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确认识慢阻肺,药物治疗早准备

 拾叁亿人 2023-12-01 发布于福建
正确认识慢阻肺,药物治疗早准备

耿帅 史宁,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药剂科

医学科普中心 刘燕/崔彦 编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

保持肺部健康是生命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中的重点防治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宗旨是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

今年是第22个世界慢阻肺日,主题是“肺系生命,刻不容缓”,旨在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的诊断、治疗。那么,临床药师就带您了解治疗慢阻肺的几类药物。

支气管扩张剂

支气管扩张剂是COPD的基础一线治疗药物。通过松弛气道平滑肌扩张支气管,改善气流受限,改善肺功能。与口服剂型相比,吸入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更优,因此多首选吸入治疗。主要包括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类药物、茶碱类。

(1)β2受体激动剂:通过影响气道平滑肌肥大细胞的β2受体,松弛平滑肌,达到扩支气管的作用。此类药物根据起效时间和作用时间分为长效、短效。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主要有特布他林、沙丁胺醇和左旋沙丁胺醇等。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主要有沙美特罗、福莫特罗,以及新型药物茚达特罗、奥达特罗、维兰特罗等。对于稳定期患者,一般会选择长效的β2受体激动剂,作用时间持续12h以上,持续扩张小气道,改善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症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窦性心动过速、肌肉震颤、头晕头痛。

(2)抗胆碱能类药物:通过阻断M1和M3胆碱受体,产生松弛气道平滑肌,改善气流受限和慢阻肺的症状,达到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可分为长效和短效两种类型。短效抗胆碱能药物(SAMA)主要有异丙托溴铵。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包括噻托溴铵,以及新型的LAMA如格隆溴铵、乌美溴铵和阿地溴铵等。一般长效LAMA能够持久的结合M3受体,快速与M2受体分离,从而延长支气管扩张作用时间超过12h,新型LAMA作用时间超过24h。不良反应常见于口干、咳嗽、局部刺激、吸入相关的支气管痉挛、头痛、头晕。

(3)茶碱类:具有支气管舒张和减轻气道炎症的双重作用。药物代表药有氨茶碱、二羟丙茶碱和多索茶碱。此类药物之前是慢阻肺的一线用药,因副作用大,目前一般只用于控制效果不佳时考虑联合用药。茶碱联合LABA对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症状的改善效果更优。常见不良反应与个体差异和剂量相关,如恶心、呕吐、腹痛、头痛、胸痛、失眠、兴奋、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等。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茶碱的治疗窗较小,必要时要检测茶碱的血药浓度,当血液中茶碱浓度>5 mg/L即有治疗作用,>15 mg/L时不良反应明显增加。

正确认识慢阻肺,药物治疗早准备

吸入糖皮质激素

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具有强大的抗炎功能,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可减轻气道炎症,改善肺功能。此类代表药物有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慢阻肺稳定期的长期用药,单一使用ICS并不能有效阻止肺功能下降,需要联合1~2种长效支扩剂。联合用药能有效延缓肺功能下降,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急性加重风险。雾化ICS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如口腔念珠菌感染、咽喉刺激、咳嗽、声嘶以及皮肤挫伤等。

正确认识慢阻肺,药物治疗早准备

祛痰药

改变痰中粘性成分,降低痰的粘滞度使痰易于咳出,可改善通气功能。按照作用机制分为五大类:多糖纤维素分解剂(溴己新、氨溴索)、粘痰溶解剂(乙酰半胱氨酸)、含有分解脱氧核糖核酸的酶类(糜蛋白酶)、表面活性剂(愈创甘油醚)、粘痰调节剂(羧甲司坦)。对于有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慢阻肺患者,无论稳定期评估分组如何,均可在起始治疗中加用祛痰剂。

免疫调节剂

采用常见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裂解成分生产的免疫调节药物,可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严重程度和频率,在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慢阻肺患者中建议使用。代表药物有胸腺肽、匹多莫德等。

正确认识慢阻肺,药物治疗早准备

抗菌药物

当慢阻肺因某些诱因发展成为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在治疗策略中尤为重要。病毒或细菌感染是导致AECOPD的重要诱因。

(1)抗病毒治疗:在临床上不主张经验性抗病毒治疗,对于疑似流感诱发的AECOPD患者,尤其出现典型流感症状者,可在发热48小时内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

(2)抗细菌治疗:在有抗菌药物用药指征的情况下(呼吸困难加重、痰量增加、痰液变脓3个症状同时出现,或仅出现包括脓痰在内的任何2个症状)需要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另外,AECOPD患者需要评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包括:① 近一年住院史;② 经常(>4次/年)或近期(近3个月)抗菌药物应用史;③ 极重度慢阻肺(FEV1%pred<30%);④ 应用口服糖皮质激素(近2周服用泼尼松>10 mg/d);⑤ 既往分离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

对于单纯慢阻肺可选用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或者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治疗。对于复杂慢阻肺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者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也可选用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治疗。对于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风险的患者,口服可选用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静脉用药可选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钠舒巴坦),也可以选用第三代或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或头孢吡肟等)。值得注意的是抗菌药物的使用疗程,对于轻中度AECOPD患者抗菌药物疗程为5~7天,延长疗程并无临床获益。对于重度AECOPD,明确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疗程可延长至10~14天。

总之,COPD治疗的目标主要是减轻当前症状和降低未来急性加重风险,从而改善长期预后,减少病死率。而合理的药物治疗必能改善临床症状,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