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个月阴阳用法

 4131 2023-12-02 发布于安徽

一阴一阳谓之道。

乾是天,是阳;坤是地,是阴。乾卦初九爻是潜龙勿用,坤卦初六爻是履霜,坚冰至。比喻天上太阳尚微弱,大地呈现寒气,因此乾坤二卦是一个整体,不能单独存在。

八字体系遵循了周易的规定,天干是天,地支是地。只要搞清地的状态,就搞清阴阳程度,比如冬天很寒冷,就知道太阳光照程度强弱。大地是坤,本质属阴,坤卦逐爻上升,阴气下降,这是因乾卦阳气上升。

上面简单讲一下原理,网上目前还没见过乾坤卦的理论,这里简单公布一下依据。

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的气候特征反应阴阳气对比结果。


子月


太阳直射点往北回归线移,北半球受到一丝丝温暖,但整体上寒冷,水最强,火最弱,阴强阳弱。

水有壬癸,火有丙丁。子平论阳干是气,阴干气尽质成。河图中还有生成数,天生地成,阳干是天主生,阴干是地主成,丙丁、壬癸都是阴阳环抱,联结在一起,是生与成关系,有互生之意。

子月,丙火胎气,丁火绝气,八字里主要论气,胎绝表示气的程度。


丑月


丑月水最强,不要看丑土,觉得土最强。土最强的话,水就最弱,火就最强,一下子阴阳颠倒,冬天变夏天。

丑土什么意思,看藏干己土、癸水、辛金三者表达。癸水存在,是对立气丁火弱。己土克癸水,表示火气有存在,辛金是一种变化。它表达寒气到达最顶峰,寒气要变了。


寅月


寅木是木气,准备生火。这是冬天水寒在丑月被止住,木寒要生火,要向温热地变。

寅中藏干甲、丙、戊三者主要表达了木生火,木克土两种变化。生火是温出现,阳气略占上风;克土是土不能止寒,阴略占上风。

因此寅月阴阳程度对比非常注重干支表达方式。丙日出生就要注意,丙火出来代表了有温暖,出生当天的阴阳气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非常重日柱。要说以前重年柱也准,但人家也注重日柱和年柱关系,有时还重时柱昼夜情况。

寅月整体上寒气还重,具体要年月日组合,有时要兼看时。


卯月


卯月温地,阳气略上风,为什么卯是温地。卯是寅月过来,说明寅月的甲木生丙火完成。

温地有可能变返寒,比如年月日水重。


辰月


辰月整体阳气上风,辰土藏干戊土、癸水、乙木。这个季土也不是最强,春天木气最强克土,说明水气还不弱。阳气略占上风,阴气只是略微弱一些。

辰月依然要看组合,年月日水木克土,阴气还是有可能返寒。


巳月


巳月阳气重,火是主流,水就弱。藏干丙火、庚金、戊土是主要表达方式。火土相生,土金晦火,庚金长生,表达寒气退完,阳气重,阴气开始准备阶段。

巳月火土重,有些古籍巳月某些案例还有用火,这是比较难理解,当然有可能人家是对的,验证第一。


午月


午月太阳当空照,和子月形成对比。阳气旺盛,午藏干丁火、己土,表示土转化火热,因此有些命局见火吉,是因土晦火转化热。


未月


未土季,这才是土最强,水最弱。未月天气最热,比午月还热,因此叫酷暑。

未土藏干己土、丁火、乙木。乙木很重视,会保持丁火热,又会克己土。藏干的东西都是吉凶最大的组合,格局法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适用。


申月


夏天的阳气由土吸收,开始转化金向阴凉地走。申月是余热,藏干庚金、壬水、戊土表达庚金要泄土生壬水,但这水有戊土克。

申月阳气还是略上风,但要看年月日组合,一旦庚金泄土生水组合出现,阴气就占上风。


酉月


酉月是申月过来,说明申月的庚金生水泄土,凉气成了,阴气占上风。

阴气占上风,并不说明阳气弱,年月日组合上有可能整体返阳。

比如日主丙丁火出现,就要小心注意。


戌月


秋天都是金气最重,金气泄土,阴气升。戌土藏干戊土、辛金、丁火。火被凉土晦,土被金泄,火克金作用弱。

整体上阴气是占上风。土金是戌月非常重要的组合,金泄土带来丁火不吉,土不吉。


亥月


秋天过后,太阳照射程度变微弱,阴气重。亥中藏壬水、甲木,表达水阴被转化成少阳气,但这时候还不是最冷。

亥月喜欢用甲木泄水,然后火去温木,木火一片富贵通天。土不太好用,稍有不慎会被亥中甲木克制,甲木是月令中的东西,吉凶明显。


图片

这十二个月阴阳用法大体写完了,巳午未是阳重,戌亥子丑阴重,寅卯辰看组合,申酉看组合。

阳重用阴,阴重用阳,不管干支如何组合,目的都一致。

前面文章的口诀有讲阳浊返阴,其实拆开讲是阳重用阴,而阳一片反而用阳,还是阴阳用法,其他派系管叫从格从旺,这里只讲阴阳气平衡,阴阳气无论怎么偏都是平衡状态,但要是出现弱气被克制,命局就会失衡。

坤卦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即使是阴气先天制阳气,但阴阳对比悬殊,自不量力还是会一败涂地,天上的太阳将烧得大地一片焦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