往台湾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此项治疗技术后,在临床开展此项技术在各种慢性软组织疼痛的治疗上,已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

并且,为保证注射安全性和有效性,所有注射操作均在肌骨超声可视化引导下实施。

如何鉴别鹅足疼痛综合征(PAPS)

姜丽提醒,若患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就医时应怀疑鹅足疼痛综合征(PAPS):

·内侧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如从椅子上站起、上下楼或者侧躺时一侧膝盖压于另一侧(可能干扰睡眠)。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内侧膝痛迅速加重。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膝痛由活动时疼痛转为夜间疼痛。

本文指导专家

康复医学科 姜丽 主任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美国梅奥诊所/台湾大学康复科访问学者

获2018-2019西藏自治区医疗援藏首席专家;2020年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社会任职:

广东省康复医学科科普工作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疼痛介入学组 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骨科康复学组 委员;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运动与创伤康复分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超声介入康复分会 副主任委员

擅长领域:

临床擅长将肌骨超声影像技术应用于四肢关节、软组织疼痛及周围神经损伤评估;擅长肌骨超声影像引导四肢关节疼痛/脊柱疼痛的注射治疗,擅长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疗法;擅长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眼睑/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肢体痉挛。

科研方向聚焦在肌骨超声影像技术联合肉毒毒素在神经康复及骨关节疼痛疾病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国自然青年项目,省卫生健康委、广州市重点项目研发计划专项、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40余篇。

门诊时间:

周一上午(普通),周三下午(雅和),周四上午(名优)

责任编辑:张源泉

初审:戴希安

审核:简文杨

终审:朱昌平

审定发布:李汉荣

内容来源:中山六院

图/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