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经方为主论治糖尿病才是医生真正的法宝!

 中医缘的图书馆 2023-12-02 发布于内蒙古

今天我们继续说一说糖尿病的问题。

如果仅仅盯着胰岛素的问题,那么又该如何看待“胰岛素抵抗”的现象呢?再有,以胰岛素为核心论治糖尿病时,可曾关注到患者体内蛋白质、脂肪和水液代谢的异常等情况?如果把糖尿病的问题全归于胰岛素的异常,那么,胰岛素的异常又是因何而起呢?……

关于糖尿病,目前我们主要关注的问题,无疑是血糖的高低以及所谓的胰岛素的问题。可是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异常以外,还有伴随症状的种种不同的情况,而这些情况似乎才是中医更应该关注的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很多都是患者的自身感受。

以经方为主论治糖尿病才是医生真正的法宝!

在《糖尿病和高血压中医论治探源》一书之中,我列举了糖尿病的九大类方证,糖尿病的证型当然不止这九大类型,这样做的目的仅仅在于抛砖引玉而已。

比如糖尿病的乌梅丸证,其特点即是手足逆冷、上热下寒症状明显,而这个上热下寒既与“镇肝息风汤证”有着明显的不同,又必须兼有自身的特点。这个举例,一则要说明糖尿病的乌梅丸证的特点,二则是想借此阐明糖尿病从肝论治是一大法门,三则要说明从中医论治糖尿病,其用药需要寒温共用,不可一味地注重寒凉,肆意苦寒直折。

再比如糖尿病的麻子仁丸证,其特点是阳明有热,可以见到患者多食的情况、不怕冷而怕热,且大便干,便秘现象明显而突出。本方证与五苓散证同为阳明胃热证,可是本方证患者舌头是干燥的,而五苓散证舌头是润的;五苓散证是小便不利,可以见到小便少,也可以见到小便多,而麻子仁证则是基本只见于小便急数。

糖尿病的肾气丸证,则也是小便多,而兼见阳虚和手足及小腹麻木等等虚劳证象,比肾气丸证情况更重的患者,还可以见到肾着汤证、真武汤证,或者苓桂剂加附子的情况,病性偏于少阴,故本方证多伴有脉微细和但欲寐等精神欠佳的情况。

糖尿病的白虎加人参汤证,则燥热现象明显,患者多兼见口渴而思凉饮,也可以兼见多食,但是“实证”现象不明显或者不突出。与诸承气汤证相比较,诸承气汤证口渴现象多不及白虎加人参汤证,而腹满之“实证”的情况突出。

糖尿病的小柴胡汤证,则是糖尿病兼见少阳病的情况,多伴见胸胁逆满、口苦、咽干等少阳病的特征。

糖尿病的小建中汤证,则是厥阴病兼见侵及太阴的情况,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反应,患者多表现为食后血糖居高不下,故多加芍药,以利胃肠道血液向肝脏之中转移,且用饴糖以补充脾胃,以直接补济谷气之不足,防止胃肠道空虚。

糖尿病大黄蛰虫丸证,是糖尿病患者兼见微循环障碍,是寓补于通的办法,多兼见患者两目黯黑,肌肤甲错。糖尿病患者有见皮肤粗糙,呈现鱼鳞样变化者,且兼见黑眼圈者,多为此方证。

糖尿病患者另一个血瘀证,是阴伏证,多兼见口干而不欲饮和血瘀的情况,如舌下脉及舌质瘀紫、脉涩的征象。这一问题和大黄蛰虫丸证往往与“血痹病”相关,但是大黄蛰虫丸证偏于微循环障碍,而阴伏证多偏于较大的循环障碍。

由此可见虽然都是罹患糖尿病,可是患者具体的情形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中医是个体疗法,如果找不到适合具体患者的方剂,疗效肯定是不能保证的,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这些情况虽然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情形,但是也必须要知道,还有很多的情况没有包括在内,需要医生针对具体情况而做出合于实际的分析判断。比如某位糖尿病患者,脉浮、而腹满却饮食如故,就是厚朴七物汤证;再比如糖尿病患者兼见心下痞,则往往需要用泻心汤来治疗。这些情况都与这九大方证不同,而需要另外选取适合的方剂。

此外,糖尿病还与中医的百合病、狐惑病和阴阳毒病,以及中风病、虚劳病、瘥后病、黄疸病等密切相关,这还不包括现代疾病的高血压、高血脂、痛风等常见疾病伴随糖尿病的情况。

总之,本人认为只有站在糖代谢的角度和《伤寒论》所揭示的消渴病之高度,才可能对糖尿病真正地有所领悟,进而才可能正确地论治糖尿病的诸多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