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死而生 《现代生死学导论》

 陆味书斋 2023-11-24 发布于云南

最近在读的一本很有趣的书,胡宜安教授的《现代生死学导论》。为什么会突发奇想找这本书来读?

要知道,“生死”是可能整个人类最宏大、最深奥的命题。我们不可能懂得“生”,因为我们每年、每天、每个刹那之间都在“生”,假如有那样一本“人生指南”,而我们也不可能去实践它的,理由很简单,就算每个人都知道怎样活着,才是有价值的,因为我们存在着一种叫“自由意志”和“自为意志”的动机,他使我们中某一部分人反对“最优解”,而选择“最适合解”。

同样的,我们也不可能了解“死”。首先,假如我们死了,苏格拉底虽然说过,“死亡就是灵魂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在那里他可以与荷马、赫西阿德的英灵畅谈”,但我认为,“死去了就是什么都没有了”,一瞬间你的财富、权力、名誉、爱情都没了;其次,我们不知道死什么时候到来,也许今天,也许明天,也许几十年后,但那种不可预知的恐惧包裹着我们;再次,假如我濒死了,真的有一个掌管全物种寿数的判官,我告诉他,我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只请求他能多给自己一天的生命,让自己做完最后的道别,可是那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因为贪婪的本性会让我一次又一次的在死神面前摇尾乞怜,我什么都可以抛弃,唯有这具每天都在衰败腐朽的躯壳,是无论如何都放不下的。

书中讲述了一个“芥菜籽”的故事,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她的孩子夭折了,妇人便抱着孩子去寻求佛陀帮助她复活孩子。佛陀笑了笑,让她去城中找一家从来没有死过亲人的人,向他索要一颗芥菜籽,她的孩子就能复活了。结局可想而知,妇人终于从悲痛中走出来:“死亡是必然的,是客观的,除了正视他,直面他,我们无能为力”。

再说外公告诉我的故事:那年外公的生日,也是外曾祖母去世的第一年,老人在世的时候,每年都要煮一碗长寿鸡蛋面给他吃,可是这年,外公只能独自一人坐在院子里默默抽烟。他在等待着母亲的那一碗热腾腾的面,那碗吃了四十多年却依然喷香的面,面家里面多得吃不完,可是步履蹒跚,裹着小脚的老母亲却再也不见了。

最后说一个我瞎编的但是却真实发生的故事。小明是一个普通的青年,野心勃勃、志向远大,总觉得自己一定会做成一番大事。那年,512大地震,一夜之间无数同胞离世,使他从那个自我为中心的幻梦中惊醒,他意识到自己非仙非佛,肉体凡胎,他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只有那么一次而不是周而复始,那虚无缥缈的自信只不过是障目之叶,掩盖了生命之脆弱和人生的短暂,信念大厦瞬间崩塌,放弃了母胎单身几十年的顽固,而选择了平平无奇的另一半,买房、成家、生儿育女……

读《现代生死学导论》,并非让我们贪生怕死,也非让我们舍生忘死,而是让我们尊重生、也尊重死。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者一种“重生轻死”的观念,孔夫子就曾经信誓旦旦地说“子不语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但如此自信满满的孔夫子,自己的好学生颜回去世后,也会痛哭流涕道:“天丧予!天丧予!”,最后徘徊在长江边悲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今年中国第一次人口负增长,而那极低的人口出生率和越来越发达的医疗条件使得更多的人会像我们这一代人那样,一个不婚青年,可能要承担起赡养六个老人的义务(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父亲常说的:“老人不死难道去把他打死?”这似乎只是问题的一面,但还有许多面,“有多少老人是被打死的?”,同样的,“有多少老人是被饿死的?”,临终关怀、老人精神世界的建构并非完全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动不动政策先行、立法保护这些流于形式的作秀,殡葬改革改了什么?改富了一个个火葬场、殡仪馆,改穷了一家一户先经历丧亲之痛,又不得不买高昂墓地的你我他,改寒了千千万万已经、正在或者将要步入老年阶段人的心。他们未尝不是这个国家的建设者,他们用自己数十年的踏实、勤奋践行了“爱国”这个词平凡却伟大的一面,但他们对死的恐惧,却比任何时代都更加沉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