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收入≥生活开销 财务自由的状态下,一个人的被动收入大于或等于这个人所需的生活开销,这才能实现不工作也有足够的钱花的目标。注意这里的被动收入可以有多种来源,就比如一个人的投资所得,理财所得,存款利息,房屋或者车辆等的出租租金等,还有专利费,版权费等。 因此,一个人想要实现财务自由,并不是说必须赚够多少钱才能实现财务自由,如果能凭借其余被动收入覆盖生活开销,基本就算实现了财务自由。 就如之前见过一个老人,她把两室一厅中的一个房间收拾了出来,招来租客与其合住,每月基本可以凭借收来的租金覆盖生活开销,基本也算实现了财务自由,当然这和她的生活开支不算高也有很大关系。 因此,普通人如果想要早日实现财务自由,要么努力多准备几种被动收入渠道,要么尽可能地降低生活开销,降低实现财务自由的难度。 收入-储蓄=支出 而如果一个人只能寄希望于存款利息的话,就要尽可能多攒钱了。或许有人会说自己总也攒不下多少钱,每月的钱总是不知不觉就花了很多,能转化成储蓄的金额比较少。 此时建议谨记收入-储蓄=支出的公式,也即一笔收入到手后,先把用于储蓄的这笔钱存起来,剩余资金才是可以用于开支的上限。只要确保每个月都不超支,时间久了,慢慢地也能顺利执行储蓄计划,成功攒下钱来。 如果把这个公式弄反了,也即每月收入要先减去支出,剩余的才用于储蓄的话,如果期间有大额的冲动消费,或不必要的一些频繁消费,是不利于攒钱的。 365*30*n=10950n 有人总说自己收入低,根本攒不下多少钱。其实可以将战线拉长,借助时间的力量帮自己攒钱。就比如一年有365天,而30年足有一万多天。在不考虑利息的情况下,如果每天都攒下5元钱,30年可以不知不觉间攒下五万多元。如果每天能攒下30元左右,30年之后能攒下三十几万元。 有三十几万元,在享受3%左右利率的情况下,年利息在1万元左右,大体是够一些人在农村家中实现财务自由的。 如果一个人开销比较高,难以将年开支控制在1万元以内,可以努力提高平均收益率,获得更多被动收入。就比如可以借助一些基金定投等方式打理资金。也可以借助一些外贸经济平台如代销,10万每月得1000元利润。 统而言之,从财务自由的三个公式中,我们可以明白开拓其余被动收入来源的重要性,降低生活开销的必要性,学会先存后花,以及借助时间的力量让自己习惯性积少成多等,十分值得重视,不是吗? |
|
来自: 昵称Poc8Yq3G > 《理财知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