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感季,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太危险?中药解决发病期 恢复期2大阶段!

 mxb08 2023-11-26 发布于黑龙江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临床表象,是指1年以内发生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在2岁之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达到7次以上,下呼吸道感染达到3次;在2~5岁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大于6次,下呼吸道感染达到2次;5~14岁的儿童一年内上呼吸道感染5次以上,下呼吸道感染发生分别为2次以上。

注意:如果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则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可以累加;反之,下呼吸道感染次数不能累加。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高达23.91%,其中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和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1.73%和17.64%。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反复普通感冒、扁桃体炎、咽炎、喉炎、鼻窦炎和中耳炎。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又可分为反复气管支气管炎和反复肺炎。

发病期+恢复期,中医辨证施治

儿童反复感染呼吸道病毒,可能导致反复喘息、哮喘,也可能会导致成年以后肺功能下降和易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给患者的家庭造成重大的经济负担。

中医学没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名记载,但古医籍有颇多相关论述。依据相关病因病机和症状表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期可归属于“感冒”“伤风”“咳嗽”“乳蛾”“肺炎喘嗽”等范畴;恢复期归为“自汗”“虚证”的那个范畴。若在整个病程中,根据患者反复出现某种感染状态,也可归为“虚人感冒”“鼽嚏”“嚏咳”等。

《景岳全书》记载:“感冒虚风不正之气,随感随发,凡禀弱有不慎,起居多劳倦者,多犯之。”《幼科直言》指出:“或自汗、或病后标虚,时时伤风,体弱或泄泻者,不便重用发散。”

发病期

风热证

PART

01

症见:发热恶风,微有汗出,口渴咽红,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等。

若鼻塞,流浊涕明显,则为风热在表,治以辛凉解表,予银翘散加减,也可予小儿青翘颗粒;

若咳嗽明显,痰黄黏稠者,为风热袭肺,治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予桑菊饮加减;

若咳嗽气急,痰多,痰黏稠或黄者,为风热闭肺,治以辛凉开闭,清肺止咳,予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如患儿出现发热、腹胀、便秘、舌红、苔黄厚腻等肺热腑实表现时,可加用小儿热速清糖浆。

风寒证

PART

02

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咽不红,舌质不红,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等。

若鼻塞,流清涕明显者,为风寒在表,治以辛温解表,予荆防败毒散加减;若咳嗽明显,声重,痰白质稀者,为风寒犯肺,予杏苏散加减;

若呛咳气急,痰白而稀者,为风寒闭肺,治以辛温开闭,宣肺止咳,予华盖散加减。

恢复期

肺脾气虚证

PART

01

症见:反复外感,面黄少华,动则多汗,少气懒言,形体消瘦,肌肉松弛,厌食,或大便溏薄,口唇色淡,舌质淡红,脉数无力,或指纹淡。治以健脾益气,补肺固表。方选玉屏风散加减。中成药可予玉屏风颗粒。

若脾胃气虚,脾失健运见厌食,偏食,汗多,大便不调,易感冒,可予芪斛楂颗粒。

气阴两虚证

PART

02

症见:反复外感,面色潮红,或颧红少华,皮肤不润,唇干口渴,盗汗自汗,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或指纹淡红。治以养阴润肺,益气健脾。方选生脉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中成药可予槐杞黄颗粒。

营卫失调证

PART

03

症见:可见反复外感,恶风畏寒,平时多汗、汗出不温,肌肉松弛,面色少华,四肢不温,舌淡红,舌苔薄白,脉无力,或指纹淡红。治以扶正固表,调和营卫。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合理运用食疗方,增强孩子体质

预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重点是增强体质;而增强体质的关键,在于调理脾胃和实卫固表。内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外实卫固表,益气止汗,内外结合,提高免疫力。

润肺健脾汤

PART

01

材料:五指毛桃10克,芡实10克,沙参5克,薏米10克,砂仁2克,瘦肉200克。

做法:清洗干净后放入适量的水,使用炖盅隔水炖两小时,最后加入适量盐即可。

玉屏风茶

PART

02

原料:黄芪10克,白术、防风各6克。

做法:上药洗净,加水煮开,闷泡15分钟即可,代茶饮。

参考文献
[1]尚云晓,王雪峰.中西医结合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2,14(06):461-467.

(本文内容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药品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