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约40%的癌症可以避免!这些致癌因素,能避开一个是一个!

 胡群峰教授 2023-12-02 发布于广东

1115日,国家癌症中心党委书记张勇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癌症的形成是多种危险因素长期积累的一个慢性的过程,目前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评定的已确定的人类致癌物有127种,可能的致癌物有95种,涉及的致癌物类型非常的广泛。但是,癌症是一类可防可控的疾病,大约40%的癌症可以通过控制癌症危险因素,改变生活方式等得以避免,所以要积极进行癌症的预防。

IMG_256
哪些生活方式要尽早改?
饮食习惯不健康

吃得太咸

每人每天的盐摄取量为6克,超过了这个量,食盐中的高渗透液会破坏胃黏膜,长此以往容易诱发胃癌。

摄图网_402526751_锅中的食物(企业商用).png

吃得太油

红肉类(比如牛肉、羊肉、猪肉)、加工肉类(比如香肠、培根、腌腊肉、烟熏肉),这类肉类往往富含饱和脂肪酸(素有“坏脂肪”的称号),长期摄入过多不利于肠道健康。

吃得太烫

热茶、热汤、吃火锅,这类温度高烫口的食物,长期食用,容易损伤食管黏膜,导致食管癌。

抽烟喝酒

烟草中含有69种致癌物质。而酒精是1类致癌物,是全球癌症的主要原因。

摄图网_501718335_banner_喝酒的职场人士手部特写(企业商用).jpg
生活习惯不健康

熬夜晚睡

熬夜会导致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紊乱,使得细胞代谢异常,影响人体细胞正常分裂,导致细胞突变,提高患癌风险。

长期过劳

人体就像一个弹簧,过度劳累直接导致人体抗病免疫力快速下降,这时癌细胞容易乘虚而入。

IMG_259

不爱运动

缺乏运动会导致体内免疫细胞减少,大大增加患癌的概率。进行有规律的、持续的身体活动,能预防某些部位的癌症。

不良情绪

长期精神紧张、情绪压抑、过度劳累、焦虑、恐惧的人群,会造成内分泌失调、机体代谢紊乱等,可能会增加患癌的几率。

IMG_260
患有癌前病变,不重视

癌前病变本身并不是癌症,但是在致癌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其中一小部分可能会发展为癌症。

1、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

胃癌发展有一个大致的过程: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IMG_261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癌前病变,癌变的风险相对增高,需要在消化内科医生指导下积极干预。

2、腺瘤性肠息肉→肠癌

肠息肉有很多类型,其中,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尤其是直径>2厘米的,癌变的机会较高。

一般95%以上的结肠癌来自结肠腺瘤,一般从息肉到癌变,平均要5~15年。在这阶段,通过肠镜进行息肉切除,能大大降低肠癌的发生。

IMG_262

3、肝硬化→肝癌

我国肝癌发生存在一个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

如果有乙肝病史伴肝硬化基础,则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如伴有影像学发现可疑占位或甲胎蛋白升高,更需要提高警惕。
不重视职业防护

职业暴露也会对癌症的发生产生影响,不同的职业,其工作环境存在差别,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可能罹患某些特定肿瘤。

IMG_263

我国已经被列入了法定职业病目录中的化学物所致的职业性肿瘤有11种,分别是: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2.苯胺所致膀胱癌

3.苯所致白血病

4.氯甲醚所致肺癌

5.砷所致肺癌、皮肤癌

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7.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

8.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

9.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

10.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

11.β-萘胺所致膀胱癌,其他职业性肿瘤还包括职业性放射性接触所致肿瘤

职业暴露在工作环节中难以完全避免,但可以通过加强个人防护、提高保健意识、实施合理的工作人员轮岗以及定期体检等方式加以防控,尽可能做到预防及早期发现和诊治。

远离这3种致癌因素

1HPV人乳头状瘤病毒——宫颈癌

对女性来说,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99.7%的宫颈癌都与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有关。

其中,HPV16HPV18型的致癌风险最高。在我国,这两种HPV导致的宫颈鳞癌占比高达84.5%

IMG_264

HPV疫苗接种和宫颈癌筛查,是预防宫颈癌两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对于未有性生活的年轻女性,接种疫苗更有意义;

对于已有性生活的女性,疫苗接种和定期筛查都很重要。如果HPV和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三年阴性,则可以每3年筛查一次。

2)幽门螺杆菌——胃癌

根据20236月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发布的《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我国居民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50%

IMG_265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食物等“口口”途径传播。

从幽门螺杆菌感染到慢性胃炎,再到溃疡,最终发展为胃癌是一个慢性演变的过程。

通过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可以降低罹患胃癌的风险,早期干预和管理可以在感染后的不同阶段中发挥关键作用。

3)乙肝和丙肝病毒、肝吸虫——肝癌

我国大多数肝癌是在慢性乙肝、肝硬化基础上形成,患者通常经历长期慢性肝炎、肝功能异常,直至进展为肝硬化。在肝硬化基础上,由于硬化结节发生癌变而出现恶性肿瘤。部分患者不经历肝硬化阶段,可直接由慢性肝病发展为肝脏肿瘤。

所以在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后,一定要积极治疗,减少肝炎的发作,避免肝硬化,降低肝癌风险。

摄图网_401943515_患病的肝脏(企业商用).png

接种乙肝疫苗是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式。

丙肝目前没有预防疫苗, 因此,平时要注意做好自我保护,不要与丙肝患者共用针头,不要到不正规场所进行纹身、打耳朵眼等,不共用剃须刀及牙具、理发用具等。

肝吸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食物传播,饮食上建议不要吃生或半生的鱼虾;菜刀切完生鱼必须洗净后再切熟肉,以免囊蚴感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