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观旷达的“东坡居士”

 zhb学习阅览室 2023-11-25 发布于上海

作者:何叶

宋词是中国诗词史上璀璨的明珠。小学三年级,我第一次感受到宋词的美,那时候很爱听一首歌——《月满西楼》。我开始搜集更多的词来慢慢品读,但一直偏爱婉约词,后来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文科生,在课本里遇见了一位似曾相识的词人——苏轼。

我能背诵苏轼的诗歌,复述他的生平,知道他是一位乐观旷达的词人。除此之外,我从来没有去真正了解过他,直到我在课本里读到那句“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才通过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真正了解了他。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记载了苏轼一段灰暗的人生经历。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在狱中,苏轼遭受了许多折磨,一度以为自己会永远留在狱中。所幸他还有朋友和亲人,才让他免于一死。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苏轼每天都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他只是一个每天在山水间、人群中、书海里,不断地经历、不断地释怀的失意人。后来,苏轼处境一次比一次艰险。这些灰暗的经历,早已教会了他在苦难中成长,于困境中解脱。他变得越来越豁达,活成了令无数人敬仰的“东坡居士”。罗曼·罗兰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在我心目中,苏轼就是那个真正的大英雄。

不管身居高位,还是被贬南地,苏轼都是人间不一样的烟火。在生命的尽头,他只一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的一生,除了未做官时的安定闲适,只余艰辛,他饱经忧患,却不怨天尤人;经历贬官漂泊,却无凄凉惆怅之感;在困苦失意的人生道路上,偏要大吟豪放诗词。漂泊一生、独处异乡、骨肉分离,最后还能淡然地说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人,也只有苏东坡了。

(作者单位: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桃源完全中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