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母亲,一个北京南城女儿的奥德赛 | 常小琥长篇小说《如英》

 老鄧子 2023-12-03 发布于安徽

图片

在家走失
——长篇小说《如英》后记

文|常小琥

我是在北京白纸坊西街长大的,儿时在那里过着无所事事又自我感觉良好的日子,直到毕业找工作,我才离开。所以说,我其实和小县城里走出来的孩子区别不大。这也造成了我的极度晚熟,无论是哪个方面,比如直到现在,我都认为无所事事并且能感觉到美好的日子,就是好日子。
我的小学在白纸坊西街偏东,我家住在西街偏西。每天一放学我们撒丫子就往家跑,这样才能赶上北京台播的《圣斗士星矢》。我家距离稍远,所以每次都赶不上开头五分钟,那五分钟里发生了什么,要等到第二天上学,在早课间听一个叫于博奇的家伙讲给我。由于我太想知道了,其他同学还总围过来插嘴,于博奇就更来劲了,那五分钟能讲两个课间,有的情节也跟我后面看的接不上,我就怀疑有他瞎编的成分。直到有天我使出浑身力气往家跑,居然赶上了动画开篇,那可是我拼命跑出来的奖励,更重要的是于博奇知道后,他说你绝不可能赶上那五分钟,那个距离你是到不了家的!即便我说出那五分钟的情节,他也不信。但是对于我来说,最宝贵的是我可以不再经他讲述,独自去理解那五分钟了。而且如同宿命一般,现在的我仍然在这条路上,寻找那不被人承认、不被人理解的时间。
后来我的小学搬到法源寺附近一所研究院里,白纸坊的孩子要到当街坐公共汽车,坐到牛街南口。两站地之外的世界,对于孩子们可称得上遥远,好在我们会自发结伴而行,你就不会觉得害怕。
某天早上我跑到车站,发现车来了同学却不往上挤。我没来得及多问,用力一蹿就上去了。当车门啪叽一关,我站在铁台阶上,看到同学们都用惊恐的眼神望着我,我不知道他们怎么了。很快,公交车到了牛街南口但没有停的意思,而是直接开到了下一站,我两条腿哆嗦起来。我带着哭腔甚至是祈求着问售票员,阿姨我们这是要去哪儿?她爱答不理地说,礼拜寺。礼拜寺,仅仅比牛街南口多出一站,我却觉得可能再也回不去家了。
我两手攥紧书包背带,担惊受怕中双脚落地的一刻,眼前全是留长胡须、戴白色圆帽的人。他们五官立体,穿着对襟长衫,慢悠悠地聚集在街上,边走嘴里边念叨着什么,路两边还摆满我从没见过的糕点和器物。我当然不知道那是什么,更不知道当天是回族的古尔邦节。只记得我仰着脑袋,独自站在街中间,好像所有人都在看我的校服和书包。你能想象那个八岁的孩子有多绝望吗。我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奇异国度,连头顶的树都变得无比高大。我早已忘了学校的方向,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那些陌生人身后,闻着弥漫在空气中的神秘香气。
当我意识到周围的模样逐渐熟悉,这才稍稍安心,我知道自己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我居然走回了学校。一进校门,大伙儿就像迎接凯旋的英雄一样把我围起来。于博奇说,我们以为你走丢了,我正要告诉老师你再也回不来了。我当时还讲不出什么,无法告诉他我去哪儿了,看到了什么。但他说得没错,我确实走丢了,至于我是怎么回来的,为什么没有事发生,我把它归结为某种神迹。
那时我和表弟常去印钞厂里洗澡,俩人谁都不愿负责装毛巾肥皂的塑料筐。那是个浅绿色的塑料筐,有两个提手,拎久了还拉手。我们便想出个绝妙的主意。于是,每到周末,两个秃小子一人拎着塑料筐的一个提手,以同样的步伐,并肩走在厂区里,大兵们见了都要多看几眼。由于表弟高,我个头矮,所以塑料筐里面的肥皂和毛巾总会掉出来,有次掉的是一大瓶蜂花洗发液,砸我脚面了,生疼。
带着深深的满足感,我们洗完澡,总要站在澡堂门口吹凉风。我告诉表弟,一人拎一边实在太丢人了,不如来时我提,回去你提。表弟说行。很快他发现,这样明显自己吃亏了,因为我们进厂时直奔澡堂,但洗完出来,总要在厂区里乱窜。我们要爬树,要品尝花坛里的一串红花蕊,要在干涸的泳池里扮演圣斗士,或者在警卫连的兵营里,和那帮大兵摔跤。那也是我最神气的时候,而表弟无论干什么都要提着个塑料筐,跟在我左右。每当他也想爬树,也想玩双杠,或者从泳池跳台上往池底看的时候,我都会提醒他,你,别忘了拿好塑料筐。
他终于明白过味儿了,提出拿塑料筐的顺序应该变一变,但是我提醒他,别忘了谁是哥哥。有时我们玩的时间远比洗澡还要长,甚至天都黑了,他累得恨不能把塑料筐挂在脖子上,有几次还故意扔到地上,踢了几脚。直到有一天,不仅来的时候是我提塑料筐,洗完澡我也主动拿筐,因为我带了个照相机出来。
暮色降临,厂区的地下管道在检修,我们不得不绕路。沿着一排迂曲的游廊,闻着被翻起的土地和松树混合的湿气,我们走到从未去过的印钞车间,那是真正印钞票的工作区。我们似乎感受到了某种威慑力,不仅身体发冷,还有了尿意。走到高耸入云的虎皮色水塔下面,眼前已接近一片昏黑,只能听到凌乱的凉鞋声。
“给我看看照相机呗,让我按两下。”表弟说,“我帮你拿塑料筐。”
我说那可不行。虽然这是一部傻瓜相机,但是里面有宝贵的胶卷,按两下可贵了。又走了一段路后,天已经全黑了,如果想拍出人影,需要用闪光灯,我告诉他,电池可贵了。表弟不再说话,虽然他比我高,脾气也比我差,但是他沉默了。我这个人就是心太软,只好答应他等走出厂区,我们就在大门口拍照,那里有很亮的灯。我们一人按一下,也不废电池。
可是我们越走越不认路,这才明白印钞厂太大了。我们能听到奇怪的鸟叫,还有那座标志性的德式钟楼,“咣当咣当”响个没完。
“八点了!”我们看着彼此,认真数着。
我们终于走出厂区,不过是朝着家的反方向,一直走到了大观园的南门。
“能拍照了吗?”表弟问我。我们确实需要庆祝一下,至少看到大马路了。
我仰起头,看着面前那块刻着“补天遗”的巨石,决定我们在这下面给对方拍一张。我正指挥表弟,怎么借助月光拍照片,却听到身后有人朝这边说话。
“你们这样可不行。”
是个大人,个子不高,但是个大人。我记得他的脸很白,眼窝深陷,双眉浓重,声音有些沙哑,而且还穿着一身黑衣。我和表弟早吓得不知该说什么。
“给我看看。”他伸手向我们要相机。看着他那副样子,我真后悔带相机出来。觉得如果交给他,一定会被抢走。终于我还是从表弟手中拿回相机,交给了他,这时表弟紧紧贴住那人身边,怕他抢走。
然而那人看了看却乐了,他说你们没开镜头盖呢!表弟看向我,我还死死盯着我的相机。随后那人拿出纸条,用笔在上面写了一串文字。
“这是我的店,你们要是真想学摄影,来这里找我。”他对我们笑着。
他把纸条和相机一起还回来后,我和表弟撒丫子就跑,我的凉鞋都跑到脚跟后面去了。
那几乎是我第一次与外部社会产生某种联系。虽然纸条早就扔了,可后来我总在想,他为什么要叫住我们,还让我们找他。直到长大以后,我还是会想,他应该知道我们太小,是不可能去找他学摄影吧。在某个夜晚,愿意给两个傻孩子写电话号码,愿意和他们聊聊摄影的人,可能他也在寻找自己的路吧。
我再一次走失,正是面对着家门口,那时我已经懂事了。但我还是弄不懂,自小便在姥姥家长大的我,怎么忽然进不去家门了。我亲眼看着姥姥在当街喊:“听你妈的话,回你自己家去吧。”我看着她的脸,却听不懂她的话。即使在我后来最无助的时候,依然被这个家拒之门外。因为我的晚熟,对这个家里发生了什么自然一无所知。那似乎只是告诉我,你该长大了。印钞厂的保安把我撵出来,姥姥家的亲人们把我撵出来,可是我没有长大。
当我搬离白纸坊,我举着那个傻瓜相机,对准自己家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成员——床、沙发、书架、电视机、折叠桌和酱油瓶以及肥皂盒——毫不吝惜地按下快门,并且全程打开了闪光灯(可想而知,洗印出的照片和作案现场一样)。我想把这里的一切放大后印在心里,为此我甚至对着每一个房间跪下磕头。我依然一次次地回来,像个孤魂野鬼似的在这条街上游荡。可是我没有长大。
至今我还保留着这个习惯——总要把白纸坊那一带走上几圈。我无数次经过和表弟打闹的巷子,经过槐树下姥姥家的窗前,经过富丽堂皇的印钞厂大门,仿佛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证明,我没有长大。至今我还是对无穷无尽的窗子感兴趣,对黄昏日暮时,映照着万家灯火的窗子感兴趣。那些如梦似幻的光线向我转达着,人们吃饭时在谈论着什么,或者为了什么感到忧愁。你可以从外面轻松走过一栋塔楼或是一片幽深的院落,但是几平米的房间内却是某人的整个世界。摆放在书桌上的物品次序,墙壁上的水渍和熏黑印记,茶几与扶手椅上的木纹,以及客厅里的煤烟和潮气,窗子里的神秘世界永远吸引又阻止着我。
所以不断地了解和探索白纸坊,成为令我着迷的事。我读奥兹的《爱与黑暗的故事》,读王鼎钧的《昨天的云》,看他们以赤子之心去写儿时的感受和梦境,去追溯父母辈那令人心碎的过去,他们平静又坦诚的文字令我也有了书写《如英》的念头,或者说令我意识到,从很久以前我就注定要写这本书了。对于白纸坊,对于父母的人生,对于那些家庭内部的不解之谜,我抱有太久的幻想。于是在长达三年的访谈中,要以写作的名义与父母交流,我才知道他们是“六九届”知青,才真正知道我是知青的孩子,才知道他们对过去的苦难与不甘守口如瓶。
我便这样开启了一场回到过去的探秘之旅。
正是由于极度晚熟,我无法相信自己的记忆和判断。我只能向他们反复追问过去的人与事,追问那些细节、动机和各种可能,我只能相信他们。直到母亲在我面前抽噎落泪,直到父亲沉默不语,我才意识到自己拨动的伤疤有多深。我的父母,或者说有着相似经历的一代人,从未真正地融入过社会环境。他们永远活在一种不合时宜的处境中,用尽全力也无法弄懂这一切,无法让自己被人接受,无法获得尊严。他们是被家放逐的一代人,被家诅咒的一代人。我在儿时看到的很多事情,很多选择,以及很多问题,随之也都有了答案。
于是我知道了我的晚熟、我的坚忍、我的愤世嫉俗,我的自私、我的狡猾、我的反复无常,这些是从哪儿来的基因。我也知道了这些是我永远逃离不掉的底色。但他们与我不同,他们从未想过重回白纸坊,那里是他们的伤心地,或者说,家便是他们的伤心地。我的追问一度也激起他们对我的反问,令他们向我寻求答案。我仿佛看到他们始终也没有走出那片伤心地,仿佛看到的全是无望的答案。
即便如此,写《如英》的过程艰难却也幸福。那段日子里,我不仅可以回到八九十年代的白纸坊,还可以与从前身边的人重见。尤其是他们在一起时,不曾说过的话,我在这本书里帮他们说了。他们错过的人,我在书里让他们再度相逢。那些无法化解的误会与遗憾,我在书里替他们解释了。至于他们永远走失的那个家,我也在这本书里,帮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回去。
当我听到伤害过我父母的人说“那都是时代造成的错”,我为他们感到可悲。我觉得苦难与记忆不该分成三六九等、高低贵贱。也许你认为某些人一生的追求或者难以触碰的痛苦,是过于渺小甚至荒谬的,某些人的人生是简单到不可理喻的,但是谁又能界定,多大的苦难才是苦难,多复杂的人生才叫人生呢?我认为即便是令孩子伤心的小事,即便是时代造就的无数重复的苦难,但它降临到个人头上,都不能因为渺小或者重复,就不值一提,就可以删除。
理解苦难,书写记忆,是不是小说家的必要素质?我不敢说。我倒是看到太多人利用机会展示自己,以被许可的身份,奋力地舞弄着他的沉默,我为此感到羞耻。我甚至对于小说家这个身份感到无聊,我可以什么都不是,我可以永远做个在家走失的孩子。


图片 
长篇小说《如英》,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出版
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华语青年作家奖得主常小琥
继《琴腔》《收山》后又一部长篇力作
以醇厚而洒脱的京味笔调
重绘原生城市地图
深情回望母亲颠簸又强悍的人生
一个北京南城女儿的奥德赛之旅
当代生活的史记 走心的青年作家
金宇澄  濮存昕 诚意推荐


 图片

打小儿如英就爱冲在前面,老师为了灭她的威风,总玩儿队首变队尾的游戏,她只好往另一头跑,谁想又一个转身,队伍就朝反方向走了。很快这游戏她就玩儿了一辈子,直到队伍越排越长,直到她跑不动了,也没人再冲她乐,都怕被从队里甩出去。等她明白过来时,已经很晚了。

日暮前,夕阳洒进玻璃窗,仿佛落下金色尘埃。如英看向远处印钞厂的哥特式钟楼,那黯默中拔地高耸的姿态,她也随之定了定神。那是她的印钞厂,是她从小生长的地方,她记得爸在那里站岗,记得每一栋楼的用途,记得每一棵树结的果子。

别看她在佳木斯如鱼得水,回到从小生长的地方,才发现从前的菜地、坟地和坑洼地,已成了充满金属味道的工厂丛林。纵横交错的三街六巷,每拐进一个路口就有好些鎏金锃亮的牌匾。除了印钞厂,沿护城河向北还建有拔丝厂、象牙厂、珐琅厂、雕漆厂和钟表厂。在第三服装厂门口,中午车间下班,如英目不转睛地看着女工们挂着口罩、身穿蓝大褂,从飞舞的鹅毛中鱼贯而出。

她和周笑同时在白纸坊一带游走着,像是两只被队伍甩掉的蝗虫。报国寺旧货市场门前,宽窄不齐的粉房琉璃街那一溜国槐树下的碎影里,下斜街几间高出地基的灰色旧屋旁,尘土飞扬的菜户营西街三岔路口的冷面馆外,或者在头发胡同与佟麟阁路交汇处对面,国华商城门前那片繁华的人群里,两人也许会擦身而过。

车子徐缓地从白广路北口开过枣林前街,金色熙光透过树隙筛落下来,一路追踪两人的脸。两旁的槐树和马缨,编结出繁翳葱茏的网,令周围顿时沉静,如英只听见周笑指给她儿时光脚踢球的“宣体”、粘知了的万寿西宫那个土坡、看杂技演出的盆儿胡同、逮蝌蚪捉蜻蜓的陶然亭、游泳的青年湖,以及前身是崇效寺的白纸坊小学。那些地方同样也是如英的精神故园。

这个家有点儿奇怪,男人像流水,女人像火药。夫妻俩也有相同的地方,他们都是被各自家庭放逐的人,只好都带着某种执念活着。这应该是世上最悲伤的事情了——你的家人永远不想见到你。

她被练就出的牺牲精神令自己早已习惯了忍受,同时那与生俱来的抗争性又永存在身体里,所以她固执而天真地把生命和灰大楼与印钞厂锁在一起,直到她被熔成了一颗定时炸弹。

尽管清明节的正日子已经错过,但是在第二天凌晨,夫妻俩仍然整装待发,骑着自行车,循着记忆上路。他们的车很破旧并且挂满泥磕巴,骑起来链条更是咯噔咯噔地响,像在互诉衷肠。不过夫妻俩结伴而行,又令一切显得无比平静。


活动嘉宾

方清平

相声,小品演员,编剧

徐晨亮

《当代》杂志主编

常小琥

作家

主持嘉宾

胡小家

文学编辑

活动日期

2023年5月27日(周六)15:00-17:00

活动地点

RENDEZ-VOUS

活动地址

 DT51 3F 

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98号院1号楼

活动费用

免费

活动当日凭报名短信进场

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

进入报名页面

坐席有限,先到先得

参与提问的前三位读者

将获得《如英》1本

直播平台

新浪微博

@SKPRendezvous 

无法到达现场的读者,请以直播形式观看本次活动

【活动内容】

白纸坊、崇效胡同、印钞厂、里仁街、右安门、南横街、自新路、陶然亭、宣武体育场、盆儿胡同、枣林前街、万寿西宫、鸭子桥、南线阁、铁匠营、半步桥、虎坊桥、南樱桃园、白广路电影院、南菜园……

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华语青年作家奖得主,80后实力派作家常小琥长篇新作《如英》,以醇厚洒脱的京味笔调、纵横交错的记忆弧线,重绘原生城市地图,这些折射着岁月光泽的地名,成为新的文学地标,让北京“南城”这一独具色彩的文化地理时空,浮现于读者面前。

常小琥曾以小说《琴腔》《收山》蜚声文坛,茅奖得主金宇澄赞许他的小说“京字京韵,细节风景深入骨髓”。潜心多年完成的新作《如英》,深情回望母亲颠簸又强悍的人生,以子一辈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北京南城女儿的奥德赛之旅。他探秘父母一辈被原生家庭放逐后重建生活的历险,更用精准丰沛的细节,为四十余年间人们的衣食住行、歌哭悲喜、牵挂和冀望,留存下一帧帧快照,以此抵抗时间的侵蚀。

题为《在家走失》的小说后记中写道:“写《如英》的过程艰难却也幸福。我不仅可以回到八九十年代的白纸坊,还可以与从前身边的人重见。尤其是他们在一起时,不曾说过的话,我在这本书里帮他们说了;他们错过的人,我在书里让他们再度相逢;那些无法化解的误会与遗憾,我在书里替他们解释了。至于他们永远走失的那个家,我也在这本书里,帮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回去。”

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评价:“就是'在家走失’这句话,让我有了阅读《如英》的愿望。这部小说像是当代生活的史记。如果没有这样走心的青年作家,五十年间的许多事有一天会被遗忘。”

2023年5月27日(周六)下午15:00-17:00,著名演员、编剧方清平,本书责编、《当代》杂志主编徐晨亮与作家常小琥做客DT51 RENDEZ-VOUS,聊聊《如英》中的文学地景与南城记忆。

 图片

【活动嘉宾】

图片

方清平

相声、小品演员,编剧,北京青门海派创始人。粉丝称其“冷面笑匠”。2010年因参加第五届CCTV相声大赛,表演单口相声《幸福童年》一炮而红;2013年2月初登央视春晚舞台,同年3月,因担任BTV《脱口而出》主持人而广为人知,后一直活跃于各类晚会的舞台。参演电视剧《老酒馆》《生活有点甜》《乞丐大掌柜》等,并参与创作多部剧本。

图片

徐晨亮

《当代》杂志主编,本书责任编辑。1979年生于天津,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曾任《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执行主编。

图片

常小琥

作家,《如英》作者。1984年生于北京。已出版长篇小说《琴腔》《收山》《如英》等,中短篇小说见《当代》《收获》《十月》《北京文学》《上海文学》等刊,同时参与过多种影视剧本创作。曾获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紫金·人民文学之星”小说佳作奖、华语青年作家奖、《上海文学》中篇小说奖、《北京文学》年度优秀作品奖等。

【主持嘉宾】

图片

胡小家

文学编辑。


图片

稿件初审:曹译(实习)
稿件复审:徐晨亮
稿件终审:李红强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订阅新刊
《当代》微店




订阅《当代》:
1.《当代》邮发代号/2-161
2.《当代长篇小说选刊》邮发代号/80-19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