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简惊现《黄帝内经》绝学:人体经络穴位竟与音律数术有关!

 抱雪斋读易笔记 2023-12-06 发布于上海

近期,清华简惊现一幅《五音图》。图中是一个五角星,五角星各个角上画着宫商角徵羽五音。

研究者贾连翔发现,这张五音图上的音名居然与《黄帝内经》里的人体穴道名称相同。

古医家曾用音名命名经穴,主要见于《黄帝内经》的《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灵枢·五音五味》等篇,本图所记音名多在其列。虽然《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等篇明确为唐王冰所补,但其所记经穴之名当渊源有自。比如过去不容易想到是用来修饰音名的“左”“右”,在《灵枢·五音五味》则有载:“左商与右商同左手阳明上。”(《灵枢经》卷十《五音五味》第六十五,四部丛刊景明赵府居敬堂本)“左商”“右商”今也出现在《五音图》中。

事实上,用五音六律与人体穴位匹配的做法还可以在北大收藏的秦简《算书》中找到,其中的《鲁久次问数于陈起》就说:

久次曰:“天下之物,孰不用數?”陳起對之曰:“天下之物,无不用數者。夫天所蓋之大也,地所生之眾也,歲四時之至也,日月相代也,星辰之往與來也,五音六律生也,畢用數。子其近計之:一日之役必先知食數,一日之行必先知里數,一日之田必先知畝數,此皆數之始也。今夫疾之發於百體之樹也,自足、胻、踝、膝、股、髀、尻、膂、脊、背、肩、膺、手、臂、肘、臑、耳、目、鼻、ロ、頸、項,苟知其疾發之日,早暮之時,其瘳與死畢有數,所以有數故可醫。曰:地方三重,天圓三重,故曰三方三圆,規矩水繩、五音六律六閒皆存。始諸黄帝、顓頊、堯、舜之智,循鯀、禹、皋陶、羿、倕之巧,以作命天下之灋,以立鐘之副,副黄鐘以為十二律,以印記天下為十二時,命曰十二字,生五音、十日、廿八宿。導頭到足,百體各有司也,是故百體之痈,其瘳與死各有數。曰:大方大圓,命曰單薄之三;中方中圓,命曰日之七;小方小圓,命曰播之五。故曰黄鐘之副,單薄之三,日之七,播之五,命為四卦,以卜天下。”

这一段话中,陈起将天下万事万物都归结为“数”,不论是人体四肢百骸或是五音六律,“毕用数”,因此人的“百体各有司也”,“有数故可医”,从术数的角度来阐述医理。

抱雪斋指出,这种以音律配经络穴位的做法,源自华夏万年以上的易学文明,其本质就是天人合一。

伏羲画卦,由数起,黄钟律数九九八十一,以生八卦,数为万物之本。

不识数的数盲们,怎么可能知道:

华夏文明的伟大和古老是地球上任何文明都无法比较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