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科病特效处方(中國特效处方大全)

 贵之堂 2023-11-29 发布于浙江
阳痿
阳痿是指青壮年男子阴茎痿弱不起,临房举而不坚,或坚而不能持久的病证。病因虽然复杂,但以房劳太过,频犯手淫为多见。病位在肾,并与脾、胃、肝关系密切。治疗主要从病因病机入手,属虚者宜补,属实者宜泻,有火者宜清,无火者宜温。命门火衰者,应温肾壮阳,滋肾填精,忌纯用刚热燥涩之剂,宜选用血肉有情温润之品;心脾受损者,补益心脾;恐惧伤肾者,益肾宁神;肝郁不疏者,疏肝解郁;湿热下注者,苦寒坚阴,清热利湿。节制房事,戒除手淫,调节好情志,都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01).龙胆泻肝汤(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方歌: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组成:龙胆草、木通、车前子、生地黄、柴胡、生甘草各6克,黄芩、栀子、泽泻各9克,当归3克。
加减:
会阴部坠胀疼痛,小便不畅,余沥不尽,可加虎杖、川牛膝、赤芍等活血化瘀。
若症见梦中阳举,举则遗精,寐则盗汗,五心烦热,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肝肾阴伤,虚火妄动,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丸合大补阴丸加减。
用法:水煎服,或制成丸剂,名龙胆泻肝丸,每服6~9克,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方解:本方为清泻肝胆实火及下焦湿热的代表方。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疏肝清热泻火,味苦坚肾;木通、车前子、泽泻清热利湿;当归、生地黄养阴、活血、凉血,与清热泻火药配伍,泻中有补,使泻火药不致苦燥伤阴;甘草调和诸药。
主治:适用于湿热下注型阳痿。症见阴茎痿软,阴囊湿痒臊臭,下肢酸困,小便黄赤,苔黄腻,脉濡数。
【方源】清代汪昂《医方集解》

02).归脾汤(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方歌: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苓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兼加姜枣益心脾。
①组成:人参6克,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炒远志、龙眼肉、酸枣仁(炒)各3克,木香1.5克,炙甘草1克。○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①方解:方中用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木香健脾益气,枣仁、远志、龙眼肉养心安神,当归补血。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血、养心健脾安神之功。
①主治:适用于心脾受损型阳痿。症见阳事不举,精神不振,夜寐不安,健忘,胃纳不佳,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
【方源】明代薛己《正体类要》

03).益肾固精汤(益肾固精,调和营卫):
方歌:益肾固精二地萸,苓泽丹桂白芍姜,甘草大枣五味子,远志附片生龙牡。
●组成:生地黄、熟地黄各12克,茯苓15克,山茱萸、泽泻、牡丹皮、桂枝、五味子各10克,白芍12克,生姜3片,大枣4枚,远志、甘草、制附片各5克,生龙骨、生牡蛎(先下)各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方解:本方系由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而成。方用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白芍滋补肝肾,凉血清热;茯苓、泽泻渗湿利水;制附片、五味子益肾助阳;远志、茯苓宁心安神;桂枝汤调和营卫;生龙牡益肾固精,敛镇安神。诸药合用,共奏益肾固精、调和营卫之功。
主治:腰酸腿软、遗精、阳痿早泄、自汗盗汗、精神倦怠、久治未愈。
②附记:临床屡用,每收良效。凡风寒感冒属风寒,身热无汗,表实者忌用。
【方源】《名医治验良方》(焦树德方)。


04).大补元煎(益肾宁神):
方歌:大补元煎景岳方,山药山萸熟地黄,参草枸杞归杜仲,真阴耗损此方尝。
组成:熟地黄9克,人参、炒山药、杜仲、当归、枸杞子各6克,山茱萸、炙甘草各3克。
加减:
可加枣仁、远志养心安神;
因恐则气下,还可加升麻、柴胡以升阳。
○用法:水煎服。
方解:方中熟地黄、山茱萸、杜仲、枸杞子益肾,人参、当归、山药、炙甘草补益气血。
主治:适用于恐惧伤肾型阳痿。症见阳痿不举,或举而不坚,胆怯多疑,心悸易惊,夜寐不安,易醒,苔薄白,脉弦细。
【方源】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

05).逍遥散(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方歌: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卓。
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各9克,炙甘草4.5克。
加减:
另可加香附、川棟子、枳壳理气调肝;
补骨脂、菟丝子、枸杞子补益肝肾。
⑤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服6~12克,用生姜、薄荷少许煎汤冲服,每日3次;若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方解:方中柴胡、白芍、当归疏肝解郁,养血和血;白术、茯苓、甘草健运脾胃,实土御木。诸药相配,共奏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益肾助阳之功。
主治:适用于肝郁不舒型阳痿。症见阳痿不举,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胸院不适,胁肋胀闷,食少便溏,苔薄,脉弦。有情志所伤病史。
【方源】宋代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遗精
有梦而遗精者,称为梦遗;无梦而遗精,甚至清醒时精液自出者,称为滑精。本病病位主要在肾和心,并与肝、脾密切相关。病机主要是君相火旺,扰动精室;湿热痰火下注,扰动精室;劳伤心脾,气不摄精;肾精亏虚,精关不固。治疗应结合脏腑,分虚实而治,实证以清泄为主,心病者兼用安神;虚证以补涩为主,属肾虚不固者,补肾固精;劳伤心脾者,益气摄精。平时应注意调摄心神,排除杂念,以持心为先,同时应节制房事,戒除手淫。

01).程氏革蘇分清饮(导湿理脾,清热利湿,分清别浊):
方歌:程氏草藓分清饮,黄柏茯苓术丹参,莲子菖蒲及车前,清热利湿淋浊分。
组成:川草藓6克,黄柏(炒褐色)、石菖蒲各15克,茯苓、白术各3克,莲子心2.1克,丹参、车前子各4.5克。
加减:
若饮食不节,醇酒厚味损伤脾胃,酿痰化热,宜清热化痰,可用苍白二陈汤加黄柏;
若湿热流注肝之经脉者,宜苦泄厥阴,用龙胆泻肝汤清热利湿;
精中带血,又称血精,可加白茅根、炒蒲黄等清热凉血止血;
若患者尿时不爽,少腹及阴部作胀不适,为病久夹有瘀热之症,可加虎杖、败酱草、赤芍、川牛膝等以化瘀清热。
用法:水煎服。
方解:方中草藓、黄柏、茯苓、车前子清热利湿,莲子心、丹参、石菖蒲清心安神,白术健脾利湿。
主治:适用于湿热下注型遗精。症见遗精频作,或有梦或无梦,或尿时有少量精液外流,小便热赤浑浊,或尿涩不爽,口苦或渴,心烦少寐,口舌生疮,大便溏臭,或见腕腹痞闷,恶心,苔黄腻,脉濡数。
【方源】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

02).妙香散(气宁神,行气开郁):
方歌:妙香山药与参芪,甘桔二茯远志随,少佐朱砂木香麝,惊悸郁结梦中遗。
组成:麝香(别研)3克,木香(煨)75克,山药(姜汁炙)、茯神(去皮、木)、茯苓(去皮,不焙)、黄芪、远志(去心,炒)各30克,人参、桔梗、甘草(炙)各15克,朱砂(别研)9克。
加减:若中气不升,可加升麻、柴胡,或改用补中益气汤以升提中气。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温酒调服,不拘时候。
①方解:方中人参、黄芪益气以生精,山药、茯苓扶脾,远志、朱砂清心安神,木香理气,桔梗升清,麝香开窍,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使气充神守,遗精自愈。
主治:适用于劳伤心脾型遗精。症见劳累则遗精,心悸不宁。失眠健忘,面色萎黄,四肢困倦,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方源】宋代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03).五子衍宗丸(添精补髓,疏利肾气):
方歌:五子衍宗菟车前,覆盆枸杞五味全,再加熟地泽茯苓,山萸山药炼蜜团。
组成:菟丝子、车前子、覆盆子、枸杞子、五味子各15克,熟地黄24克,茯苓、泽泻各90克,山茱萸、山药各120克。
加减:
本方加鹿角胶、龟甲胶效果更好;
本方加鹿茸、桑螺峭,对精虫异常,成活率不高者确有疗效。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9克,日服2次,温开水或淡盐汤送下,冬月酒送服。
方解:其中枸杞子、覆盆子、菟丝子补肾养阴,填精益髓;五味子滋肾涩精、振奋肾阳;车前子利水滋阴,其性润通,制其他滋补药之黏腻,使之补而不滞;本方未更其名,又加入了六味地黄丸去性味苦寒之牡丹皮,滋阴补肾,收敛元气之力大增,与诸子生发之气相合,当有种子衍宗之能。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故本方亦有强壮筋骨,乌须发的作用。
主治:肾虚遗精、阳痿早泄、小便后余沥不尽、久不生育及气血两虚、须发早白。
【方源】清代《清太医院配方》(验方)

04).金锁固精丸(固肾涩精):
方歌:金锁固精芡莲须,龙骨蒺藜牡蛎需,莲须糊丸盐酒下,涩精秘气滑遗无。
组成:沙苑疾藜(炒)、芡实(蒸)、莲须各60克,龙骨(酥炙)、牡蛎(盐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30克。
加减:若见尿频、畏寒、脉沉弱而偏于肾阳虚者,加补骨脂、山茱萸。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莲子粉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9克,用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
方解:方中沙苑蒺藜补肾涩精;莲子、芡实清心固肾,培补脾土;莲须、煅龙骨、煅牡蛎性涩收敛,专以涩精为用。综观全方,既可涩精液之外泄,又能补肾精之不足,补涩同用,标本兼顾,共奏固肾涩精之功。但本方毕竟是以固涩为主,若遗精滑泄已止,便需用补肾之品,补虚固肾以治其本。
主治:遗精滑泄、腰酸耳鸣、神疲乏力、四肢酸软、舌淡苔白、脉细弱者。
附记:若因湿热下注,或相火偏旺而遗精者,忌用。
【方源】清代汪昂《医方集解》

05).固真丸(补肾固精):
方歌:固真丸中用菟丝,牡蛎茯苓与金樱,研末为丸温酒下,补肾固精疗效高。
组成:菟丝子500克,牡蛎(煅)、金樱子、茯苓各120克。
加减:
若见头昏、耳鸣、舌红、脉细数等阴虚证,加知母、黄柏、牡丹皮、地黄;
畏寒肢冷等阳虚证,加补骨脂、家韭子、鹿角胶、芡实。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为丸。每服9克,日服2次,温酒或盐开水送下。亦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方解:方用菟丝子、茯苓补肾健脾,配以金樱子、牡蛎收敛固精。合而用之,共奏补肾固精之功。
主治:肾虚遗精、滑精、腰膝酸软、面白少华、苔白舌淡、脉细弱者。
【方源】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

精浊
精浊是尿道口常有精液溢出的生殖系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常有精液溢出,并伴有会阴部、腰低部、耻骨上区等部隐痛不适等。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湿热壅滞、气血瘀滞、阴虚火旺或肾阳虚损,本虚标实。湿热蕴结证,治宜清热利湿;气滞血瘀证,治宜活血祛瘀行气;阴虚火旺证,治宜滋阴降火;肾阳虚损证,治宜温肾固精。

01).五淋散(清热凉血,和血通淋):
方歌:五淋散中赤茯苓,当归栀草赤芍药,清热通淋兼和血,下焦湿热此方施。
组成:赤茯苓18克,当归、生甘草各15克,赤芍、栀子各60克。
加减:
若见血尿较明显,加白茅根、小蓟;
热象较明显,加金银花、紫花地丁、车前草;
腹胀便秘者,加枳实、大黄;
小腹坠胀者,加川棟子、乌药;
结石盘踞日久者,加金钱草、海金砂、石韦;
血虚较明显,加白芍、阿胶等。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用6克,水煎服。亦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减。
●方解:本方主要用于治疗热淋、血淋、石淋日久,兼血虚萎黄之证。故方用栀子、甘草清热解毒,赤茯苓利水通淋,当归、赤芍凉血和血。综观全方,集清、利、和于一方,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共达清热凉血,和血通淋之功。用之临床,颇有效验。
主治:热淋、血淋、舌淡脉细者。
【方源】宋代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02).利水通淋汤(清热解毒,利水通淋):
方歌:利水通淋栀子苓,归芍芩柏生地通,泽泻滑石车前子,滑石膝草银花金。
组成:栀子、茯苓、白芍、黄柏、黄芩、生地黄、泽泻各12克,当归、木通、甘草各10克,车前子、滑石、牛膝、金银花各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①方解:方用栀子、黄芩、黄柏、金银花、甘草清热解毒;配以木通、车前子、泽泻、滑石、茯苓利水通淋;当归、白芍、生地黄活血养血凉血柔肝;牛膝引热下行,兼活血散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利水通淋之功。
主治:前列腺炎。
【方源】李宝顺《名医名方录》(第三辑)

03).黄芪甘草汤(益气升阳,固本补元):
方歌:黄芪甘草仅两味,益气升阳本元固,排尿茎痛如刀割,无论久暂总属虚。
◎组成:黄芪120克,甘草30克。
加减:临床应用,应随症加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①方解:方用黄芪补气益元,佐以甘草通淋止痛。
主治:排尿时茎中疼痛如刀割,不论年深日久均可用之。
附记:院腹满胀者慎用,气实者忌用。
【方源】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

04).前列腺汤(清热解毒,活血凉血,利水通淋):
方歌:前列腺汤酱公英,草柏泽膝车前芍,桃红参皮苓山甲,生地甘草不留行。
组成:蒲公英、丹参、茯苓各30克,败酱草、车前子、泽泻、牛膝、赤芍、生地黄各20克,桃仁、红花、黄柏、甘草各10克,草藓、王不留行、牡丹皮、穿山甲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
方解:方用蒲公英清热解毒;黄柏清热燥湿;丹参、桃仁、红花、王不留行、穿山甲活血化瘀,散结通络;赤芍、生地黄、牡丹皮凉血止血;败酱草、草藓、车前子、泽泻、茯苓利水通淋;牛膝引药下行;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凉血、利水通淋之功。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
附记:多年应用,屡用屡验。但应当用足疗程,每疗程30天。
【方源】《治验百病良方》(张存悌方)


不育症
生育年龄的男性结婚后,夫妇同居两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配偶未受孕者,称为"不育症"。依照中医学的认识,不育症多由肾气亏虚,气血不足,湿热侵染,气血瘀滞和痰浊阻遏所致。由于肾藏精,主生殖,因而本病的发生主要责之于肾气和精血的亏损,故治疗当以补肾填精为大法,然而临证之时又可见湿热、血瘀或痰浊等证候,所以又当辩证求因,审因论治,分别施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祛痰化浊等法。诸证消失,继施益肾填精之大法,或可自然使孕。

01).育精汤(补肾育精):
方歌:育精汤中何首乌,当归熟地韭菜子,菟丝覆盆淫羊羹,再加一味川牛膝。
▲组成:制何首乌15克,韭菜子12克,当归12克,熟地黄12克,菟丝子10克,覆盆子12克,淫羊12克,川牛膝12克。 
附记:多年应用,治验颇多,疗效显著。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方解:方用何首乌、当归、熟地黄养血育阴,补肾生精以培生精之源;配以韭菜子、菟丝子、覆盆子、淫羊灌温肾助阳,补益肝肾以育精;川牛膝活血散瘀,且能引药入肾,直达病所。肾虚得复而精生,共达补肾育精之功。
主治:男性不育症无精子者。
加减:
临床应用,可随症加减。
【方源】《治验百病良方》


02).苏精汤(平补肾虛,阴阳双补):
方歌:苏精汤中何首乌,韭菜车前淫羊藿,龟鹿阿菟枸覆盆,精寄味贞山羊睾。
●组成:韭菜子、车前子、淫羊藿、制何首乌、桑寄生、黄精、阿胶、龟胶、鹿胶各15克,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五味子、女贞子各18克,山羊睾丸1具。
加减:临床应用,可随症加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方解:方用何首乌、桑寄生、枸杞子、女贞子,滋肾养肝。以滋生化之源;配以韭菜子、淫羊羹、黄精、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益肾助阳以供生化之用;更加血肉有情之品﹣-阿胶、龟胶、鹿胶、山羊睾丸补肾填精,更加车前子利水强肾。综观全方,本方药性平和、温而不燥、滋而不腻、补中有泄、平补肾阴肾阳,为治疗肾虚无精子之不育症的效验方。
主治:肾虚无精子之不育症。
附记:多年应用,治验甚多,据临床观察,治愈率达80%以上。服药期间慎房事,戒烟酒,忌棉油。
【方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03).五子归仙汤(益肾助阳,清利湿热):
方歌:五子归仙巴戟天,菟丝覆盆五味全,知柏枸杞车前子,兼清湿热补肾虚。
组成:五味子、覆盆子、菟丝子、枸杞子、车前子各15克,当归、巴戟天、仙茅、黄柏、知母各9克。
加减:临床应用,可随症加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①方解:本方主治肾虚兼见小便黄赤,阴囊潮湿等下焦湿热之无精子症。故方用当归、枸杞子养血平肝,益肾生精;配以巴戟天、仙茅、五味子、覆盆子、菟丝子温补肾阳;更加车前子、黄柏、知母清热利湿;标本兼顾,肾虚得补,湿热得清,而精子自能复生。
主治:肾虚不育无精子症,兼见小便黄赤、阴囊潮湿等下焦湿热者。
附记:临床屡用,疗效颇佳。
【方源】《男女病奇效良方》

04).益肾生精汤(益肾生精):
方歌:益肾生精熟地黄,山萸茯苓淫羊,山药枸杞高丽参,再加丹皮炙甘草。
●组成:山茱萸、淫羊各12克,熟地黄20克,茯苓15克,怀山药、枸杞子各18克,高丽参6克,牡丹皮、炙甘草各10克。
加减:临床应用,可随症加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①方解:本方是从六味地黄丸去泽泻,加淫羊灌、高丽参、枸杞子、炙甘草而成。为肾虚少精症而设。方用六味地黄丸去泽泻,加枸杞子滋阴补肾;配以淫羊灌、高丽参、炙甘草益肾助阳。诸药合用,共奏益肾生精之功。
主治:肾虚精子少之不育症。
附记:临床屡用,疗效颇佳。
【方源】《江苏中医》

05).益肾壮精汤(活血化瘀,益肾壮精):
方歌:益肾壮精熟地黄,黄芪菟丝淫羊灌,桃红川芎当归配,活血化瘀效堪奇。
组成:淫羊、黄芪各15克,熟地黄30克,菟丝子、当归各12克,桃仁、川红花各9克,川芎6克。
加减:临床应用,可随症加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①方解:本方主治肾虚精亏,死精子过多症。故方用淫羊蕾、菟丝子、熟地黄、黄芪益肾壮精,配以当归、桃仁、川芎、红花活血化瘀生新。诸药合用,共奏益肾壮精、活血化瘀之功。
主治:肾虚精亏,死精子过多症。
附记:多年应用,治验甚多,疗效颇佳。
【方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06).补精益肾汤(补肾生精):
方歌:补精益肾鱼鳔珠,狗肾首乌紫河车,归龟从杜菟沙苑,淫枸苓膝补脂附。
组成:鱼鳔20克,紫河车、炙狗肾、何首乌各10克,当归、炙龟甲(先煎)、肉炊蓉、杜仲、菟丝子、沙苑子、淫羊蕾各15克,枸杞子、茯苓各9克,牛膝、补骨脂各12克,附子6克。
加减:临床应用,可随症加减。
用法:水煎服(用开水煎),每日1剂,日服3次。方中鱼鳔珠、紫河车、炙狗肾三药,共研细末,分3次冲服。
方解:方用何首鸟、当归、枸杞子、炙龟甲养血滋肾;配以肉炊蓉、杜仲、菟丝子、沙苑子、淫羊灌、补骨脂、附子益肾助阳;更首选鱼鲤珠、紫河车和炙狗肾等血肉有情之品补肾生精;茯苓渗湿健脾,牛膝散瘀而导药下行,直达病所。综观全方,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共达补肾生精之效。
主治:肾虚精子成活率低和活动力迟缓所致不育症。
附记:据临床观察,用治上述不育症效果良好,但对无精子病无效。服药期间,忌房事,忌食猪肉、动物油、生冷饮食、白菜萝卜,戒烟酒。
【方源】《治验百病良方》

精癃
精癃是指精室肥大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疾病。其特点是排尿困难和尿潴留。主要病机为老年肾气渐衰,中气虚弱,痰瘀互结水道,三焦气化失司。肺热失宣证,治宜清热宣肺;湿热下注证,治宜清热利湿;中气下陷证,治宜补中益气;肾阴亏虚证,治宜滋肾养阴;肾阳虚损证,治宜补肾温阳;气滞血瘀证,治宜活血祛瘀。

01).宣导通闭汤(益气升清,利水通闭):
方歌:宣导通闭共七味,车前甘草黄芪倍;升麻怀膝司升降,滑石利窍淫灌配;润燥蓉喘杏细,尿痛公英通可贵。
组成:黄芪、淫羊藿各15克,车前子30克,甘草20克,升麻7.5克,怀牛膝、滑石各25克。
加减:
凡症见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爽利,或小便不能控制,时有夜间遗尿,神疲倦怠等可选用本方。
若大便秘结加肉蓉20克;
尿道涩痛加蒲公英25克,木通10克;
咳喘加杏仁5克,细辛5克。
用法:每剂药煎4次,头煎药用水浸泡半小时后煎煮,首煎沸后,慢火煎30分钟,二煎沸后20分钟,每次煎成100毫升。2次混合一起,分2次,早晚餐后1小时服用。
①方解:方中黄芪为君,升气补中,助阳化气;车前子主气蓬,利水道,两药一升一降,下走膀胱以行水;甘草补三焦元气,可升可降,助气化通其闭塞为佐;升麻上行,气升则水降;牛膝下行,活血通脉,以助升降之机;淫羊灌主阳痿,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配滑石利窍,能行上下表里之湿,尿道涩痛可除。全方补气力专、升举元气,化气行水,使小便通利。
主治:老年前列腺肥大。
【方源】现代《名医名方录》(查玉明方)。

02).化阴煎(清热养阴,利水通淋):
方歌:化阴煎中生熟地,猪苓泽泻怀牛膝,黄柏知母龙胆草,再加绿豆车前子。
组成:生地黄、熟地黄、牛膝、猪苓、泽泻、黄柏、知母各6克,绿豆9克,龙胆草4.5克,车前子3克。食盐少许。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①方解:方中用猪苓、泽泻、牛膝、车前子利水通淋,龙胆草清泻肝胆之湿热,配以生地黄、熟地黄滋养肾阴,知母、黄柏清泻虚火,绿豆解毒,并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泻中寓补,养中有泄,共奏清热养阴、利水通淋之功。
主治:用于治疗湿热下注,阴虚火旺之小便疼闭或淋痛之症。
加减:
若见腰酸痛,加续断、杜仲;
面肢浮肿,加薏苡仁、防己、冬瓜皮;
尿液混浊,加萆薢;
尿道涩痛,加石韦、萹蓄、瞿麦;
血尿、蛋白尿,加阿胶、三七、龙骨、牡蛎;
小腹胀痛,加川棟子、乌药、木香。
【方源】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

03).益气通关汤(益气健脾,补肾利尿):
方歌:益气通关用参芪,苓术柴胡升麻随,知母肉桂冬葵子,通草甘草配石花。
④组成:黄芪30~60克,党参15~2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柴胡6克,升麻3~6克,知母10克,肉桂3~6克,通草3~6克,冬葵子20克,石花(地衣)10克,甘草3克。
加减:
若舌质有瘀斑或紫暗,或前列腺坚硬,加桃仁、红花、莪术、三棱;
若血压偏高,去参、术、升、柴,加钩藤、石决明、牛膝。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方解:方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配以柴胡、升麻和解升提启闭,肉桂、石花补肾助阳,知母清热养阴,冬葵子清热散结,通草利尿,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补肾通关之功。
主治:精并发尿潴留。
附记:多年应用,效果满意。
【方源】《治验百病良方》(张升平方)




注:本文为转载文章,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郑重申明: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