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中国艺术的西方学者

 北京温钦画廊 2023-12-04 发布于北京

喜龙仁曾拍摄大量中国城市景观,收录于其1924年的著作《北京的城墙和城门》(Walls and Gates of Peking)中。

伴随着五千年文明的更迭发展,中华艺术史同样经历了不断的繁衍与洗礼,直至20世纪,其迎来了有史以来最为复杂且变革的时期。与此同时,全球化亦令中国艺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西方学者。

除了众所周知的喜龙仁、高居翰等,这批西方学者或少时赴华交流,或经导师影响慕名前来。他们苦学汉字、“改名换姓”、饱读古书,不仅向全世界介绍百花齐放的中国艺术,更以全新视角和维度展开研究。今天,时尚芭莎艺术带你了解十位研究该领域的西方学者,快来看看!

01

喜龙仁

(Osvald Sirén)

1879-1966

作为研究中国艺术当之无愧的外国先驱之一,喜龙仁是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第一位艺术史教授。在获首届查尔斯·朗·弗利尔(Charles Lang Freer Medal)奖章外,其还为多家欧美博物馆和多位私人藏家担任中国收藏顾问。1918年起,在宣统皇帝溥仪的陪伴下,喜龙仁考察了大量紫禁城内的建筑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中国的古代建筑、雕塑、绘画等文化遗产。

喜龙仁一生六次来华,与许多中国学者建立了深厚交流:胡适为其在北京大学的讲座做翻译;张大千为他80岁生日题字;鲁迅购买其1933年编著的《中国画论》赠与好友;梁思成更直接在研究与教学中多次引用他的理论。

图1:喜龙仁与日本艺术家岛田修二郎(右1)在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欣赏中国古画

图2:喜龙仁拍摄的崇文门城楼

图3:喜龙仁所著《中国园林》

02

福开森

(John Calvin Ferguson)

1866-1945

2017年,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学博士聂婷(Lara Netting)出版的著作《福开森与中国艺术》将福开森从传教士到艺术商人和研究者的经历徐徐展开。这位学者的一生与中国艺术密不可分。

在华供职期间,福开森热衷于研究和收藏中国古董珍品、著书立说,并自1912年开始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机构采购中国文物珍品,因此被誉为“西方研究中国古物书画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晚年,福开森亦将其余藏品捐赠金陵大学,即后来南京大学的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图1:福开森为弗利尔美术馆向端方家族购下《洛神赋图》南宋临本,1914年

图2:《福氏古物馆成立周年纪念摄影》,1936年

图3:福开森与郭葆昌合作编著《校注项氏历代名瓷图谱》,1931年

03

罗樾

(Max Loehr)

1903-1988

罗樾师从著名亚洲艺术史学家巴赫霍芬(Ludwig Bachhofer),曾任清华大学副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自1960年起任哈佛大学东亚艺术系系主任及该校福格艺术博物馆(Fogg Museum)东方艺术部策展人,直至退休。

据学生高居翰回忆,罗樾曾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按照风格分类商代礼器,以传授审美与品质的辨识方法。罗樾坚持认为,青铜器表达的艺术精神呈进化式,这对其著名“论敌”、瑞典汉学家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所建立的纹饰统计学发起了挑战,并在其学生贝格利(Robert Bagley)所著《罗越与中国青铜器研究》(新书中“樾”更改为“越”)中整理阐明。

图1:罗樾手绘的玉器图录

图2:安阳出土的商代青铜觥,罗樾认为该类动物造型与两侧几何纹样属于商代的视觉创新。

04

高居翰

(James Cahill)

1926-2014

与同时代的专家不同,高居翰并非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却成为了中国艺术史当之无愧的权威之一,并曾出任故宫博物院古书画研究中心外聘专家。

高居翰师从罗樾,做过喜龙仁的助理,获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艺术史硕士及博士学位后返回本科母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艺术史。其主要研究中国绘画演变史,著有《隔江山色》《不朽的林泉》《江岸送别》《气势撼人》等,对各朝代的画作风格形成了独到的鉴赏与批评,并以多方学派视角及扎实的知识基础与一众正统学者据理力争,多次质疑权威机构所藏名画的真伪和价值,掀起了一场场酣畅淋漓的学术辩论。

图1:学者万青力为高居翰所绘的传统文人风格肖像图,深得其喜爱。

图2: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藏《溪岸图》局部,高居翰提出该画并非董源真迹,而是张大千“最成功的欺世之作”,与该馆亚洲艺术部主任方闻、耶鲁大学中国艺术史学者班宗华等展开了激烈辩论。

05

雷德侯

(Lothar Ledderose)

1942-

雷德侯出生于德国慕尼黑,曾赴科隆、巴黎、海德堡等地学习东亚艺术史和汉学,于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东京大学等高校从事艺术史研究,并为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担任过翻译,随后得院长蒋复璁赠名“雷德侯”。2005年,其针对中国刻石书法的研究获得了国际学术大奖巴尔赞奖(Balzan Prize),成为继贡布里希后又一位得此殊荣的德国艺术史学家。

图1:2021年,雷德侯在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研究所开展泰山工作坊,与学生欣赏郭沫若手迹。

图2:米芾《逃暑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藏,雷德侯在著作《米芾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中讨论了“中国书法史学研究中的晦黯之处”。

图3:雷德侯爬山无数,只为亲自勘察、拍摄、拓印每一处遗址所刻经文。

06

柯律格

(Craig Clunas)

1954-

1974年,柯律格在剑桥大学学习两年中文后,作为开放后的第二批留学生赴北京语言学院深造,为其此后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清代小说的博士论文打下基础。他是牛津大学艺术史系名誉教授、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首位专门研究亚洲艺术的艺术史主席,以及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中国部长达15年的资深策展人。我们在《牛津顶级教授:初学艺术史,该读什么书?》一文中曾对其展开深度访问。

其代表作《谁在看中国画》《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等致力于抛开大众对明代中国“固步自封”的成见,强调杂糅的文化语境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图1:1974年,柯律格在北京天坛公园。图2:弗洛伊德与松狮犬Lun,2019年4月,柯律格在国立中央大学艺术学研究所讲座“弗洛伊德与中国艺术收藏”中,提到该犬的品种及命名侧面反映了弗洛伊德与中国的缘分。

07

夏南悉

(Nancy Shatzman Steinhardt)

1954-

夏南悉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职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学院院长及该校博物馆中国艺术策展主任。她从13岁起学习中文,对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尤为感兴趣,并撰写、翻译、编辑了大量相关著作,获奖无数,如《辽代建筑》《中国建筑:一段历史》《中国皇城规划等。其对各个朝代的古建筑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划分,并结合全球建筑史的语境展开深刻探讨。

图1:夏南悉带领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史学生欣赏清代长卷

图2:2022年11月,夏南悉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讲座中以北京妙应寺白塔为例,提出许多海外佛塔的结构可追溯至元代所受的藏传佛教影响。

08

乔迅

(Jonathan Hay)

1956-

乔迅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师从班宗华教授(Richard Barnhart),曾任艺术史期刊《人类学与美学》特邀顾问,现任纽约大学美术史教授。作为美国第四代中国艺术史研究学者的代表,其以探索明清遗民绘画为主,并在2001年首次出版的博士学位论文《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中,发掘了中国艺术的现代性、主体性与世界性。

图1:石涛《自写种松图小照》,1674年,乔迅在《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对画家自我意识与主体性的探讨中,建构了该时期绘画的崭新解读体系。图2:《雍正十二美人图》系列,1709-1723年,乔迅在2010年著《魅惑的表面》中以此图为序,探讨了明清时期的奢侈装饰。

09

罗泰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1959-

罗泰是国际著名中国考古学研究学者,师从张光直先生,获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自1993年起任教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作为北京大学和加州大学合作考古项目的美方指导者之一,其大力推动了中美考古学界的交流,曾在世界各地参与重大考古工作,并能直接用德、英、法、中、日等多种语言授课。在2019年出版的《罗泰访谈录》中,其分享了游历各国的研学历程,并阐释了中国考古学的缺失、中西方考古学方法的区别等话题。

图1:罗泰(前排右1)与张光直教授(后排右4)及同学们在麻省图2:2015年,罗泰在香港浸会大学发表“从考古材料看中国先秦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化”演讲。

10

安雅兰

(Julia F. Andrews)

1951-

安雅兰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曾在中国美术学院访问学习,现任俄亥俄州立大学中国艺术史荣誉教授一职。她是1979年中美关系正式建立后第一位研究中国艺术史的美国人,多年来与丈夫沈揆一教授共同为国际中国现代绘画研究奉献不断,硕果累累。

图1:“黎明曙光:1974至1985中国的前卫艺术”,亚洲协会香港中心,2013年,由沈揆一与安雅兰策展图2:展览“中华五千年”的古根海姆苏荷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 SoHo)部分,“世纪的转折:二十世纪中国艺术中的传统与现代”,1998年,由沈揆一与安雅兰策展

除了以上10位代表,还有许多杰出的外国学者尚未得到介绍。早期的学者大多拥有“多重身份”,始于外交、传教等工作爱上中国文物珍品,也因此身份将之传播海外;后起的学者则经历了百家争鸣,始终用专业的学术热情克服着“先天不足”等质疑。

中国艺术史必然是一门研究不完的学科。这些外国学者以多元、跨领域的眼光重观该学科,更在国门之外的教育及学术机构建立体系、培养审美、孕育了来自全世界的观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