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大院所在的山西灵石县静升古镇,有一座“国保”级古寺庙——资寿寺(国五)。因该村名苏溪,当地人俗称为苏溪寺。据碑文记载,资寿寺创建于唐代咸通十一年(870),重修于宋,元明诸代又曾多次重修,是一处以佛教为主、道教为辅的和合型寺庙。 ![]() 山西灵石资寿寺 历史悠久的资寿寺,因壁画、彩塑、澡井“三绝”而闻名。1993年,寺内三大士殿中18尊明代罗汉头像一夜被盗又失而复得,当年曾轰动一时。 ![]() 山西灵石资寿寺 从南面入口进入,绕过影壁便是仪门。仪门由16柱支撑形成回廊,顶部双层,四角飞檐,瓦挂青兽与灰色脊兽,上层尊天阁门额由青石阴刻“八水圆功”四字。 ![]() 资寿寺山门 ![]() 哼哈二将塑像 寺院分前后院,前院山门是整座寺院的前门。殿式山门内空间不大,却门槛甚高,两侧依墙立有手持利器护佛的哼哈二将。 ![]() 四大天王塑像 ![]() 四大天王塑像 进山门迎面是四大天王殿,形神兼备的四大天王塑像,身高均在3米左右,一身甲胄,孔武有力,神态威严。据记载,明代重修资寿寺时,哼哈二将与四大天王塑像,均为孝义县民间塑工郭吉祥父子塑造,后来被毁。如今可见的塑像,据说出自苏溪村民间艺术家郭成保之手。 ![]() “万德巍巍”匾 ![]() 大雄雷音宝殿 大雄雷音宝殿门额悬着一块“万德巍巍”横匾,笔迹柔中有刚,潇洒自如,为明崇祯四年(1631年)太常寺少卿定阳董承业所书。 ![]() 释迦牟尼三身金装佛像 大雄殿内殿内释迦牟尼三身金装佛像,塑于宋代。 资寿寺壁画 ![]() 资寿寺壁画 该寺主殿和药师殿的壁画,为我国现存明代壁画之精品。这些壁画,有的浓墨重彩,有的清新淡雅,体现出多元交融、博采兼收的文化情怀。 药师殿藻井(局部) ![]() 药师殿藻井(局部) 资寿寺最具观赏性的藻井,位于药师殿内顶部。饰有贴金浮雕蟠龙的长方形藻井,由大量小巧匀称的彩色斗拱组成,依八卦图样层层向上。人们常说“先有八卦,后有道教”,这类图案所体现的完全是道家崇拜。前文说到,资寿寺是一处以佛教为主、道教为辅的和合型寺庙,由此可见一斑。 ![]() 三大士殿十八罗汉塑像 资寿寺中,彩塑多达90余尊,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三大士殿内的十八罗汉(包括两名童子)。这十八尊神态逼真的罗汉塑像,色彩清淡朴实,衣饰自然得体。 ![]() 三大士殿十八罗汉塑像 ![]() 三大士殿十八罗汉塑像 ![]() 三大士殿十八罗汉塑像 有的似在纵论天下,有的似在参悟佛理,有的似在凝神遐思,有的正在发出会心微笑,有的神情冷漠貌似心如止水……每一尊都栩栩如生,透过无言的泥土,反映出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些塑像,突破了古代彩塑中千篇一律趋于雷同的模式,完全可以媲美山东泰山脚下灵岩寺中的“海内第一名塑”,堪称全寺现存彩塑之最。 ![]() 三大士殿十八罗汉塑像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罗汉与一童子的组合塑像。小童子右手搭在中年罗汉的左臂上,从双方含笑的表情,可见彼此之间的心灵默契。 “罗汉”为梵语阿罗汉的简称,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是佛陀得法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但是,“杀贼即杀尽烦恼之贼,应供则受一切天人之供”的十八罗汉像,却在1993年12月25日晚,遭受了“灭顶之灾”。 ![]() 三大士殿十八罗汉塑像 1993年12月初,襄汾县四个农民到达灵石,先是在资寿寺踩好了点,于12月25日夜伸出了罪恶之手。他们找来一辆汽车,将事前准备好钢锯、钳子、编织袋和铁棍等伪装好。为了掩人耳目,绕道介休市潜入苏溪村。等到夜深人静,留一人放哨,其余三人进入资寿寺,将十八罗汉头像一一锯下,然后翻墙逃出,将头像装入事先准备好的啤酒箱内,再用萝卜盖好,之后直奔广州。三天后,18件价值连城的明代塑像珍品,被这些人以区区15000元的价格卖出。1994年6月至1995年2月,襄汾县公安局先后将4名案犯抓获。他们肆无忌惮的盗窃,让十八罗汉身首异处五年零四个月,也让资寿寺三大士殿一关就是五年多。 1996年春节,台湾震旦集团董事长陈永泰先生获悉岛上一批来自大陆的彩塑头像正在寻找买主。陈先生是一位文物爱好者和收藏家,此前他已了解到资寿寺十八罗汉头像流落海外一事。通过与《中国佛寺彩塑》一书中的塑像照片比对,确认这批文物中有11尊头像为资寿寺失盗文物,陈永泰先生花巨资将其全部买下。同年夏天,陈永泰先生又从欧洲购得另外5尊。次年5月,又在日本访得最后两尊头像下落,花巨资将其买回。 1997年6月3日,陈先生致函台湾海基会:“身为炎黄子孙,看到中华文化之宝贵文物被如此破坏并流失海外,实倍感痛心。为使宝贵文物完璧归赵,本人自愿依循适当之途径,送还原建塑地——山西省资寿寺。” 1999年3月29日,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下,十八罗汉头像回归故里。又经苏溪村民间艺术家郭成保等人精心修复,终于使之身首合一。有资料显示,郭成保为唐代汾阳王郭子仪之后。精湛的彩塑修复技艺,为他赢得了“神医”之名。 ![]() 山西灵石资寿寺 资寿寺内,现有僧人居住。据说,2014年灵石县政府与嵩山少林寺签订《资寿寺委托管理合同》,将资寿寺委托嵩山少林寺管理,所以院内不时可见少林资寿寺字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