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任说,尿蛋白阴性难道就不能是糖尿病肾病吗?

 limingxin1969 2023-11-29 发布于上海

近日管理的一个病人,有 20 余年的糖尿病病史,近期发现血肌酐升高,尿检不详,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有可能是个糖尿病肾病患者,等化验结果回报。

结果出来后,尿常规提示尿蛋白阴性,24 小时尿蛋白定量 52 mg,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先入为主。

正在我困惑时,主任飘过一句,「尿蛋白阴性难道就不能是糖尿病肾病吗?」,于是我又陷入了沉思 ……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DKD)是一种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约 40% 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这种情况。DKD 是慢性肾脏疾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有关糖尿病相关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所下降,但 DKD 并未出现同样的情况。

DKD 的经典表现包括肾小球超滤(高压力、高灌注和高滤过)、微量白蛋白尿、明显蛋白尿进行性阶段,以及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低,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进入透析阶段。

然而,近年来有关 DKD 的临床表型的描述受到越来越多的怀疑。大型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有大量 2 型糖尿病和肾功能降低的患者并没有出现蛋白尿,提示肾功能下降的发生和进展可能独立于蛋白尿的发生,这就导致出现了一种新的 DKD 表型,即非蛋白尿型 DKD。

非蛋白尿型糖尿病肾病 

① 概念

非蛋白尿型 DKD 是指无显性蛋白尿 (尿蛋白定量<500 mg/d),但已出现肾功能下降 (eGFR<60 ml/min/1.73m2)和血管并发症的 DKD 患者。

② 流行病学

研究表明,非蛋白尿型 DKD(eGFR<60 ml/min/1.73m2,无白蛋白尿)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逐渐上升

在 1988年~1994年的美国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中,有 2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晚期肾病(eGFR<30 ml/min/1.73m2),但没有蛋白尿;此外,在 40岁以上的参与者中,30% 的2型糖尿病和低 eGFR 患者没有蛋白尿或视网膜病变。在对 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肾损害评估的调查研究发现, eGFR 低的患者有 55% 表现为持续性非白蛋白尿。

非蛋白尿型 DKD 患病率的上升可能与抗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调节有关, RAAS 可以通过改变肾脏血流动力学来减少白蛋白尿。

③ 发病机制

非蛋白尿型 DKD 的发病机制暂不明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糖尿病患者非蛋白尿表型的发展可能与急性肾损伤(AKI)向慢性肾脏病(CKD)的转变有关。糖尿病患者常常由于血管改变、内皮细胞损伤、药物毒性和手术等因素造成急性肾损伤,而一些轻度的急性肾损伤发生可能没有被发现,AKI 向 CKD 转变也可能是非蛋白尿型 DKD 患者 eGFR 下降的原因,其主要特征在于肾小管间质损伤和纤维化。

④ 肾脏风险

现有的研究表明,与非蛋白尿型 DKD 患者相比,蛋白尿型 DKD 患者可能具有更高的 DKD 进展和终末期肾病发生风险。

Jin 等人的研究表明,在 eGFR 降低的患者中,有蛋白尿患者比无蛋白尿患者 CKD 进展风险更高。同样地,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无蛋白尿型 DKD患者 eGFR 年下降率比蛋白尿型 DKD 患者慢。一项针对中国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表明,与无 DKD 人群相比,eGFR 下降和存在蛋白尿的患者 CKD 进展风险更高。对糖尿病和 CKD患者进行的慢性肾衰研究队列显示,非蛋白尿型 DKD 患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风险要比蛋白尿型 DKD患者要低得多,非蛋白尿型 DKD 患者的 eGFR 下降率低。

⑤ 心血管风险

尿蛋白排泄增加和 eGFR 降低都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肾功能损害越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并发风险就越高。

一项 FIELD 研究( 9725 名 2 型糖尿病患者)事后分析显示,与 eGFR>60 ml/min/1.73m2 和 eGFR>90 ml/min/1.73m2 的大量白蛋白尿患者相比,非白蛋白尿表型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和心血管死亡风险较高有关。

在 RIACE 试验研究中,纳入的15733 名 2 型糖尿病患者被分为 4 组:无 DKD(Alb-/eGFR-)、单独白蛋白尿(Alb /eGFR-)、单独 eGFR降低(Alb-/eGFR )、白蛋白尿和 eGFR 降低(Alb /eGFR ),结果显示 Alb-/eGFR- 组的全因死亡率最低,Alb /eGFR   组的全因死亡率最高,Alb /eGFR- 组和 Alb-/eGFR 组的全因死亡风险相似。然而, eGFR<45 ml/min/1.73m2 (Alb-/eGFR )的非白蛋白尿 DKD 组的全因死亡风险高于 Alb /eGFR-组。

日本的一项研究根据 DKD 表型调查了患者死亡、心血管事件和肾功能下降的风险,结果显示,与其他 DKD 表型相比,非蛋白尿型 DKD 患者出现这些结局的风险并不高,尤其是既往无心血管疾病的非白蛋白尿 DKD 患者的风险相对较低,与既往无心血管疾病的非 DKD 患者相似。

在比较不同 DKD 表型患者心血管风险的研究中,非白蛋白尿 DKD (Alb-/eGFR )和白蛋白尿 DKD (Alb /eGFR -)患者心力衰竭住院风险较高。非蛋白尿 DKD (Alb-/eGFR )患者与非 DKD 受试者相比心血管事件风险无显著增加,而蛋白尿 DKD (Alb /eGFR -)患者风险高于非 DKD 受试者。

综合上述研究,仍然不确定哪种 DKD 表型表现出更高的心血管风险,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荟萃分析来证明该问题。但非蛋白尿型 DKD 患者存在的心血管风险仍需引起重视。

⑥ 诊断检测

鉴于现有的对非蛋白尿型 DKD 的认识,许多研究者鼓励对 DKD 患者行常规肾脏活检。但是,诸如感染,出血和血管损伤等并发症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此外,肾脏活检并不能完全反映 DKD 患者病程中的血管病变。


研究表明,超声可以了解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和形态学变化,可以通过测量肾脏血管阻力的肾脏抵抗指数(RRI),评估 DKD 患者各个阶段的肾功能情况,以发现和监测非蛋白尿型 DKD。


近年来,有关尿液外泌体的 PDSTFs 研究发现,Wilm-1 肿瘤蛋白 (WT-1)是足细胞损伤的一种新型标志物,WT-1 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肾功能下降相关,这也为非蛋白尿型 DKD 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


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障碍会增加内皮素 1(ET-1)的产生,导致血管肥大、动脉粥样硬化和肾小球硬化,引起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因此 ET-1 水平变化也可以帮助非蛋白尿型 DKD 的早期诊断。

此外,目前血液和尿液中 TNF-α、TGF-β 和其他白介素的水平变化检测的研究可能会为 NP-DN 提供更多的诊断标志物。

⑦ 治疗

首先要合理应用 RAS 抑制剂。研究发现,对 DKD 患者早期(eGFR>60 ml/min/1.73m且 ACR<30 mg/g)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延缓蛋白尿的进展,控制血压,发挥更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但是,过度抑制 RAS 也可能导致 GFR 下降,尤其对于非蛋白尿型 DKD 的老年易感人群,应密切监测肾功能的变化。

其次,SGLT2 抑制剂可作用于肾小球血流动力学,通过纠正肾小球超滤发挥肾脏保护作用,同时它还被证明可改善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功能障碍,改善动脉硬化,减轻血管阻力,以上均可有效改善非蛋白尿型 DKD。

除此之外,肝素及其衍生物、己酮可可碱也可以通过改善肾血管及肾小球结构和功能,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小结

总之,非蛋白尿型 DKD 与合并大量蛋白尿的经典型 DKD 相比,其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进展速度较慢,预后相对较好,但非蛋白尿型 DKD 常合并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早期识别并诊断,有助于改善肾脏预后。

特别说明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策划 | 黄文迪

投稿 | huangwendi@dxy.cn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查看)

[1] Scilletta S, Di Marco M, Miano N. et al. Update on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 Focus on Non-Albuminuric DKD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Biomolecules 2023, 13, 752. 

[2] Kramer H. Renal Insufficiency in the Absence of Albuminuria and Retinopathy Among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JAMA 2003, 289, 3273.

[3] Drury P, Ting R, Zannino D, et al.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and Albuminuria Ar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Death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he Fenofibrate Intervention and Event Lowering in Diabetes (FIELD) Study. Diabetologia 2011, 54, 32–43.

[4] For the Renal Insufficiency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RIACE) Study Group; Penno G, Solini A, Orsi E, et al. Non-Albuminuric Renal Impairment Is a Strong Predictor of Mortality in Individuals with Type 2 Diabetes: The Renal Insufficiency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RIACE) Italian Multicentre Study. Diabetologia 2018, 61, 2277–2289.

[5] Yokoyama H, Araki S, Kawai K, et al. JDDM Study Group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Nonalbuminuric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Is Not Always Poor: Implication of the Effects of Coexisting Ma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JDDM 54). Diabetes Care 2020, 43, 1102–1110. 

[6] Jin Q, Luk A, Lau. E, et al. Nonalbuminuric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and Risk of All-Cause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and Kidney Outcomes in Type 2 Diabetes: Findings from the Hong Kong Diabetes Biobank. Am. J. Kidney Dis. 2022, 80, 196–206.e1. 

[7] Kalani A,Mohan A,Godbole MM,et al.Wilm’s tumor-1 protein levels in urinary exosomes from diabetic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proteinuria. PLoS 0ne,2013,8(3):e60177.

[8] Zeravica R,Nincic B,Cabarkapa V,et al.Plasma endothelin-1 levels and albuminuria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Med Pregl,2016,69(5-6):140-145.

[9] Perico N,Ruggenenti P,Remuzzi G. ACE and SGLT2 inhibitors: the future for non-diabetic and diabetic proteinuric renal disease[J]. Current opinion in pharmacology,2017,33:34-40.

[10] Aroor AR,Das NA,Carpenter AJ,et al.Glycemic control by the SGLT2 inhibitor empagliflozin decreases aortic stiffness,renal resistivity index and kidney injury.Cardiovasc Diabetol,2018,17 (1):1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