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53年,诗人柳永在青楼中离世,去世后无钱下葬,大江南北歌姬便

 海曲上人 2023-11-23 发布于山东
1053年,诗人柳永在青楼中离世,去世后无钱下葬,大江南北歌姬便自发汇聚于此,出资为其送葬,甚至伏在他坟前痛哭不已。

明代冯梦龙这样想象当时的场面,“见一片缟素,满城妓家无一人不到,哀声震天,整个城市如果陷于一场大雪,这场大雪埋葬的是柳永传奇却悲剧的一生”。

官宦世家出生的柳永,最大的梦想不是流连花间,是金榜题名,但他的一首词却直接给自己的科举生涯宣判了死刑。

由于文采风流,柳永在科举上数次落第,第二次落第时,皇帝亲自诏书批评属辞浮糜。刘永自负才气,提笔写下《鹤冲天》,将自己比为白衣卿相,末了抛出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听后十分愤怒,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被一句话罢黜,成了奉旨填词柳三变。

他长期浪迹于花柳之间,在市井红尘红的发紫,他的红甚至连苏东坡也极为羡慕,要与其比个高低。大诗人苏东坡曾经问善于唱诵的幕僚:“我词比柳永的词如何?”幕僚是个精明人,向苏东坡回道:“柳永的词适合女孩唱,先生的词必须关西大汉才能驾驭,这在当时是许多文人的共同观点。

连李清照也批了一句语:“语出尘下”,虽然有失偏颇,但不可否认,流浪花间的柳永常常给人一种艳福的想象,而一个没钱没权的落魄文人,依旧能有夜夜笙歌的艳福。纵观宋代文学史,除了柳永在无人有此等待遇。

柳永行为放荡,相关部门却无暇过问,全部捧着他在床榻之上写下的种种词句,风尘女子也为其痴迷,不仅管他吃住,还给他稿费。当时汴京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能让看惯世俗、受尽冷眼的风尘歌女如此痴迷,柳永的魅力自是十分独特,她不仅相貌不错,还十分真诚。他为风尘女子作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对柳永来说,仕途上郁郁不得志的他和沦落风尘的女子一样,都是人生的失败者,他们是能够读懂心灵的患难之交,不过,在刘勇心中,其实从未放弃过对功名的渴求。

大约50岁时,柳永进士及第终于如愿当上一名小官,在任期间柳永清廉正直,风评极佳,却也因此得不到升迁的机会。他有限的晚岁光阴就虚掷在愁苦凄凉的旅途中了。

失意!还是失意!他也渐渐开始怀疑这金銮殿施舍下来的功名,是否值得如此苦心经营。终于,他离任而去,又回到温柔乡中,死在牡丹裙下。每年清明,青楼圈的人集体去他坟上吊唁,谓之“吊柳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