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程意识、学科意识、评价意识

 简阳君君 2023-11-28 发布于四川

感谢这次北京之行,收获很大,启发颇多。虽然没有时间写系统的心得,但也要做个粗线条的梳理,才对得起这几天的下校走访和与专家的面对面交流。

1.在对话交流中感悟“课程实施”。

在北京十一学校,办公室主任带队解说,向我们介绍着他们以年段长为“权力中心”的聘任制;没有班主任,搞导师制;科任老师都有自己专属的“学科教室”,等等。这位九零后清华硕士自豪地告诉我们“能靠结构的,不要靠制度;能靠制度的,不要靠开会”。他还能清楚地背出“远翥楼”名字的出处——陶渊明的杂诗第几首,从一开始就用信手拈来的“闲情逸致”(教育应有的内涵)让人信服。我们需要这样的“解说”。

与这位办公室主任相呼应的,是他们不到二十岁就本科毕业的八零后校长,主张“不为了抓成绩而牺牲学生的发展”。还有他们资深的女教务主任对课改模式的介绍,踏实而优雅,低调而睿智。最可贵的是,她介绍的不仅仅是十一学校的课程创新“究竟改成了什么样”,而且突出了推进的过程,总结提炼了先后不同的三阶段的驱动模式。

如果说那位九零后办公室主任在与我们的对话交流中,展现了十一学校课改的细节上的真实,那么这位教务主任则彰显出课改在过程上的科学!天底下没有一项改革是一步到位、一蹴而就的。只有细节上的真实、过程上的科学、推进中的协同,才能让人真正肃然起敬。

据说琅岐岛上新开的高中校正在移植复制十一学校的课程实施模式,每位老师都在自己的学科教室里办公,对此,深表期待。

2.在提炼共性中增强“学科意识”。

课程的背后,是学科。离开学科的发展,一定无法可持续推进课程建设。对于学科的重视,反映在多为位老师的讲话中。

第一场讲座的专家,是数学学科教研员。他用他的职业生涯的点点滴滴,真实讲述了他做了什么。其中,他重复好多遍的信息就是,他一直在从事数学研究还是从事教师教研工作之间,做选择。他很建定地选择了教学研究,而不是学科学术研究,但是他能够成为一名好老师好教研员的根本原因,则是来自于他对学科的热爱,或者说,他懂数学这个学科!

离开学科谈课程,其实就是脱离内容谈形式的空谈。

同样,在与北京教科院政治学科教研员刘媛老师的交谈中,她也介绍到他们是怎么招思政教师的。是根据学校政治教研组对学科结构的需要,招收经济学、法学、哲学、政治学等学科专业背景的硕博省!总之,心中有学科,才有学校的课程建设。学科内容是课程建设之源。

最后一天的讲座,专家也谈到“三个不够”,其中第一个就是“对学科发展的关注不够”!

3.在细节捕捉中提升“评价意识”。

刘媛老师在讲“单元教学设计”时,无意中涉及到一个关键细节——北京市质检的细则制定和统一阅卷制度!这个制度,赋予了评分细则制定3天的封闭式研发时间,并且在评卷过程中,实现了全员封闭式评卷!

这个细节,给予我们高度的共鸣!考试——评卷——评价,是需要真正放慢节奏,以研究的态度投入其中的。这就是教育教学的纯粹性(教学评研各方不要各做各的一直往前赶)、反思性(制定细则和评卷是最好的教研)、科学性(全员统一封闭阅卷前,要先评阅1万份样卷!)

十一学校的教务主任介绍他们的课程安排时也说到,他们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之间,会留出这个星期作为诊断与调整的时间,这段时间教师不上课,学生的自我组织机制在运转。

这些不是当天报告主题内容的细节,却带给我们很大震撼。细节,永远是真实而富有内涵的。我们的教育,要想实现内涵式发展,就要重视这样的细节。因为这样的细节,真实反应了教育的本质理念与核心精神。我们往往强调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但是却忽视了基于考试评价的信息反馈!考试评价,才是学生发展、学科发展、课程建设、评价机制建设,四方面的焦点。


关于考试评价,辛涛教授做了专题讲座。我想以上基于实地走访和面对面交流的细节捕捉,正是对辛涛教授讲座内容的最好回应。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也是个教育教学的类比。我们从北京回来,其实感觉收获了很多,有很多现场信息的碎片需要去弥合,很多思考的片段需要去拼接。但是一到福州各种事务往往让我们无法静心将脑海里的这些“兴奋点”进行系统化、体系化。时间一长,很多当下的灵感也就丢失了。所以,学了,要及时总结思考提炼。这就需要“闲暇”。我们的教育,什么时候懂得了呵护各个主体的“闲暇”,打响“闲暇保卫战”,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体现唤醒、激活、内化、生成的应有属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