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1125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句子(上)

 老程杂记 2023-11-25 发布于安徽
【情境引入】
上图如果从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性的角度看,有几处表述不当?
【参考示例】①“如果”表示假设,“当”表示正在,从逻辑上讲不可能同时存在。(语病类型:不合逻辑)
②“小麻烦”是客体对象,可以做“有”的宾语,但不能做“不期而至”的主语。(结构混乱,施受不明)
③有意放大第二行,表达对顾客的尊重和虔诚,但第三行“在最短的时间内”说的是办事的效率,是对自我的肯定,宜将之改成“竭诚”。(内容上不统一)
④用语不得体。将“提供帮助”改成“服务”。(语言表达不得体)
1.什么叫句子?
句子:用词和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的语气。在连续说话时,句子和句子中间有一个较大的停顿。在书面上每个句子的末尾用句号、问号或叹号。
2.什么叫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六种。
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对于句子的考查,考法和题型是多变的,比重也最大,我们分两节课讲。
今天列举三种考法——
【考法一】辨析和修改病句
复习回顾:
1.六大类型牢记在心。
2.基本方法必须会用。
3.有捕捉关键词的敏感性。
相关链接:20231030专题复习|语病辨析

(2023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题。

……第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的:“'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做事一定要坚决。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如果前怕狼后怕虎,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当然,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
18.文中画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3分)
【答题分析】本题考查的必备知识是不合逻辑语病的特点和修改方法。审题有两点值得注意:
⑴“有一处表述不当”+“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从上下文语言是否连贯与逻辑是否严密的角度考虑;
⑵后文“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在“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这一点上,古人是比不上我们的,而不是我们不及古人。
所以,第④句表述不当,可改为“古人不能跟我们相提并论”。
【评分参考】共3分;正确指出序号得1分,修改正确得2分。

【跟踪训练】(2023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题。

有一位记者,①拥有人们只能望其项背的超强记忆力。②他虽然能轻松地记住一长串数字,③却发现不了其中的规律;④他脑海里充满各种孤立的事实,⑤却不能归纳出一些模式将它们组织起来。⑥这促使他不能理解隐喻等修辞手法,⑦甚至复杂一点的句子。⑧记忆大师奥布莱恩曾多次获得世界记忆锦标赛冠军,⑨虽然他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常人低很多,⑩听课的时候也很难集中注意力。也许正是牺牲了一部分记忆,我们才有了独一无二的归纳和抽象思维能力。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审题分析】本题考查的必备知识是成语使用、搭配不当、语句间的逻辑关系。对应的关键能力是发现情境中语言表述问题并进行修改的能力。

第一处是“望其项背”使用不当。这个成语多用于否定,将“只能”改为“难以”

第二处是“促使他不能理解隐喻等修辞手法”搭配不当,“促使”的意思是“推动使达到一定目的”,“不能理解隐喻等修辞手法”显然不是记者要达到的目的,将“促使”改为“导致”

第三处是逻辑关系错误:“记忆……获得冠军”与“阅读理解能力比常人低很多”是转折关系,不能用“虽然”,应该用“但是”

启示:这道题是综合性考查,既对应了语言文字运用的常规题——成语和语病辨析,又对应了教材中的新知识——《选择择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

【考法二】比较表达效果

表达效果分析思考的角度:

1.词语:用词准确性、陌生化;音韵、节奏等。

2.句式:长短、整散、语言风格、特殊表达等。

3.修辞效果、表达方式有变、服从情感需要等。

(2023全国乙卷)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题。

俩老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一起去;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生产队有事找他们,队长总是说:“去!找找俩老头!”“俩老头”不是“两个老头”的意思,是说他们特别亲密的关系。类似“哥俩”“姐俩”,按说应该叫他们“老头俩”,不过没有这么说话的,所以人们只能叫他们“俩老头”。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年下办年货、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开会、送人情出份子,都一起去。”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5分)

【审题分析】这道题考的必备知识仍然是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对应着课标中“质量描述3-1”:“尝试结合具体的语言材料,说明自己对语言运用规则的理解。能借助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语感,结合具体语境分辨词语语义和情感上的细微差别”。

做这类题,首先要比较原句和改句的不同。就这道题而言,原句比改句的不同主要有:①“一起+动词”出现四次,用了排比和反复修辞;②“进门”“到场”在改句是没有的;③原句多用短句,是分句并列,改句是短语并列。

【参考答案】①原文以排比形式列举了生活中的四种情形,让人自然想到俩老头做其他事情也都“一起”;②原文中“一起”反复出现,起到强调作用;③原文与上下文多用短句的风格相一致。

【评分参考】共5分;每答对一处给2分,答对两处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跟踪训练】(2023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题。

那次云南之行,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看到了腾冲皮影戏。
那天晚上,到一家古色古香具有民族特色的饭店用餐,饭吃到一半,服务员来通知,皮影戏开始了。我放下饭碗,下了楼。《龟与鹤》正在上演,水塘边,一只仙鹤优雅地舞着,踱着,鸣着,顾盼着,寻觅着;另有一只乌龟,爬上了水塘的土墩,舒四肢,伸头颈,享受着宁静,享受着美景。仙鹤发现了乌龟,飞过去停在乌龟背上,用长长的喙去啄乌龟的头,乌龟飞快地把头缩进壳里,四肢也缩了进去,任仙鹤如何啄,如何气恼,如何焦急,乌龟就是岿然不动,让仙鹤无计可施,以致本应是胜利者的仙鹤,反而着急地叫了又叫……

19.文中画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5分)

【参考答案】①原句每个动作都带“着”,强调动作正在进行,现场感很强;②原句单双音节变化使用,不呆板;③原句中单音节的“舞、踱”和改句双音节的“跳舞、踱步”相比,更能体现出仙鹤动作的轻盈。

【评分参考】共5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两点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考法三】语体风格作用

语体风格作用分析主要方向:

1.语言风格的特点。

如诙谐幽默、节奏急促或舒张,语言平实、华丽或理性等。

2.语言本身的特点。

用词的精当、句式的选择、节奏的和谐、修辞的艺术及其它等。

3.表达效果的需要。

语言是怎样有助于内容的表达、情感的需要或与读者的互动等。

(2023全国乙卷)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题。

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这两个老头,从前面看,像五十岁;从后面看,像三十岁,他们今年都已经做过七十整寿了,身体真好!郭老头能吃饭,斤半烙饼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点汁,几口就下去了。他这辈子没有牙疼过。耿老头能喝酒。他拿了茶碗上供销社去打酒,一手接酒,一手交钱,售货员找了钱给他,他亮着个空碗:“酒呢?”售货员有点忧伤:记得是打给他了呀!——售货员低头数钱的功夫,二两酒已经进了他的肚子。俩老头非常“要好”——这地方的方言,“要好”是爱干净爱整齐的意思。不论什么时候,上唇的胡子平崭乌黑,下巴的胡子刮得溜光。浑身的衣服,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一个纽扣也不短。俩老头还都爱穿撒鞋,斜十字实纳帮,皮梁、荡底,是托人在北京步云斋买的。这种鞋过去是专门卖给抬轿的轿夫穿的,后来拉包月车的车夫也爱穿,抱脚,精神!

18.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稗子的叶很像稻叶。但稻子是稻子,稗子是稗子,要分清楚。

B.说话办事一定要公私分明,公是公,私是私,不能公器私用。

C.从今以后,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咱们俩井水不犯河水。

D.瞧那个小姑娘,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真是个美人胚子。

【答题分析】本题考“A是A,B是B”结构的用法和作用,主要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结构语义的理解和掌握的能力。

原文属于描写性语言,突出了“俩老头”穿的衣服干净整洁的特点,具体表现他俩“爱干净爱整齐”的形象。A项属于说明性语言,“稻子是稻子,稗子是稗子”放在“但”后面,表示强调,说明两者有本质区别,要分清楚。B项属于议论性语言,强调应公私分明的观点。C项是人物语言,强调与对方划清界限。D项是参考答案,也是描写性语言,突出强调小姑娘长得漂亮,是个“美人胚子”。

相关链接:

20231124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词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