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氏《三十房公世系录》考证去伪

 青元閣 2023-11-30 发布于广东

坊廓青元

余曾闻多位宗亲讲过庄氏源流的一种说法,言汉代有三十房公世系,所述庄、严、石、蒋、朱五家本为一姓一说,很多宗亲对此深信不疑,且在海陆地区广为流传。初次听闻,便觉得此说存疑。于是追踪溯源,方见该文,细细观读,顿觉荒谬。

《三十房公世系录》原文如下:

1999年元旦,广东海丰县庄氏某宗亲等几人获河北庄氏某宗亲提供珍藏远年汉建和元年丁亥岁次梅月念三立传,唐贞观元年国学生景光拜撰资料,原文复印后照录如下。  

三十子嗣

公讳严,字久明,号启光,仕汉中元左辅,娶妻翁氏,生一子,未几,明帝刘庄即位,为忌帝讳公斗胆争辩殉难,翁氏闻而抛家。携子逃难,求乞保命养子。历尽风波、险阻,隐姓埋名,一讨壹拾叁载,其子人称“丐儿”。孟夏风雨淋漓,遂入土地庙避雨,母病,丐儿乞讨奉母,病日加重,仲冬母逝,哪求验棺,只身将母葬于土地庙后。日进三香,不敢远离,数月之久,茅草丛生,丐儿挖茅而护母墓,越挖心而生计,遂将茅草挑赴汴梁发卖。日益可嘉,重整衣冠、居宿等。

年十七,元月十五,汴梁城灯会,丐儿卖茅回途中,拾一白扇。端午,黄氏女淑云同梅凤,前来土地庙进香,观见木莲树下有一后生,手执白扇扇凉。命婢女探之,果是小姐之扇。问明原委,遂引回家见父。黄员外观其品貌端正,经女儿而愿,欲将淑云适与为妻,谈情之间,员外问曰:“小哥贵姓大名”。丐儿答曰:“小的姓庄名茅养,双亲早逝,只身靠采草药为生,年已十七,余者无靠”。员外曰:“既如此,吾女淑云送尔为妻,并赠尔银两置房”。茅养公自此成家立业。

辗转八载过去,黄氏妈生下三胎双生得六子,员外观之甚喜,与婿差商停当,将其地平基,重建前后连栋两座屋,前座给第二女婿田氏居住;后座为庄氏所有。祖上有德,辗转五十载,庄家门人丁大旺,真正是一父一母三十子。十胎双生九胎单,产下五女二十四男,加受养一男,够三十子矣。

怒除恶官

前座田氏,虽人丁少但亦名望,一父一母三进士,甚有威风,但非行正道,欺压黎民乡居邻里,无不愤恨。就吾庄氏而言,理该是亲,不该伤情。而田家者却每逢年过节,不许庄家先祭祖,否则当受官司,年年如是,岁岁无移。第八亚哥斗志高,纠集兄弟来出头。为欲治患,莫迟缓,祸患不除心不清。茅养公曰:“尔等莫急,候吾明日探问谊弟吴知府,才作道理。”次日公探实回家。对儿女传知府言曰:“若果庶民杀死一员进士,欲当九个人命。”十一亚哥曰:“人家绝丁,咱还有三兄弟。”同声道好,主意已定。

永和三年,戍寅岁重阳,吾先拜祖鸣炮,田氏兄弟果然来犯,当场被打死。公亲缚三十儿女送知府,吴知府不敢受理,次日,遣送朝廷。时顺帝刘保亲审其案。帝曰:“尔等杀死朝廷命官,该当何罪?”公诉明原委,求曰;“愿留长子为香丁,尾子非吾亲生,余者任帝发落。帝曰:“暂行收监,候待审理。”

蒙皇恩,赐五姓

七日之后,皇帝下诏。有诏书为证,书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庄氏父子,致死进士,理该认罪偿命,田家兄弟仗势欺人,民愤极大,应受正法,尔等为民除害,论将有功,将功赎罪,朕赐尔等免死。三十男女分为五姓。庄、严、蒋、石、朱者。即夜分辨不得有误,钦此。汉永和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父子谢恩毕,当夜,由太史公设定灯笼五个,各写一姓,六人成班,各派一个摸灯,茅养公亲自分配;一六成班、二七成班、三八成班、四九成班、五十成班,由一、二、三、四、五黑夜摸灯笼所得者:一六姓庄、二七严姓、三八蒋姓、四九石姓、五十朱姓。受姓毕,回归共商,日后子孙那知一本异姓乎,茅养公曰:吾想十六个字,为生字卦,男子者上字为仁、义、礼、智、信;各姓一字,下字为福、禄、寿、传、家各人一字;女子上字为春字,下字为梅、兰、竹、菊、桂各姓一字。日后子子孙孙不可不知,代代延袭,世世相传。(余文省略)

汉建和元年丁亥岁次梅月念三立传。

唐贞观元年丁亥岁次元月望日二十代孙国学生景观拜撰。

一九九九年腊月河北庄XX宗亲供稿。

纵观上文,第一印象就是民间稗史,首先是无从考证,第二是错漏百出。先针对上文描红之处,作以下辩证:

 ①“公讳严,字久明,号启光,仕汉中元左辅”、“为忌帝讳公斗胆争辩殉难”

据查阅相关汉史及庄氏历代名人录等资料,首先可以肯定东汉历史上并无庄严此人,还有“中元左辅”这一官职亦存疑,据载“左辅”为汉代高级官职,谓“居左而辅(君王)”,但“中元左辅”一官职名从未有记载,应属臆造。如有此人官至左辅,正史应有记录,不可能遗漏。

另外,“为忌帝讳公斗胆争辩殉难”一说,纯属无稽之谈。在封建社会,每逢新君登基,天下所讳新君之字,都得另改他字,若有犯者则为大不敬,这也叫做“避讳”。避讳之说早在儒家经典《春秋》中便已经提出来:“为子为臣,要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例如:东汉时期,臣民为了避光武帝刘秀的讳,就把秀才改称为茂才;汉元帝刘奭时期,当时的奭氏就由此而改为盛氏;汉明帝名庄,连其父亲刘秀的同窗好友庄光也改为了严姓,所以称为严光,即为严子陵。所有的庄氏皆改为严氏,所以史书上的老庄也改称为老严。该文所述这位身为“左辅”的大臣,连这世人皆知、约定俗成的基本礼制都能跟皇帝争辩,这也未免太牵强附会了。

②“汴梁”及“汴梁城灯会”

无论是上文末提到的汉建和元年念三及唐贞观元年国学生景观撰文,这两个时代下还未有“汴梁”(今河南开封市)这一地名。据《开封府志》等相关史料记载,“汴梁”一称,在宋代后也就是元、明时期才出现的,汉代时为“浚仪县”,至唐代方设“汴州”,后到宋代城“东京”或“汴京”,直到元代,方出现“汴梁”一称呼。故该文作者并非汉、唐的念三和景观二人所记述,应为明代以后或是近代之人杜撰伪作。

③“黄员外”“吴知府”“进士”“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史公”“顺帝刘保亲审其案”等词句

文中所述的这些官职名与当时时代背景明显不符,其中“员外”一职始于魏晋,“知府”一职始于宋代,“进士”乃隋唐科举后方出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更是明代才出现的,且其正确写法为“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还有,一桩民事案件由皇帝亲审,太史公(古代官方史料的专职记录者)来执行判决,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单说逻辑性显然是不可能出现的一幕,其更像是一出戏文的情节。由此可见,杜撰该文之人学识浅陋、逻辑混乱、文笔并不高明。

④“真正是一父一母三十子。十胎双生九胎单,产下五女二十四男,加受养一男,够三十子矣

这个问题,以常人之见,不辩都能明真伪。对比一组数据:根据史料记载,康熙皇帝一生育有35位皇子及20位皇女,算是历代帝王中少有的高产皇帝,但是他有66位嫔妃。这位三十房公倒是不置可否,但是其配偶黄氏那就太让人匪夷所思了,单凭一人能创造“十胎双生九胎单”的生产神话,单看这双生的概率更是亘古未有。据权威科学数据统计,女人一生在相对条件(包括卫生医疗、身体素质、生活经济等)准许的情况下,最多可以生育20胎左右。显然,这些条件中单纯卫生医疗这一项,在古代是不可能实现的。故此说法纯属胡诌乱造,脱离实际。

⑤这位供稿的河北庄氏宗亲是为何人?

该文中这位供稿的河北庄氏宗亲的身份并无其他介绍,其人是否具备对庄氏宗族源流研究有相关权威性,或是有相关史料佐证该文,期间并无附录,仅凭该文便信以为真,继而大肆传扬,纯属孟浪之举。

庄、严、蒋、石、朱五姓正考

①庄姓一般认同出自芈姓,乃楚庄王之后,以谥为姓。庄、严确实本为同宗,正史上记载:庄姓因避讳汉明帝名“刘庄”,始改为“严”姓,继而分庄、严二姓,有“庄严同宗”一说。

②蒋姓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族,乃周公旦第三子蒋伯龄之后,以国名蒋国(今河南省淮滨县)为氏。其正史并未记有出自庄氏一说。

③石姓亦是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康叔六世孙卫靖伯之孙公石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其正史并未记有出自庄氏一说。

④朱姓属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祁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其正史并未记有出自庄氏一说。

综上史料及辩证,庄严一脉历史上与蒋、石、朱三姓并无过多关联。一个姓氏的改动,在封建氏族社会的时代背景中,是一件极为重要及严肃的大事件,相关的史料均会作重要记录,而此说就如戏文一般泛泛而谈,随便臆造。

纵观锦绣庄氏一脉,自森公由中原固始县南迁入闽,由唐至今后裔遍布南方诸省及海内外,已然成为南方望族。历代庄氏先贤层出不穷,皆有史可考。庄氏文人贤士历朝历代多次修谱纂志,对森公以前世系尚不能考,且至今也从未有人提及或挖掘出“三十房公”一说。反之,在历经汉人多次南迁,庄姓寥寥无几的北方地区倒是出现了这一野文杂说。且在无相关考证的前提下,该说竟在短短二十几年间遍布海陆丰庄氏族人口中,实属荒诞。

至此,特将“三十房公世系”一说进行考证去伪,以防该野文杂说继续瞎播乱扬、混淆视听。

  二零二三年冬作于陆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