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肌酐为什么降不下来,其实很多肾友治反了!

 肾之正道 2023-12-07 发布于河北

当肌酐升高后,就意味着进入到了肾功能不全,也可以叫肾衰竭。肾衰竭按肌酐数值分为4期:

分期肌酐范围(μmol/L)

慢性肾衰竭-代偿期

133-177

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

186-442

慢性肾衰竭-衰竭期

451-706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

≥707

肌酐越高,往往意味着肾功能越差,最终会进入尿毒症期接受肾脏替代治疗。

所以,大多数肾友看到肌酐升高时,第一反应就是要想办法把肌酐降下去,于是到处打听降肌酐的治疗方法。

这个想法没有问题,但在采取措施的时候,很多人出现了方向性偏差。

这是因为肌酐只是肾脏损伤后的结果,而不是原因。俗话说“治症先治病,病愈症自消”,意思是要先治本,治疗疾病的原因,病因解决了,症状自然会缓解。

很多患者都把功夫下在如何降肌酐上,但到头来却看不到效果,甚至耽误了治疗时机,肌酐不但不会下降,还会持续性 的上升。最常用的降肌酐方法就是加强肠道排毒,如吃尿毒清、肾衰宁、大黄等排毒药,或者灌肠排毒,这些都通过让肠道多排毒来降低肌酐水平,但肾功能并没有得到改善,所以最终难以维持。

那么肌酐升高的原因是什么呢?也就是说本是什么呢?

举例说明:

1、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就是高血糖

2、高血压肾损害的病因就是高血压

3、IgA肾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病因是免疫功能紊乱

上述三类肾病占据了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前三位

对于糖尿病肾病来说,肌酐一旦升高后就属于糖尿病肾病5期了,是这三类中治疗难度最大的,基本无法逆转,但积极的控制血糖仍然意义重大。

高血压肾损伤:把血压控制好并维持住,血肌酐就可以长期保持稳定,或小范围内降低,最起码发展速度会大大延缓。临床工作中经常会看到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肌酐维持了十几年都没什么变化,这样就很可能在有生之年不发展到尿毒症。

对于免疫炎症介导的肾脏损伤,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控制肌酐升高的根本在于控制炎症,肾脏炎症的表现是尿蛋白和血尿,最主要是尿蛋白。

对于这类疾病,有个现象,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就是尿蛋白控制好的,肌酐就容易稳定,或下降。那些尿蛋白控制不住的,量比较大的,肌酐就控制不住,而且上升速度很快。这是因为尿蛋白就是肌酐升高的原因,所以但凡能够使尿蛋白下降的方法在权衡利弊后都应该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降压药、中药等。

所以,当尿蛋白较多伴随肌酐升高时,降尿蛋白的意义比降肌酐大得多。

记得有位教授曾说“用肾衰宁、尿毒清、大黄、炭片等这类药治肾病真是没什么意思,就算是靠这些药把肌酐降了一点也没什么意义,因为根本问题没解决。”

最后告诉大家:治病要趁早,肾功能损伤越轻,治疗难度越小。尤其是肌酐在265μmol/L以内的时候,还有很多药物可以选择,肾功能恢复(部分恢复)的希望更大一些。如果已经进入到慢性肾衰竭三期了,就很困难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