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庙”为什么被称为“文庙”?

 黄之中 2023-12-05 发布于安徽
图片

“文庙”为什么被称为“文庙”?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家似乎都知道,但似乎说不清楚。今天我们就试着来探寻一番。


《说文解字》中对“庙”的解释为:“尊先祖皃也。从广朝聲。庿:古文。”(注:皃,同“貌”),即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

《现代汉语词典》中“庙”有四个含义:

❶旧时供奉祖宗神位的处所:宗~|家~。 

❷供奉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处所:寺~|土地~|文~|岳~|山顶上有一座~。 

❸〈书〉 指朝廷:~堂|廊~。 

庙会:赶~。 

可见“庙”的涵义是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的。我们在古代文献当中看到的“庙”多与朝廷或统治者相关,比如供祀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皇帝死后都有一个“庙号”,已故帝王的名字称为“庙讳”,朝廷或商议国家大事的地方称为“庙堂”等等。

从孔庙到文庙

图片

我们现在在全国各地看到的文庙又被老百姓称为孔庙、夫子庙等,是专门祭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先贤的场所。孔子逝世于公元前479年,他去世后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国国君鲁哀公在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将孔子生前“故堂所居”,“立庙旧宅,置卒守,岁时奉祀”,当时只有“庙屋三间”,内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琴车书”。这个“置卒守,岁时奉祀”的庙屋就是最早的孔庙。

事实上,作为“万世之师”,孔子生前就是弟子们的精神偶像。《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在孔子去世后,“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孔子冢大一顷。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文中“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可见定时对孔子进行祭祀在先秦就已经延续下来。

到了汉朝,孔子的儒家思想逐渐被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确立为治国理政的主流思想,对于孔子的祭祀规格也越来越高。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刘邦到鲁,并以太牢之礼祭祀孔子,开了最高统治者以最高等级的礼仪祭孔的先例。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 表彰六经”,孔子的崇高地位得到进一步确定,孔庙也进一步升级为国家级的重要祭祀建筑。东汉元嘉三年(153),汉桓帝下诏在山东曲阜修建孔庙,并设卒吏守卫,正式开始由国家为孔子立庙。三国时期,魏文帝在黄初元年(220)“令鲁郡修起旧庙,置百石卒吏以守卫之,又于其外广为屋宇,以居学者。”从这里开始,孔庙祭祀和办学结合了起来。北魏孝文帝在太和十三年(489)于平城(今河北遵化西南)建先圣庙(孔庙),这是首次在曲阜以外的地方建孔庙,这种做法从此后开始向全国推广。唐太宗在位时曾两次颁诏各州县立孔庙,四时致祭。唐代礼制规定“凡学,必祭奠先圣先师”,从此开始,所有学校均建造孔庙,到宋代普及全国,官办的学宫和民办的书院全都有祭孔的庙宇。

学宫和书院具有祭祀功能,这一点我们从岳麓书院的建设发展可窥一斑。岳麓书院创建于北宋年间(976年),初创的书院只有“讲堂五间,斋舍五十二间”。至咸平二年(999年),潭州太守李允则重新扩建书院,北宋王禹偁在《潭州岳麓山书院记》中这样写道:

公询问黄发,尽获故书,诱导青衿,肯构旧址。外敞门屋,中开讲堂,揭以书楼,序以客次。塑先师十哲之像,画七十二贤,华衮珠旒,缝掖章甫,毕按旧制,俨然如生。请启辟水田,供春秋之释奠;奏颁文疏,备生徒之肄业。

这里的“公”即李允则。他扩建书院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塑先师十哲之像,画七十二贤”,并“请启辟水田,供春秋之释奠”。可见,当时祭孔已经成为书院的重要功能之一。

那么“文庙”的“文”又有怎样的讲究呢?汉以后,历朝历代的皇帝为了表达对孔子及儒家学说的尊崇,不断地给孔子加封。汉平帝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北魏孝文帝追谥孔子“文圣尼父”。唐太宗谥孔子“文宣”,唐玄宗追封“文宣王”。到了北宋,宋真宗又在“文宣”前加上了“至圣”二字,自此孔子被尊为“至圣文宣王”,各地孔庙都被称为“文宣王庙”,明代以后改称“文庙”,这就是今天全国各地“文庙”名称的由来。

一般情况下,全国各地由办学而建的孔子庙,即各级学宫和书院所建的孔子庙都叫“文庙”。当然,这里也有例外,那就是孔子家乡山东曲阜的孔子庙叫做“孔庙”而不是“文庙”,因为这里不是学校,而是孔子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

感受伟大

图片

如果有人问我,你是什么时候感受到孔夫子的伟大呢?我的回答一定是,当你走进文庙的时候。文庙是必须带着景仰轻声细语漫步其中的所在,是“朔望恭谒圣贤”的所在,是洗涤心灵、反躬自省的所在。

文庙,就是你感受中华文明的所在。

图文|花花跟我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