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读王昌龄,不知何为江湖?深读王昌龄,早已人在江湖

 茂林之家 2023-11-29 发布于湖南
不读王昌龄,不知何为江湖?深读王昌龄,早已人在江湖

2019年,在日援助友好城市大连的医疗物资上,赫然印着两行唐诗: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首诗就是王昌龄笔下的经典《送柴侍御》,历史已过千年,柴侍御是谁,我们已经无从得知。

仅知这首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之后,那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个中转站。

岁月无情,叶落无声,让我们把时光倒回30多年前。

那时候的王昌龄只有23岁,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小青年,他的人生志向就是做一个侠客,路见不平一声吼,于是他入了嵩山,开始修习剑法,以及苦读。

三年后,王昌龄学有所成,于是仗剑出山,客并州、过潞州,一路奔向长安。

花花世界,什么都好,但是王昌龄并没有留恋,在草草参加了一场科举后,王昌龄便拍马向北,赴河陇、出玉门,直抵塞外。

一个边塞诗人的梦,就此诞生。

不读王昌龄,不知何为江湖?深读王昌龄,早已人在江湖
不读王昌龄,不知何为江湖?深读王昌龄,早已人在江湖

原本,王昌龄出身于“太原王氏”,为“五族七望”中的顶尖豪门,即便他不参军,未来也会有很好的出路。

但是,他内心有一个军旅梦,一个热血男儿纵横沙场的豪气。

第一次站在边疆古老的城墙上,王昌龄就写下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入了军营,望着遮天的帅旗和如云的战阵,王昌龄又写下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在漠北戈壁里,王昌龄整整历练了三年,然后三十而立,他决定去求取功名。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30岁的王昌龄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进入了三年的“守备期”。

盛唐隐士和游侠风盛行,王昌龄已经完成了自己的隐居生涯,接下来就是行走江湖。

李白也曾“仗剑去国”,杜甫也曾“裘马轻狂”,但是纵观盛唐诗人中,身上最有江湖气的就是王昌龄。

备选这段时间他比较清闲,结交了许多好友,比如王之涣、高适等,因此还留在了“旗亭画壁”之美谈。

不久后,还有一件天大的好事在等着他,这是所有唐代人都梦寐以求的,那就是“花萼相辉楼”的那场盛宴。

不读王昌龄,不知何为江湖?深读王昌龄,早已人在江湖
不读王昌龄,不知何为江湖?深读王昌龄,早已人在江湖

公元731年,王昌龄归长安,经张九龄举荐后,以“宏词科”再次登第,获封汜水县尉。

三年后,王昌龄复考,以惊艳群臣的成绩再第宏词,遂改官江宁丞。

次年,花萼相辉楼扩建完成,唐玄宗李隆基宴饮群臣和天下名士,举国欢庆,杨玉环一展风采,芳华绝代,这也为大唐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而此时的李白,还在安陆白兆山桃花岩下种地,他还要再蛰伏10年才能吐气扬眉。

不过,王昌龄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

公元737年,宰相张九龄被奸臣李林甫诬陷,后贬荆州。当时满朝文武皆默,没有人敢站出来为张九龄说话,只有王昌龄直言李林甫弄权,遂获罪岭南。

王昌龄对朋友,始终赤诚,纵然两肋插刀、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在盛唐诗几位顶尖的大诗人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朋友,比如李白和王维就素不相识,也没有证据证明他和张九龄有瓜葛。

孟浩然交好李白、王维;

王维的朋友多一些,如孟浩然、张九龄、杜甫、岑参、高适等,虽然他是个“闷葫芦”。

杜甫的朋友也不少,他错过了孟浩然,入长安时,孟浩然已经去世了;李白出翰林后,他和杜甫曾在梁园与高适一聚;安史之乱后,杜甫又与王维、岑参交好,常与王缙(王维弟弟)相聚,相互之间有诗词酬唱。但杜甫晚年,最好的朋友当是高适和严武,他们对杜甫的照顾最多。

但是,我们上面提到这些人,几乎都是王昌龄的好友。

他和王之涣、高适、岑参并称“四大边塞诗人”,有着很深的交情,他贬龙标尉时,李白有诗相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而孟浩然人生的最后一顿酒,就是和王昌龄喝的。

公元740年,王昌龄遇赦从岭南北归,途经襄阳时,决定顺道看望一下老朋友。自从孟老夫子归隐后,两个人已是许久未见,自然是要好好喝一壶的。

没想到,这顿酒让孟浩然旧疾复发,直接去西天报到了。

因此这件事,王昌龄愧疚了许久,当时他人已经在洛阳,闻讯后泪洒当庭,因此流连了半年之久,才去吏部选官。这期间王昌龄常与綦毋潜、李颀等一起醉饮。

不读王昌龄,不知何为江湖?深读王昌龄,早已人在江湖
不读王昌龄,不知何为江湖?深读王昌龄,早已人在江湖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这首《芙蓉楼送辛渐》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

741年,王昌龄回到长安,选官后继续任江宁丞,赴任途中,他在润州偶遇了好友辛渐,刚好辛渐要去洛阳,于是临别之际,王昌龄就写下了这首诗。

在王昌龄笔下,送别诗很多,几乎每一首都是经典,但是有些朋友,送着送着就再也见不到了。

比如此时的王之涣、张九龄和孟浩然。

天宝七载,公元748年,王昌龄结束了江宁丞八年的任职,贬为龙标尉,此时的他已经年过50,步入了知命之年。

在赴任的途中,王昌龄写下了一首荡气回肠的《长歌行》: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

系马倚白杨,谁知我怀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

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

“与子同袍,岂曰无衣”,这正是王昌龄一生的交友理念,所以人人都愿意与他往来,可是岁月无情,一转眼许多人就散落天涯,没说再见,却再也不见。

正所谓:

年少立志三千里,踌躇百步无寸功。

碎银几两催人老,只叹时光太匆匆。

莫笑少年江湖梦,谁不年少梦江湖。

不读王昌龄,不知何为江湖?深读王昌龄,早已人在江湖
不读王昌龄,不知何为江湖?深读王昌龄,早已人在江湖

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反,安史之乱爆发。

次年,长安沦陷,玄宗避蜀,太子李亨登基,为唐肃宗。

而此时的王昌龄已经59岁了,听闻此消息后,他提刀上马,一路奔向家乡,那里现在正在经历着战火。

途经濠州时,濠州刺史闾丘晓拒不发兵,王昌龄破口大骂他懦弱,家国危难之际竟然坐视不理。闾丘晓愤怒,残忍地将王昌龄杀害。

他的一生就以这样的方式走完了,轰烈也憋屈,所以张镐攻过来时,就杖杀了闾丘晓。闾丘晓临终前求饶,言:上有老母,下有妻小。

张镐问: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

不读王昌龄,不知何为江湖?深读王昌龄,早已人在江湖

虽然王昌龄已逝,但是他的诗却永存千古,他的江湖侠义也会被后世铭记。

他是大唐的“七绝圣手”,更是“诗家天子”,他的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笔墨抒豪、侠骨柔肠。

现代人早已没有了刀光剑影,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回首人生路,我们谁又不是江湖中人。

都是一生奔波、一生忙碌,有过仗剑天涯的梦想,也曾拔刀相助。后来年纪大了,我们又学会了与人为善,不轻易将自己置于险地,然后柴米油盐,逐渐告别曾经的单纯。

暮年时,我们又开始怀念年少时的冲动与果敢,兜兜转转,人生又回到了起点。

正如王昌龄在他的诗中写:故人念江湖,富贵如埃尘;寒夜天光白,海净月色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