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杰/ 教学设计的“好点子”是怎么来的

 新用户78684458 2023-11-25 发布于湖南
图片

鲁迅这段话,我之前多次读过,为什么这一次感觉很震撼呢?
是老吴的图片用了黑底白字的效果。
黑色,庄重,深沉,是冷色调。老吴是懂鲁迅的,他知道鲁迅很多作品的底色,是黑色,冷峻的黑色。
我忽然想起了《社戏》。
《社戏》的主体事件,发生在夜里,但那个夜晚,有皎洁的月光,所以并不是“黑夜”,作者给予那个夜晚以斑斓的色彩: 淡黑,红,绿,粉,绿,银白,深绿……
有色彩的夜,才是美好的夜啊。

我心有所动,立刻坐起来,拿出纸笔,把这个发现记录下来。然后我又想,这“看得见”的颜色,主要是写江南水乡夜色之美,那么,江南水乡的人情之美,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呢?啊!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活动吗?
顺着这个思路,我又想: 鲁迅把《社戏》写得这么美,只是为了表现平桥村的风景与人情之美吗?我又回看老吴的朋友圈截图,我看到了一组反义词:“光明”与“黑暗”。我立刻就想起来了,《社戏》被收在了小说集《呐喊》里。
您品,您细品。鲁迅这是拿《社戏》在“呐喊”啊,他在喊什么呢?应该是“救救孩子!”这或许是对文本的深度阅读。
我就坐到电脑前,开始备课。灵感有时候稍纵即逝,必须及时抓住它。

新课试上,借班上课,我选择在老吴他们学校。上课前,我看到走廊里一个人影闪过,是老吴!
我心里窃笑: 哈!看你平时常跟我抬“杠”,这一次,你终于成全了我的一节新课!你可是输了一局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