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新亭上将回忆徐向前封神之战:徐帅沉默寡言,打起仗来真狠啊!

 新用户8100fOr9 2023-11-26 发布于浙江

1948年6月,华北第一兵团刚刚经历过临汾战役两个月苦战,阎锡山断言,“共军在临汾伤亡了2万多人,大大损了元气,不可能很快恢复”,于是他从容地布置起了他在晋中地区的防御。

晋中平原沃野千里,自古便是山西的粮仓,也是阎锡山在太原负隅顽抗的供应基地。阎锡山深知,晋中一旦失守,他的十万多军队必将陷入不战自乱的境地。于是“保卫晋中”就成了阎锡山在山西实施防御的关键所在。

阎锡山的如意算盘是:先派出大军到晋中抢粮,把粮食囤到自己手上,巩固晋中,死保太原,然后熬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到时他便可“以城复省,以省复国”。

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个目标,阎锡山出动了自己全部兵力的4/5南下晋中展开了抢粮行动。

王新亭上将回忆徐向前封神之战:徐帅沉默寡言,打起仗来真狠啊!

而我军能否快速完成休整,北上晋中,粉碎阎锡山的抢粮、囤粮计划,就成了关系山西能否顺利解放的一步要棋。

徐向前和华北一兵团的同志们摩拳擦掌,蓄势待发,这时候他们收到了华北方面(聂荣臻等领导)和西北方面(彭德怀等领导)的电报,华北的同志希望徐向前能率部到华北,帮助他们打傅作义;西北的同志则希望他们能到西北,帮助他们打胡宗南。

中央会不会把他们调走呢?徐向前不安之际,毛主席发来了电报,明确指示:你们就固定在晋中打阎锡山,直到攻克太原为止。

毛主席的这个决定,让徐向前很是感动,多年之后他回忆说:“这一决定,既着眼于全局的战略需要,又符合山西战场的实际,是完全正确的。”

王新亭上将回忆徐向前封神之战:徐帅沉默寡言,打起仗来真狠啊!

华北一兵团北上晋中,所面对的困难是严峻的。首先,阎锡山的部队兵力多,装备好,工事完备,以逸待劳,而且我们刚刚经历过临汾攻坚战的消耗,部队相对疲劳,人员编制都有大量缺额;其次,华北一兵团是徐向前刚刚成立起来的部队,缺乏大兵团野战的经验,虽有攻坚经验,但不熟悉运动战。

中央考虑到徐向前的实际困难,对他们提出了一个相对宽松的要求,即先歼敌1到2个师。徐向前和大家商量时力排众议,坚定地说:“我们要按照歼敌4到6个师为目标,进行战役布置,出了问题由我负责!”

徐向前为什么要提出如此高的要求呢?这不是他好大喜功,头脑发热,而是毛主席已经把解放山西的任务交给他了。

现在在晋中和阎锡山打野战,就好比吃肉,相对是容易的;之后到太原攻城,就好比啃骨头。现在阎锡山的部队四处出动,相当于把肥肉送到我们嘴里了,我们现在不狠狠咬他两口,将来等他们龟缩回太原,再打时就要付出更大的牺牲去啃骨头了!

王新亭上将回忆徐向前封神之战:徐帅沉默寡言,打起仗来真狠啊!

尽管有一些同志不理解,徐向前还是坚定地拍了板,并以“出了问题由我负责”的大气魄鼓舞了全军的士气。

既然要多咬阎锡山两块肉,战役部署就要大胆、坚决、果断!

阎锡山显然低估了徐向前的魄力,他还以为徐向前兵力不多,只能依托晋南逐步向北平推,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徐向前竟然指挥这支新军大胆地实行纵深迂回,目标直至晋中阎军的大后方。

第一阶段的正面交锋结束后,徐向前命令华北一兵团绕开阎军主力,大踏步地前进,甚至一直插到了太原附近,拦头截断了阎军的退路,把阎锡山的主力硬生生逼到了太古、徐沟、榆次之间。原本的正面攻防战,让徐向前硬生生打成了迂回包围战。

徐向前晚年对自己的这个神来之笔是这样回忆的:当时我们包围掉头北逃的阎军,如果耽误个一两天,这块眼看到手的肥肉就有溜掉的危险。部队那么疲劳,天气那么炎热,咬紧牙关,猛进猛插,上去一个班是一个班, 上去一个排是一个排,能围住敌人就行,真是争分夺秒啊!我们的口号是:“坚持最后一口气!”“爬也要爬到战斗岗位上去!”“抓住敌人就是生了!”我们抢到了时间,包围了敌人。

王新亭上将回忆徐向前封神之战:徐帅沉默寡言,打起仗来真狠啊!

当时是六月天,正值酷暑时节,战士们在长途行军中挥汗如雨,体力消耗很大,伤病员也在不断增加。这期间,8纵司令员王新亭(开国上将)给徐向前打来电话,大家实在走不动了,能不能休息两天,缓一缓再走,徐向前斩钉截地回答:“不行,现在不是休息的时候,走不动爬也要给我爬到指定岗位上去。”

当时赵承绶已经发现了我军的动向,正在准备向北撤退,这支部队在阎军中以机动性著称,只要稍一瞻前顾后,敌人就会溜之大吉。徐向前元帅平日寡言少语,但打起仗来的狠劲、硬劲,绝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为什么红四方面军多猛将?和徐帅的这一作战风格有很大的关系。

1972年,周总理在回忆四方面军名将许继慎时说:“许继慎是个好同志,是有战功的,红四方面军的战斗作风,就是猛打猛冲,这与许继慎同志的带领和培养是有一定影响的。”

王宏坤听后说道:总理这段话,总的说得不错,但不很全面。一是四方面军的战斗作风,不止是猛打猛冲,二是许继慎带领和培养有关系,但许继慎时间毕竟短暂,对四方面军影响大的是徐向前!

王新亭上将回忆徐向前封神之战:徐帅沉默寡言,打起仗来真狠啊!

最先堵住敌人逃回太原的,是我军的太岳部队和肖文久部,他们到达指定位置后,先是通过设伏全歼了一些后撤之敌,随后展开了顽强的阵地防御战。

敌人逃生心切,集中全部火力朝我防御阵地猛攻,徐向前给刘忠和肖文久下达了死命令:“不管多么疲劳,不管伤亡多大,都要死死地钉在那里,坚守到底。”

在这次战役中,坚守董村的太岳41团,顽强地抵挡住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有一个连打到最后只剩下了9个人,但阵地依然牢牢地掌握在我们手中。战后,41团获得了“稳如泰山”的荣誉称号。

等到我军后续部队赶到,赵承绶部完全落入了我军的包围之中,接下来,就是更为残酷的围歼战。

我军由于兵力不足,不可能对敌人形成严密的包围,敌人很可能抓住空隙趁机逃跑。而且我军长途奔袭,疲劳大,伤亡大,我们能最终成功地将赵承绶全部吃掉吗?

王新亭上将回忆徐向前封神之战:徐帅沉默寡言,打起仗来真狠啊!

据王宏坤将军回忆,这期间,8纵由于承担的任务太重,一度难以坚持。司令员王新亭亲自找到徐帅,说部队实在太苦了,伤亡太大了,希望能够撤下来稍作休整。当时徐向前病得非常严重,躺在担架上闭着眼睛,一言不发,表示自己不同意。

王新亭急得没有办法,回去之后给部队下命令,分头掩护撤出。电话正在打,就听到警卫员报告徐司令员拄着拐棍来了。王新亭听后大吃一惊,立刻上前搀扶徐帅,并通知全军:不撤退了,要坚持到底!告诉全体指战员,徐司令员到前线看我们了。

“坚持最后五分钟。”这是徐向前常常说的话。徐向前曾说:“在你因困难而决心动摇的时候,恰恰正是敌人感到绝望的时候。这是最紧要的关头。谁能坚持熬过这最后5分钟,谁就能获得胜利!”

在最后的关头,徐向前顽强地坚持了下来了,他获得晋中战役的伟大胜利。

王新亭将军晚年总结晋中战役时写道:“晋中战役在短时间内能取得如此重大的胜利,离不开坚强而有力的兵团领导。尤其是徐向前司令员,意志坚定如泰山,命令下达一字千钧,该批评就批评,该表扬就表扬,是我们感到对他不言而威、心悦诚服,无形中增强了战斗勇气和信心。至今,我仍深深感到主帅的作用,是保障我战役战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王新亭上将回忆徐向前封神之战:徐帅沉默寡言,打起仗来真狠啊!

王新亭诚恳的话语,处处透露出他对老首长徐向前元帅的深深敬佩和崇拜。

在历时整整一个月的晋中战役中,我军共歼敌正规军7万余人,非正规军3万余人,俘虏阎军将官16人,包括赵承绶。阎军的5个军部,9个整师,2个纵队全部被歼。晋中的灵石、平遥、榆次、太谷等14座大县城全部解放。阎锡山至此元气大伤,只能龟缩在太原城内等待末日。

得知晋中战役大捷,毛主席发来一封措辞热烈的电报,称晋中战役是一次“伟大胜利”,“仅仅一个月中,获得如此辉煌战绩,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

如今,这封电报的底稿还保存在军事博物馆,原文中写道:“对于整个战局帮助很大”,毛主席亲笔将“很”改成了“极”,表现出他对华北一兵团的高度赞许,以及对徐向前、周士地等同志的高度赞扬。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