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期主义的本质:复利思维

 激流一舟 2023-12-05 发布于中国香港
巴菲特的雪球之所以能滚起来,就在于复利思维。
1626年,荷兰人Peter Minuit花了大约24美元从印第安人手中买下了曼哈顿岛——今天纽约的最中心区,也是纽约最为昂贵的地段。

2000年,曼哈顿岛的价值约2.5万亿美元。Peter无疑赚大了。

有人重新计算了下,如果当年的印第安人将这24美元拿去投资,按照11%投资收益计算,到2000年,这24美元将变成238万亿美元,远远高于曼哈顿岛的价值2.5万亿。

这么一算亏的却是Peter Minuit。

两者的差异就在于复利的差异。

1元钱,每年翻一倍,持续三十年,最后的数字是多少 ?是十亿,准确的数字是1073741824元。

这就是复利思维的威力,随着“利息”的不断累积,结果会呈指数级增长,达到惊人的数量。

复利思维不仅能用在投资上,更可以体现在个人的长期学习和积累上,你今天长期的坚持,每日的进步,在10年后是指数级的积累。

查理芒格认为:复利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它能够让小额的投资不断增长,最终变成巨大的财富。因此,他鼓励人们要像复利一样,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经验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无论是在做事还是个人成长上,我们总是喜欢追求短期的高回报,而忽视长期缓慢增长带来的复利价值。

身边有一个朋友,大学一般般,既不是985更不是211,然而,他有一个优点,很善于从身边的人学习,他总是会去观察他人怎么说话和做事的,时间一长他在为人办事方面特别厉害,尤其是对外沟通交流上,他总能搞定客户,特别擅长整合资源。用他自己的话说,像开悟了一样,他也因此踏上了成功的道路。

反观有些虽是一流大学毕业,然而,在工作中,很被动,让做啥就做啥,少有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人到中年后竞争力急剧下滑。

学习是长期主义,更是成长的复利

阅读是高质量低成本的学习,当你阅读了一个名人的传记,就像经历了一段特殊的经历,当你阅读了他人的经验总结,你也收获了成长的知识。

坚持长期主义,就是坚持长期的学习和成长,成功没有办法一触而就,需要学习和成长的点滴积累。

开始于隋朝的科举,使得寒门学子有机会实现人生的跃迁,而今天普通人的机会远大过去,高考进入大学只是个起点,但许多人作为学习的终点了。

进入社会踏入职场,真正的学习才开始,因为真正的学习离不开实践。

学习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还有经验的积累,以及从他人的经历中借鉴,事实上,后两者在社会能力的积累上是主力。

我们总是害怕失败,然而,正是因为失败才铸就了未来的成功,当打开后视镜去回看过去时,会发现是失败的经历,让我们收获了成功的底线思维。

总的来说,个人学习的长期回报是一种复利。

成功本来没有路,坚持的学习的人多了也就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