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识花认草篇——黄芩

 王挺军 2023-11-30 发布于浙江

李时珍《本草纲目》,堪称为本草学集大成之作,书中有个特点即每篇中药介绍的第一项内容即为“释名”,个人感觉比较好,从名入手比较有意思,名正而言顺嘛,通过其解释药名命名之缘由,可以加深对于此药的印象与了解。

黄芩,即古人所谓之“芩”。李时珍释名芩,《说文》作菳qín,谓其色黄也。或云芩者,黔也,黔乃黄黑之色也。宿芩乃旧根,多中空,外黄内黑,即今所谓片芩,故又有腐肠、妒妇诸名。妒妇心黯,故以比之。子芩乃新根,多内实,即今所谓条芩。

那些生长年份久长的大枝芩,往往枝条粗大、枯心亦大,枯者又称枯芩。子芩为一两年的新根,内实,也叫条芩。通常说来,黄芩以生长34年的为佳,家种黄芩23年就可以收获。

黄芩的基源植物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俗名腐肠、空肠、土金茶根、黄金茶等。多年生草本,高3080cm。茎钝四棱形,具细条纹,近无毛或被上曲至开展的微柔毛,绿色或带紫色,自基部多分枝。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全缘,侧脉4对,叶柄短。

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总状,长715cm,常再于茎顶聚成圆锥花序花冠紫、紫红至蓝色,长2.33cm,外面密被具腺短柔毛,冠筒近基部明显膝曲,冠檐2唇形,上唇盔状,先端微缺。果时花萼长5mm,有高4mm的盾片。花期78月,果期89月。生于向阳草坡地、休荒地上

按《中国药典》,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黄芩的炮制,需注意杀酶保苷,即先煮10min或蒸30min,然后再切。因为高温可以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活,从而可以避免黄芩苷被分解成绿色的黄芩素

黄芩饮片大致性状:为外表皮黄棕色或棕褐色,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具放射状纹理。有的中心暗棕色、棕黑色,或枯朽成空洞。气微,味苦。通常以质坚实、色黄、除净外皮为佳。

黄芩的性味苦、寒,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为清凉性解热消炎药,对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等均有良好疗效。黄芩经过不同的炮制加工途径能产生不同的效果,生用清热,炒用安胎,酒炙清上焦热,炒炭止血。

有个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的经典处方三黄汤”,麻黄、黄芪、黄芩等组成通常用于治疗中风、手足拘挛、百节痛烦、烦热心乱、不欲饮食等症

黄芩除了药用,亦可代茶用。如河北太行山区多野生优质黄芩,当地群众上山采挖,根入药而外售,叶茎为茶而自饮,该黄芩茶成为山区人民消暑、待客的主要饮品。黄芩茶,又称芩茶,泡出的茶色泽金黄,口感清新,而且有去火等保健作用。

在浙江本地人的印象中,黄芩牙膏曾是杭州牙膏厂经典产品。它以黄芩的有效成分融入牙膏中,大概也是利用了黄芩的清热消炎和止血的功用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