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o.0272 礼仪之邦的由来

 新用户7842qWV8 2023-11-28 发布于江苏

众所周知,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讲究礼仪的时间实在是太久了。

那么礼仪到底是什么?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中国人特别讲究礼仪呢?

【源于祭祀】

礼仪,是文明进步的产物。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人类有文明意识。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知道应该融入群体,才能在恶劣环境下生存。所以要在意志、情感、言行等方面约束自己,遵守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不能随心所欲。装饰自己、唱歌跳舞、祭祀神明,都是集体行为与习惯的延伸。

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开始用刀、叉、筷子来进食;会用陶、骨、石等材质加工的手镯、指环、耳坠来装饰自己的仪表;钗的发现也证明已经有了束发为髻的习俗。

随着各种仪式感的增强,礼的样子也越来越清晰了。甲骨文的“礼”字,就是一个小人儿捧着装着玉的器皿献给神明;说明最初的“礼仪”与祭祀、宗教有关。

【历史久远】

既然是大家都要遵守的规范,礼仪从最开始就有了稳定集体、调节人与人关系的职能。

古籍中,尧舜时代就出现了“礼”的概念和行为。

大禹建立夏朝,他本人倒是“克勤克俭”,在祭祀活动,要求用水代替酒,用野菜代替动物牺牲,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但大禹之后的夏王们,在服饰色彩、旗帜样式、占卜祭祀、婚丧嫁娶等方面有了越来越多的规定,出现了“夏礼”。虽然很初级,但却奠定了礼仪的基础。

商朝崇尚鬼神,凡事都要占卜,仪式感越来越强。中央与地方、商王与大臣、政府与百姓之间的各种规范也越来越完备。

那么问题来了,礼就只是各种仪式、规矩吗?当然不是。

表面看,“礼”强调的是“礼节”、“礼貌”、“谦让”、甚至某种“平等”,但本质上,恰恰是通过一系列的规矩来分化人的等级。

有了等级,人们才各安其命,老老实实、心甘情愿地待在自己应该待的阶层,不敢挑战更高级的贵族们,从而达到社会稳定。各种仪式感只是强化这种等级差。

【周公制礼】

3000年前,地处偏远陕西,文化相对落后的“小邦周”推翻了中原核心地区、文化更先进的“大邦商”,在某种程度上,是后进破坏先进,也是对礼制的破坏。

所以武王一死,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就有样学样,联合武庚发动叛乱,差点把新生的周王朝扼杀在摇篮里。

多亏四弟周公(姬旦),花了三年多的时间,好不容易才平定了东方叛乱。

(敲黑板:当初二哥武王伐纣,也只打了一天而已)

痛定思痛,周公下决心制定“周礼”,把“夏、商礼仪与周朝实际相结合”,用来规范社会等级、区别上下贵贱、规定日常伦理,以达到稳定统治的目的。

【中华五礼】

史籍记载,在大的方面,周公按不同场合需要,制定了五种礼仪,也被称作“中华五礼”。包括:

1、吉礼

在祭祀场合,要“以吉礼敬鬼神”;鬼指祖先,神指各类神祇(qí)。

(敲黑板:“神”指天神,“祇”指地神,“神祇”泛指神;神祗(zhī)是错误用法)

2、凶礼

在祭奠场合,要“以凶礼哀邦国”;祭奠为国捐躯的烈士、天灾人祸的死者、以及一切往生者。

3、宾礼

在社交场合,要“以宾礼亲宾客”;朝见周天子,诸侯之间的交往,包括百姓日常交往等,都要遵循宾礼。

4、嘉礼

在庆典场合,要“以嘉礼合姻好”;主要用于婚礼,也包括开业等各种庆祝活动。如果放在现代,嘉年华中的各种仪式也该归到嘉礼。

5、军礼

在战争中,要“以军礼诛不虔(不敬)”;战争要有正义性,也要有一系列的礼仪规范;包括提前下战书、交战前互通姓名、不杀战俘等;军礼也适用于田猎、筑城等与军事相关的活动。

当然,“五礼”只是大的范畴,下面还细分成“礼仪三百,曲礼三千”,覆盖了整个社会、全体人民、所有场景、所有活动的方方面面,十分之复杂!

这些“礼”既是制度,也是习俗;随着规范的不断细化,宏大广博的“礼”越来越变成了各种仪式感很强的“仪”。

孔子认为,周礼是在夏礼、商礼的基础上制定的,最完备也最完美。(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但由于年代久远,孔子对夏礼、商礼的细节也整不明白,只简单说“夏尚忠,殷尚质,周尚文”,意思是夏朝崇尚忠贞,殷商时代崇尚鬼神,周代则崇尚礼乐。

【礼以分】

周公制定的周礼,全领域、全方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差异,不同身份、不同场合,要有不同的行为规范(礼),绝对不可混淆。

这些规范要求人们尚德(讲道德)、尊尊(尊重有身份的贵族)、亲亲(爱亲人)、敬老(尊敬老人)、慈幼(慈爱孩子),从而稳定了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间的关系。

(敲黑板:我们说的“天伦”,最初指兄弟;因为兄先弟后,是天然的伦次;后来泛指父子、兄弟等亲朋好友关系;天伦之乐,指亲人之间按照“礼”的标准相处,就会乐在其中)

大家都守礼,固化了“等级”、“名分”,社会运行才井然有序,才是统治者眼里的理想社会。

在周公看来,天子更要“尊礼”,“尊礼”才是德政,“有德”才“天命所归”,“有天命”才让周代商有了合法性。

【乐以和】

周公制礼,定了太多的规矩,强化了人与人的差异!他也当然知道只讲差异,不讲和同,无法构建和谐社会。

因此,在“制礼”的同时,周公又组织了“作乐”,来促进不同阶层之间的和谐、共鸣。

在带有政治和社会色彩的场景中奏乐,让不同阶层的人们在节奏中产生共鸣的情绪,进而产生“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同类感,可以缓和彼此的矛盾。(“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当时的场景是:君臣一起在宗庙听音乐,自然“莫不和敬”;同族一起在乡里听音乐,自然“莫不和顺”;父子一起在家里听音乐,自然“莫不和亲”。

在礼的制约下,有着天然矛盾的不同阶层的人,在乐的熏陶下,产生共鸣,相敬、和顺、相亲,画面简直太美!

据说周公亲自主持创作了一系列的大型音乐歌舞。如《大武》,用来歌颂武王伐纣、周朝开国的盛况;《三象》,则是歌颂周公东征,击败叛军“大象军团”的场景。

每逢节日庆典、宾客联欢,都要演出一番这些音乐歌舞,对周族民众来说,也是一种传统教育。

【相辅相成】

礼,规范了外在的行为举止;乐,则陶冶内心性情;由礼到乐,对人的影响由外而内,进入更深层次、更高境界,相当于全民“洗脑”。

礼和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礼讲究差异,乐讲究和同。(“礼以分,”乐以和”)

以礼乐制度划分等级,约束行为,必须有国家强力机器作保障。推行礼治的同时,周公也不忘以政令、刑罚约束行为。

在他看来,礼仪用来诱导人心;音乐用来调和情感;政令用来统一行为;刑罚用来防止邪恶。最终的目的都是用来统一思想,实现长治久安。(“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实际上,“礼”和“法”也并不矛盾。

礼是积极的、正面的,适合事先防范;法则相对消极、负面,用于事后惩罚。只有用“礼”无法解决的矛盾,才会用“法”来处理。(失礼则入刑)

在实践中,君主们更多是在思想上推崇“礼”,在行动上实施“法”,也就是所谓的“外儒内法”。

【文化正统】

周公费这么大的劲“制礼做乐”,目的就是要实现所谓的“礼治”。

周代的宗法制、嫡长制、分封制、国野制、井田制等等,都是礼乐制度的重要内涵,共同构成了周文化的骨干框架。

这些制度都是以人为对象,定义规范人际关系,成为中国文化的精髓。时至今日,这些制度虽然不复存在,但在很多领域却影响依旧。

可以说,中国文化的正统就是以西周文化为基础的。

【礼仪之邦】

周公制礼做乐,也是中国礼仪之邦的开始。远古的祭祀文化,至此变成了礼乐文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礼也在不断变化。对全社会而言,礼制变成了“礼教”。

广义的礼,是一系列的制度和行为规范;狭义的礼,则包括了礼仪、礼节、礼俗等。

对个人而言,礼仪也成了修养、文明的象征,体现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各个方面。

既然是“礼”,仪式感就很重要,也非常繁琐。所有的规范都体现在《周礼》、《礼仪》、《礼记》等典籍中,统称“三礼”。

汉代独尊儒术,《诗》、《书》、《礼》、《乐》、《春秋》等“五经”更成了每个社会成员都要遵守的规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