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球最“闪亮”的地方,居然是河南

 板桥胡同37号 2023-12-04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图片

人们仍然相信爱情,

但不一定再相信钻石。

如今钻石价格已暴跌近四成,

而造成这种局面,

只能说河南“功不可没”,

地处“天下至中”的河南——

恁真中(zhóng)!

图片

河南登封观星台,仿若穿过时光隧道,感受古人天圆地方框架下真正的“天地之中”。

在古时候,古希腊人认为钻石是星星的碎片;古罗马人认为是天神朱庇特的眼睛;古埃及人认为钻石是生命的象征;古印度人说钻石不允许凡人染指;世界各国的王亲国戚都为它迷之疯狂——

而如今中国的年轻人却能摆一摆手说:

“还是,不买了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源:微博话题榜

未切割钻石价格竟然下跌35%,导致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是人造钻石(培育钻石)冲击天然钻石市场。

图片

图源:央视财经官博

截至今年7月,市场上每两颗钻石,就有一颗是人造钻石;

而世界上每两颗人造钻石,几乎就有一颗来自——河南。

图片

河南郑州“中原第一高楼”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大玉米”。

图片

河南

世界最“布灵布灵”的地方

一开始,人造钻石并未得到认可;但在大约十年前,印度商人开始将人造钻石混入天然钻石,向全球销售,由于两者太难区分,而搅乱了整个钻石市场。

图片

珠宝店出售的人造钻石(右)和天然钻石,你能看出区别吗?

但正是印度这种“掺假”的做法,也强行倒逼传统钻石大厂必须接受人造钻石的“真”。人造钻石也终于迎来了出头之日,而最大的受益者竟然不是印度——

而是河南。

为什么会这样?这首先要从钻石的原石,金刚石说起。

图片

原生矿床的毛坯钻石原石

图源:Géry PARENT,Wikimedia Commons

地球上最硬的天然物质——金刚石,被称为“最锋利工业牙齿”,作为超硬材料,是磨具行业的核心原料。

图片

在漫画作品《进击的巨人》中,颚之巨人拥有九大巨人中最硬的牙齿与爪子,可以破坏任何硬质化水晶,堪称该漫画中的“最锋利爪牙”

图源:《进击的巨人》漫画104话

但1950年代的我国,作为“工业牙齿”的人造金刚石只能依靠进口,非常掣肘,这可是关乎中国工业生死的大问题,该怎么办呢?

于是1960年,攻克人造金刚石的艰巨任务,落在郑州三磨所头上。

图片

当然,河南也不负众望,仅仅在3年后的1963年,我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便在郑州宣告研制成功!

图片

郑州新地标“大玉米”,其外形灵感来源于“天地之中”建筑群的嵩岳寺塔。

更重要的是,制造金刚石的机器也在1965年被研制出来,郑州三磨所与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一起,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合成钻石神器”——

铰链式六面顶压机!

(请记住这台“神器”,后面要考)

图片

揽下瓷器活的“金刚钻”——铰链式六面顶压机。

所谓“压机一响,黄金万两”,这台六面顶压机工作了30年才退役,合成金刚石共约150万次,被誉为“功勋压机”;还被国资委列入我国机械制造业工业文化遗产,这是一台中国机器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早在1960年代,六面顶压机已是国外两面顶压机效率的数倍,中国从此开始成为世界超硬材料中心,从进口国转为出口国。

图片
图片

两面顶压机与六面顶压机对比图

图源: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钻石的秘密》

60年后的今天,河南早已成为超硬材料大省。来自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的数据显示:

我国人造金刚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95%,这其中又有八成来自河南。

图片

河南郑州,生产钻石的主要设备及生产线。

终于,重点来了!

——堪称“神器”的六面顶压机,除了生产人造金刚石,它也是生产宝石级人造钻石的核心装备;

而这种“人造钻石神器”的主要生产国——正是中国,准确说是中国的河南。

图片

河南许昌,金刚石生产车间。

图片

河南三门峡,工人正在对钻石进行切割打磨。

迄今为止,整个人造钻石行业几乎仍采用“中国特色”的六面顶压机;而我国也藉此连续十余年蝉联世界最大人造钻石生产国。

图片

到2022年,世界上已有一半以上宝石级人造钻石都产自中国,这其中河南又占到八成以上。“世界钻石看中国,中国钻石看河南”,更神奇的是——这还是全国六面顶压机未全部投入运转的结果,让了全世界“一只手”,但依旧稳赢

当一束阳光穿过钻石,除了魅力什么也没留下;而这颗在阳光下最闪耀的“宝钻”,正是河南。

图片

河南柘城白瓷塔。2021年,全球人造钻石产量900万克拉,仅柘城就生产了400万克拉,堪称“人造钻石之都”。

图片

人造钻石

到底是真钻假钻?

这就像是问制冰机里造出的冰,是不是真冰一样。

图片

宝石分类

图源:《博物》2019年08期

人造钻石,是被“种”在实验室的环境里,慢慢发育长大的,主要有两种技术,高温高压法(HPHT)、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图片

2020年进博会上,一颗12.75克拉CVD人造钻石。

简而言之,种钻石跟种粮食一样,需要种子与养料:

以很少的天然钻石(籽晶片)作“种子”,以甲烷作“养料”,形成一粒粒“粮食”(碳的等离子体),然后一点一滴沉积在籽晶片上,一层又一层,最终形成沉甸甸的麦穗(人造钻石);

人造钻石每小时可以生长0.006毫米,一周左右,就可以形成1克拉。

图片

安徽合肥,工作人员正在检查人造钻石毛坯的品质。

除了可以“种”出钻石首饰,还可以“种”出激光、雷达等领域精密仪器的重要部件,以及更加锋利耐用的刀具。

图片

湖南株洲,种类多达上千种的钻石切削刀具。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02期

摄影/马宏杰

人造钻与天然钻在物理、化学、光学特性上近乎一致。仅凭肉眼观察,切割打磨前的毛胚还能看出区别,但切割后的成品钻则完全不能,需要很先进的仪器才能区分。

而两者最直观的区别,可能是签定证书的封面颜色,以及内页内容上会有所不同。

图片

左边是在地底经过上百万年形成的天然钻石;右边是用机械设备只花三、四天合成的人造钻石。

图片

两者只能通过非常特殊的方式区分,比如在阴极发光仪下,前者的生长纹理呈几何状,而后者呈环带状。

2018年7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特地对钻石的定义进行调整,竟然删去了“天然”的定义,承认人造钻石也是钻石。

钻石界评级机构如GIA(美国宝石研究院)、IGI(国际宝石学院)等也推出与天然钻相似的人造钻分级体系。

人造钻已名正言顺打入全球钻石行业,不是假钻石。

图片

中国“藏宝图”

虽然。在人造钻石领域,我国凭借河南可以“独步全球”;但在天然钻石领域,中国在世界各国的排名只能位居前十名上下。

图片
图片

中国“藏宝图”,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在我国,钻石在辽宁的瓦房店和铁岭、山东的蒙城、郯城、临沭及沂沭河中上游、江苏的新沂、东海、宿迁、泗洪、湖北的京山、湖南的常德、桃源、沅陵与黔阳、新疆的巴楚、墨玉,以及西藏的安多、曲松,均有分布。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03期

中国较大的钻石矿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分别为辽宁的瓦房店、山东的蒙阴,还有湖南的沅江流域(此处矿床主要为砂矿,产量相对较少)。

另外,在河南、湖北、宁夏、山西、四川、河北也发现过钻石,但品质和质量都达不到开采要求。

瓦房店被誉为“东方钻石城”,主要为金伯利岩原生矿,品质高,已探明储藏量占全国54%;

图片

瓦房店将军石海岸晚霞

山东省沂蒙地区,为我国的大钻产区,盛产50克拉以上的大钻石。

在中国,如果说人造钻石看河南,那么天然钻石则要看山东,中国最大的钻石,基本都出现在山东。

图片

临沂蒙阴岱崮的日出

说到山东钻石矿,乃至全中国钻石矿,就必须说一下中国的“大宝藏”地带,以山东郯(tán)城到安徽庐江命名的——

郯庐断裂带,中国最大钻石就被发现于此。

根据《人民画报》1984年第4期的报道:“1937年秋,(山东临沂)郯城县农民在金鸡岭下地干活,拾到重281.25克拉的'金鸡钻石’,后被日本侵略军掠去”;

图片

郯庐断裂带斜跨山东,是黄金、钻石与蓝宝石等重要矿产的摇篮。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03年01期

2001年编纂的《郯城县志》也记载:“(金鸡钻石)是1937年秋天在李庄镇金鸡岭发现,重281.25克拉,为中国钻石之最,比位居第二(现存最大)的'常林钻石’(158.77克拉,被发现在山东常林村)几乎重一倍。”

图片

图源:大众日报

远不止大钻石,沿郯庐断裂带还形成了众多“大宝藏”,作为一张无形的“藏宝图”,纵贯神州↓

图片

郯庐断裂带,以山东郯城到安徽庐江两个地名命名。地幔中的成矿物质只有通过深及地幔的大断裂,才能被岩浆和成矿流体带出地表,形成各种矿藏。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03年01期

钻石主要产生于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中,矿产分布极不均匀,开采极为困难,一般从23吨的砂矿中,只能能选出4.5克拉钻石,而经过加工成装饰品的钻石仅有0.45克拉——比例仅为两亿分之一以下。(1克拉=1/5克=200毫克)

图片

世界范围内——红点是具有可靠年龄测定结果的金伯利岩产地,黑点为已知全部产地。

图源:《宝石与宝石学》(Gems & Gemology) 2019年夏季刊,第55卷2号

在19世纪之前,印度是唯一已知的钻石产地;后来,人们又在南非、西非、西伯利亚、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地发现大钻石矿,其中南非供应了50%以上宝石级天然钻石。

图片

著名的钻石产地南非“金伯利”镇,攫取钻石留下的是一个巨大的坑洞。1866-1914年,5万名矿工用铁铲等工具进行挖掘,共挖掘出2722千克钻石。现在这一露天矿已被采尽,只剩下方圆1.6公里、采矿隧道深达1100米的大洞。

根据《中国矿业》提出的数据, 2021年,全球钻石储量为18亿克拉,资源量为37.13亿克拉;截至2022年3月,全球共有1524个钻石矿。

2017年,天然钻产量达到1.52亿克拉巅峰后,逐年萎缩。天然钻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开采枯竭是它的宿命。

图片

纳米比亚废弃的钻石“鬼城”科曼斯科普(Kolmanskop),位于纳米布沙漠中,100年多前曾是十分繁华的钻石小镇,如今废弃后被黄沙吞没沦为“鬼城”。

图片

但钻石真的稀有吗?

图片

在木星和土星上,每年会泻下1000吨钻石雨,钻石直径达1厘米左右。

图源:中国天气官博

科学家曾用地震波估测地球某个地质层的组成成分,发现地球根本不缺钻石——

在地下160公里的地方,钻石储量是已探明储量上千倍,多达万亿吨。

如果地心有超市,那里的钻石会比玻璃还廉价。

图片

在俄罗斯发现的罕见“钻中钻”,就像套娃一样大钻套小钻。

但想去地下160公里谈何容易,那里相当于地下5万多层,坐电梯下去要连续速降8-17个小时;

目前人类所能钻探到最深的地方,也才地下12公里多一点,距离天然钻石的“克拉自由”,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依靠火山喷发、大自然的恩赐,仍是天然钻石的唯一来源。

图片

于2020年关闭的澳大利亚阿盖尔(Argyle)钻石矿,是大自然最杰出的宝藏之一,这里曾因粉钻闻名于世。

仅从地质角度而言,地球不缺钻石;但就开采难度而言,天然钻石太难获得,就像古代的玻璃一样,异常昂贵。

图片

库里南钻石一~九世。库里南钻石是世界最大钻石,被发现于南非,重达3106克拉,如图,它被分割成9块,其中“库里南一世”最大,重530.4克拉,又被称为“大非洲之星”。

图片

钻石是不是该跟爱情解绑了?

如今,钻石已从过去的“被动消费”(婚姻必需品),渐渐变成“悦己消费”;除了传统的婚嫁场景,也开始作为日常首饰。

性价比高的人造钻石更容易获得消费者认可,如今,珠宝广告上如果再出现情意绵绵的情侣画面,可能已经过时。

图片

美国夏威夷,俯瞰著名的环状死火山——钻石头火山。

更有甚者,有人将至亲骨灰做成了钻石,使钻石不仅仅再局限于爱情赛道;还有人将自己的肾结石制成“钻戒”,拓宽了“钻戒”的成分。

此外,金刚石更被称为“终极半导体材料”,把钻石做成更耐用、更高效的芯片或将成为未来主流。

如果钻石在“爱情”这条路上是越走越窄,那么脱离爱情的范畴——在“未来”这条路上,钻石则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图片

“宇宙级的钻石项链”,真正的“钻石恒久远”,距离地球1.5万光年的项链星云。

【参考文献】

[1]《钻石不应以产地而论》 中国矿业 2022年6月 第31卷增刊1

[2]《钻石的秘密》中科院地球科学环境研究所 2019年1月16日

[3]《全球一半培育钻石产自中国!克拉自由后还能做什么》人民日报 2023年7月27日

[4]《跨越一甲子 一“钻”天下闻 河南金刚石产业发展观察》新华网 2023年9月15日

[5]《实验室里“种”钻石 比天然钻石更纯 价格更便宜》新华网  2018年5月6日

[6]《世界钻石的储量和生产概况》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6年12月12日

[7]《这个河南小城,何以成为“钻石之都”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10月17日

[8] 《价格暴跌35%!国际钻石巨头出手!这一措施,史无前例》央视财经 2023年11月14日

[9] 《如何合成高品质的人造钻石》奇妙的物理世界 2019年第1期 

[10] 《人造钻石能帮年轻人实现“克拉”自由吗?》 三联生活周刊 2022年8月11日

[11] 《地球上的黄金从哪里来的》 奇妙的物理世界 2017年第2期

图片

因微信近期推送规则改版

未加“星标”就无法展示完整封面

将会错过我们精挑细选的大图封面

后续精心编辑内容

也很容易被淹没

若您喜欢我们的文章

请为我们添加爱的“星标”

图片
图片

中国国家地理视频号

大美中国,山河锦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