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一年级教学:非纸笔作业两例

 wangzh311 2023-11-29 发布于浙江
1:在游戏中练习口算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10以内(乃至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必须做到脱口而出,并且达到极高的正确率,但是想让学生的口算技能过关并非易事。枯燥的练习将给学生带来烦恼,会增加很多消极的学习体验。我们可以给口算练习穿上游戏的外衣,让学生在玩中练起来。
1.对口令游戏
以“7的分与合”为例,两人玩“凑7”游戏。一人说:“我出2”,另一人对“我对5”,然后两人合说“25合成7”。
2.手指凑数游戏
仍以“7的分与合”为例,两人玩游戏。一人比划3个手指,另一人就比划4个手指,然后两人合说:“34合成7”。
 3.扑克牌游戏
选择两种花色的A510张扑克牌,每人每次出一张牌,计算出两张牌上的点数之和,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比如,一人出3,另一人出53+5=8。也可以用大数减小数来练习减法,5➖3=2。
 这样的游戏活动通过游戏的思维和机制,让儿童乐于参与学习,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游戏过程中,儿童的身体、情感、大脑共同参与,也是实践、感知、思考的交互作用。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体验到与知识接触的快乐,情感的心智和理智的心智在这种情境中双双获得成长。
2:给家长“讲题”
解决问题时,学生“内隐”的思考过程需要通过“说出来”实现“外显化”,要用“说清楚”促进学生“想清楚”,尤其是有些知识难点需要通过学生多说来促进理解,加以巩固。
比如,一年级学习的“看图写算式”“一图四式”等内容,学生对于算式的理解建立在会说的基础上。平时可以设计一些“讲题”的作业,给家长讲“图里有什么?应该怎样计算?为什么用加法或减法?”等,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讲题情况写鼓励性的评语,也是一种“亲子活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家长对教学内容和要求并不熟悉,有些内容需要教师亲自或找学生提前录制好讲题视频发给家长作为讲题的“参照”,便于家长据此标准来评判、指导孩子的讲解。
 












































我在小学教数学

新浪博客:牛献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