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打造高效的个人笔记系统(四)

 祈雨馆 2023-12-06 发布于河北

这是《如何打造高效的个人笔记系统》系列的第四篇。

在开始之前,例行说明一下,《如何打造高效的个人笔记系统》是一个系列文章,如果你还没看之前的几篇,强烈建议先看一下,以下是前面几篇的链接:

系列一:《如何打造高效的个人笔记系统(一)》(以下简称《一》);

系列二:《如何打造高效的个人笔记系统(二)》(以下简称《二》);

系列三:《如何打造高效的个人笔记系统(三)》(以下简称《三》)。

《一》讲了为什么要去打造一个个人笔记系统;《二》讲了打造一个个人笔记系统我们应该秉持怎么样的价值观;从《三》开始介绍打造个人笔记系统的具体的方法论,其中《三》介绍了选择笔记工具的原则,今天这篇将介绍大名鼎鼎的卡片笔记法,后续还会陆续介绍笔记的标签系统、链接系统、回顾系统和如何用笔记来助力思考。

卡片笔记法

我是在《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发现卡片笔记法这个宝藏方法的。这本书有点被它翻译的名字给带偏了,初看像是一本教写作的书,但实际上主要介绍的是一种记笔记的方法。它的英文名叫《How to take smart notes》,感觉更能表达它的主题。

对于想学习卡片笔记法的朋友,我强烈建议:如果有时间的话,一定要看看《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

今天这篇文章,我会结合我读《卡片笔记写作法》的体会,和我用卡片笔记法的经验,来分享一些我对卡片笔记法理解。

卢曼的卡片盒

关于卢曼通过自己的卡片盒,成为伟大的社会学家,并且留下很多著作的故事,我在《一》中有介绍,这里不再赘言。

这里简单介绍下卢曼的卡片盒,让大家对原始的卡片笔记法有个基本的了解。

卢曼的卡片盒,形式上是一个小木盒,它们里面存放着一张张他记录的笔记卡片。

卢曼的卡片盒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叫文献卡片盒,一种叫主卡片盒

文献卡片盒,主要是用来储存文献笔记卡的。文献笔记卡,是卢曼在读书过程中,记录的笔记。他会在卡片的一面写上书目的信息,另一面写上简要的笔记内容。

主卡片盒,主要是用来储存永久笔记卡的。卢曼在把文献笔记卡记下来不久之后,会再去回看这些笔记。通过思考这些笔记之间的关系,以及和以往记下来的其它笔记之间的联系,他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把这些新产生的想法记录下来,就形成一张新的笔记卡,也就是永久笔记卡。

另外,卢曼还为他的笔记卡都设置了非常精妙的编号,可以用这些编号,精准定位到某张笔记卡在哪个卡片盒的哪个位置。

卢曼在添加一条新的笔记时,他都会去检查卡片盒中是否有其它相关的笔记,以便在它们之间建立可能的联系。

而这种笔记与笔记之间的联系,也可以说是链接,就是通过上面说的每张卡片的唯一编码来实现的。

通过这样的方式,卢曼把他的笔记系统打造成了一个网状的结构,这也正是我们大脑中的知识存在的形态。

通过卡片笔记这套方法,卢曼一生积累了 90000 多个知识卡片,写了 58 本书和其他大量的出版物。

我所理解的卡片笔记法

卢曼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 6、70 年代,他当时所处的那个时代,决定了他只能用“小木盒+卡片纸”这样的形式来打造他的卡片笔记系统。

今天,信息技术如此发达,再严格按照他的方式去做笔记,就显得有点低效了。我们完全可以用电子笔记工具,更高效地构建自己的卡片笔记系统。

卢曼的卡片笔记法,带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并不是卡片笔记本身,而是如何通过记笔记来实现更好的思考。这是我觉得卡片笔记法的精髓所在。

卢曼说:“不写,就无法思考。

我实践下来,也深刻地感受到,卡片只是笔记的形,思考才是笔记真正的魂。

根据我自己的实践,我觉得在笔记卡片中,要不要像卢曼那样区分所谓的文献卡、永久卡,没那么重要。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理解的卡片笔记系统,接下来,我会结合我自己的卡片笔记实践,分享一些在写笔记卡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Paraphrase

Paraphrase,就是转述,就是要用自己的话来记笔记。这是写好一张笔记卡的第一个关键点。

相信很多人有跟我以前同样的经历,我们记录的笔记,大都是看到的一些觉得不错的内容摘抄。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特点:对于存入的信息,存入的越难,就能够记得越牢;反之,存入得越容易,就越不容易记住。

摘抄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就是一个很容易的过程;而用自己的话转述,就是一个相对来说困难得多的过程。

举个开车和坐车的例子。相对来说,坐车的整个过程是比较轻松的,所以坐车的人是不怎么记路的;而开车的人全程都精神高度集中,还要不断思考和判断哪条路怎么走、哪个路口怎么转,所以开车的人更容易记住路。

摘抄和用自己的话转述的区别,就有点像是坐车和开车的。

另外,用自己的话转述的核心是,一定要保证不能改变作者的原意,思想是他的,但语言是我们的。这样记下来的笔记,才是客观的。

Atomic

Atomic ,就是原子化,就是每张卡片只记一个知识点,每张卡片要保持相对精练、短小。这是写好一张笔记卡的第二个关键点。

可能会有人比较好奇,为什么一定要把笔记卡记得精练、短小呢?

一个核心的点是,笔记不是为了记而记的,而是要用来助力我们更好地思考的。

能够产生高质量的思考的前提是,我们要能够记住笔记的内容,在要用到的时候,能够想起来。不一定要精确记住每个字,但要有个大致的印象。

举个例子,大部分人都有做数学题的经历。在学数学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不去理解、记忆那些公式、定理,那么当我们碰到没见过的题目时,就可能完全没有思路。反之,如果我们对这些公式、定理理解比较好,记得比较清楚,那我们在碰到没见过的题目时,就会比较从容淡定了。

笔记也是一样的,我们要用记下来的笔记,去助力我们更好地思考的前提,也是得能够记住笔记的内容,至少要做到有印象,在要用的时候能够想起来。

但是,遗忘是我们大脑的天性,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们记下来的内容,在 1 个月之后,大约会忘掉 79%。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实。

为了能够记住,我们就得有一套机制来对抗遗忘,这就是笔记的回顾系统的作用之一。

关于回顾,我会在后续的文章详细介绍。在这里提回顾,是因为 Atomic 这个点跟回顾紧密相关的。

笔记卡记得大而全、长长的,它本身没有问题。但它所带来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回顾的时候压力陡增。回顾压力太大,就会导致回顾很难坚持下去,形不成持之以恒的回顾习惯。这样笔记系统的威力就会大减。

而把笔记卡记得短小、精练,就是为了每次回顾的时候,没有什么压力。一张笔记卡很快可以回顾完;时间充裕的时候,可以多回顾几张卡;时间不够的时候,回顾一张卡很快就好了。

Evergreen

Evergreen,就是常青,就是笔记卡记下来之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持续迭代、优化的。这是写好一张笔记卡的第三个关键点。

一张笔记卡,只是在某个特定的时点,我们对某个事物的认知的记录。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认知水平的提升,对同样的事物,我们可能会有新的思考、新的认知。

通过迭代、更新笔记卡,我们就可以把自己认知的进化,固化在笔记系统中。以后每一次的迭代,都是在之前的基础之上,每张卡片都在往更好的方向进化,整个笔记系统也在向更好的方向进化。

如果把笔记系统比做一个花园,那记下来的每张卡片,就是我们种在花园里的一颗颗种子。我们要持续的为花园里的种子浇水、施肥、除草,这样花园里才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每一张笔记卡都是一棵持续生长的小苗,我们不追求它一开始就是完美的,但我们要持续去呵护它,让它慢慢去长大,去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所以,在写笔记卡的时候,我们也不追求说刚记下来的时候,一张卡片就是多么的完美。

真正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去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在认知进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去迭代记下来的卡片,让卡片变得越来越好,让我们的思考越来越有深度。

我的卡片笔记示例

接下来,我会分享一些我自己的笔记卡片,来让大家对卡片笔记有一些直观的感受。

(1)这是上周看了于冬琪关于小红书商业分析的一篇文章后记录的其中一张卡片:

图片

(2)这是看小马宋的《卖货真相》记的其中一个卡片:

图片

(3)这是看了《写作的方法》记的其中一个卡片:

图片

(4)这是看 了《第二大脑》记的其中一个卡片:

图片

大家可能有发现,我的笔记中会有很多以'#’开头的标签。标签系统也是笔记系统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个我会在后面的文章中做详细的介绍,这里大家可以先不用管。

小结

卡片盒帮卢曼铸就了硕果累累的一生,卡片笔记法是他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

重要的不是那个木头盒子,重要的是去掌握盒子背后的方法和思想。

写下一张张的卡片不是目的,用卡片助力未来的我们更好地思考才是关键。

用自己的语言去记录,是为了让大脑更好地去理解、记忆;保持每张卡片精练、短小,是为了在后面回顾的时候,没有压力;没有完美的卡片,要通过持续的迭代、进化,让每张卡片变得更好。

写下来,不断迭代,不断进化;写下来的是文字、符号,迭代、进化的是我们的思考、认知。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数字花园里绽放。

《如何打造高效的个人笔记系统》系列第四篇到此完结,Enjo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