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雪节气养生,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

 长沙7喜 2023-12-08 发布于安徽
今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之大雪。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冬季的第3个节气,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历书记载:“斗指甲,斯时积阴为雪,至此粟烈而大,过于小雪,故名大雪也”。

大雪节气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雪)量增多,同时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

图片

所谓“小雪封地,大雪封河”,此时黄河流域一带积雪开始增多,气温维持在0℃以下,而东北、西北等地平均气温已达-10℃以下。南方地区虽然没有北国世界银装素裹的雪景,但随着冷空气的不断南下,真正的冬天已悄然走近。

此时,自然界阴气极盛,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阴气转盛而潜藏于内,因此,大雪节气养生仍以“养藏”为主旋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以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

图片
大雪节气养生

 大雪起居 

早睡晚起

大雪节气应延续冬季“早卧晚起”的起居规律,尽量不使自己的阳气外泄。

在冬季,我们提倡的入睡时间是晚9点到11点,这是三焦经当令之时,相当于人体内分泌系统工作的时间。

在此时段内入睡,可使机体蓄积更多的能量,以增强身体闭藏的能力,可使肾气更盛。

勤开窗

冬天室内空气假如不流通,病毒、细菌繁殖会加快,且易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导致呼吸道疾病复发。

如果感觉室内空气太干,可在暖气上搭一条湿毛巾,或使用加湿器。

勤喝水

水是阴中的至阴,隆冬之际,多喝水可养阴。一般来说,一天中有三杯水是必须要喝的:第一杯水是早晨起来喝,可润肠燥;第二杯水是下午5点喝,可滋肾阴;第三杯水是晚上9点喝,可养心阴。

 大雪饮食 

大雪时节,地冻天寒,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热量,就必须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以便产生更多的能量满足机体的需要,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进补。

一般来说,牛肉、羊肉、鸡肉、鸭肉、鱼虾等肉类食物都是此时进补的好食材。而红枣、桂圆、葡萄干、核桃、花生、枸杞等药食两用之品也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此时进补不宜过度,谨防内生积热,反而招致病邪。

大雪进补还可适当进食汤粥,滋补阴津的同时,还能够减轻大鱼大肉带给身体的负担。

各种五谷杂粮粥也是此时的调补佳品,如小米粥、玉米粥、番薯粥、燕麦粥、黑米八宝粥、胡桃粥等。这些食材大都是谷物的种子,凝聚了整株植物的精华,是植物繁衍生息之必备,冬日进食此类食物可补精益髓,同时还有很好的益肾功效。

此外,冬季还应多食用黑色类食物,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

图片

 大雪运动 

大雪时节,适当运动能增强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一般来说,慢跑、快走都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在众多运动中,洗冷水澡、冬泳不推荐,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更应谨慎。这是因为,人体的阳气在冬季较为薄弱,而在洗冷水澡、冬泳的过程中,这为数不多的阳气很可能被寒冷消耗殆尽,若因此举致使人体阴寒内盛,反而不利于健康。

所谓“阳气不到是为病”,一般来说,在冬季我们可以通过晒太阳的方式温壮体阳。大家可以在每日上午10点钟左右,外出晒30分钟左右,适当多晒头、背、手心。

此外,还可以常用姜水泡脚,以温通经络,达到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感冒等功效。

 大雪防病 

气温急降对血压、气管、肠胃等方面都有较大影响。这时,预防中风、心脏病、消化道溃疡显得十分必要。

防中风

寒冷可使人的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增多,导致全身血管收缩。血管弹性差的人易产生血压波动,引发中风。一旦发现中风先兆,如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请及时就医。

防心脏病

寒冷能增加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导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状血管。老年人除了防寒外,还要定期的去做心血管系统体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

防消化道溃疡

由于寒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致使胃肠调节功能发生紊乱,刺激胃粘膜或溃疡面,容易引起胃病复发。日常膳食应以温软淡素、易消化为宜,还可选服一些温胃暖脾的中成药。

图片

 大雪防寒 

防肺寒,喝热粥

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温服后上床盖被,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2天,对于症状较轻的风寒感冒效果很好。

防腰寒,双手搓腰暖肾阳

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

防脚寒,做个暖足浴

足浴有4点注意:1.水温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2.每次浸泡20~30分钟,期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3.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4.足浴后最好在半小时内就寝,保证效果。

大雪通经络 

对于南方地区来说,大雪节气的来临带来了新一波的降温,此时节多做按摩疏通经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身体抵抗力,同时还能预防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大家不妨尝试一下。

敲背

使用穴位按摩捶,由上至下轻敲脊椎两侧的穴位,如敲击时遇到痛点,则应在此点以柔和的力度反复敲击。

摩耳

以食指贴耳廓内层,拇指贴耳廓外层,不分凹凸高低处,相对轻轻捏揉。以捏揉至耳朵轻微发热为宜。

捏指

用一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另一手的指尖,逐个适度用力揉捏,以不痛为度。本法能改善末梢血液循环,对手足冰冷者非常有效。

图片

图片
大雪食疗方

 枣泥山药糕 

【材料】山药500克、干红枣100克。冰糖、炼乳、奶粉、猪油等调料可视个人口味加入。

【做法】1、干枣洗净,用温水泡30分钟,去核备用。山药洗净,切段备用。2、去核的枣及山药入蒸笼蒸透。3、红枣及山药均去皮取肉,用勺子压成泥。4、红枣泥和山药泥充分搅拌均匀,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冰糖、炼乳、奶粉、猪油等调料。5、可将红枣山药泥装入月饼的饼模做出各种形状,也可以一起装入小碗中,食用前蒸3-5分钟即可。

【功效】补脾养胃。

 小米玉米番薯粥 

【材料】小米100克,粳米50克,玉米粒30克,番薯100克。

【做法】番薯洗净后削皮切块备用。小米、白米、玉米粒淘洗干净后放入煲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加入番薯,小火续煮约30分钟至番薯熟软即可。

【功效】补虚养胃,益气健脾。适合素体脾胃偏虚或大补伤脾后出现食欲不振、大便不畅之人。

 三鲜汤 

【材料】冬瓜150克,水发木耳150克,鸡蛋2个,菠菜适量,鲜汤、食盐、水淀粉、味精、麻油各适量。

【做法】将冬瓜去皮洗净切成片;木耳洗净备用;菠菜洗净切段;鸡蛋打匀摊成蛋皮后切成宽片备用。锅内加鲜汤上火烧开,下入木耳煮沸5分钟,再将冬瓜放入,开锅后撒入食盐、水淀粉、味精,起锅前倒入蛋皮、菠菜段,淋上麻油即成。

【功效】生津除烦,清胃涤肠,滋补强身。

 八宝饭 

【材料】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莲子20克、枸杞子20克、桂圆肉20克、大枣50克。

【做法】将赤小豆、薏米、莲子用清水洗净,浸泡2小时,再加入糯米、大米、枸杞子、桂圆肉、大枣等,用旺火蒸熟,加白糖适量食用。

【功效】养血安神。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芪杞炖鸡 

【材料】鸡半只、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白术10克,调料适量。

【做法】将鸡肉洗净,切为小块,加入辅料文火慢炖1小时,食肉喝汤。

【功效】补中益气。适用于体质虚弱、易患风寒感冒者。

 菟丝子粥 

【材料】菟丝子30克,粳米1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菟丝子洗净并捣碎,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小火煎汤,去渣取汁,再加淘净的粳米煮粥,出锅前调入白糖即可。

【功效】健脾止泻。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益脾止泻的功效。

 黄精炖猪手 

【材料】黄精20克,花生米100克,猪蹄1只,黄酒、葱、姜片、精盐适量。

【做法】猪蹄去毛,刮洗干净,切成两半,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放入锅内,加黄精、花生米、黄酒、葱、姜片、清水,武火烧开后,小火炖至熟烂,用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黄精乃滋补药材,《本草正义》记载,补血补阴而养脾胃是其专长,可用于阴虚肺燥而致的干咳少痰、头晕、腰膝酸软等。黄精对于冬季天气干燥引起的咳嗽、皮肤干燥瘙痒等有积极的作用,也可作为日常滋补品,煮汤或泡茶饮用。花生俗名“长生果”,含有丰富的脂肪、卵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E以及钙、磷、铁等,经常食用可起到滋补益寿之效。猪蹄乃血肉有情之品,可养精血、补血脉、强身健体,滋补力强,最宜于冬季食用。

 大枣芡实饭 

【材料】大枣10枚,芡实20克,粳米300克。

【做法】将芡实用水浸泡,煮至7成熟,将洗净的粳米、大枣放入芡实中,煮成饭即可。

【功效】芡实俗称鸡头实,可固肾涩精、补脾止泻,可用于小便不禁、脾虚久泻等症,《本经逢原》记载其“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常言道,“一日三颗枣,保你不显老”,冬季人们尤其爱吃枣。大枣味道甘甜,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铁,可补血抗氧化,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本品作为主食,尤其适合冬季能量消耗多者食用。
图片

图片
大雪养生还有8个禁忌

● 忌洗澡时间过久:供氧不足,容易引发心血管意外。

● 忌过早锻炼:清晨人体血压升高,易引发脑血管意外。

● 忌运动时过度出汗:冬季出汗太多会损伤阳气、耗损津液。

● 忌中午不休息:睡个午觉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 忌情绪起伏大: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

● 忌天气太冷蒙头睡觉:蒙头睡觉会让人们的呼吸受到一定影响。

● 忌活动过量:剧烈运动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对于心脏不好的老年人,这是致命的危险。

● 忌取暖过度:用电热毯或者热水袋贴身而卧易引起烫伤。■
图片

来源:养生中国、广东省中医院、中国中医、中国健康
筋骨消痛膏1、处方:制川乌、制草乌、虎杖、威灵仙、黑老虎、当归、乳香、杜仲、芍药、干姜、三七、红花、丹参、独活、没药、血竭、五倍子、青蒿、川芎等。

2、作用:排寒除湿,疏通经络。3、应用范围:风寒湿引起的各类疼痛皆适用。4、适用症状:遇冷加重的肌肉关节疼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积液、腰部冷痛、骨折术后疼痛、等。7、使用方法:涂抹于患处。涂在皮肤上会微微发热,觉的过于热辣的化,可以薄涂;日2-3 次,严重者可多涂几次;避免接触面部、眼睛,会有火辣感。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民间接骨匠不传秘方:骨折接骨镇痛第一方!
一个强大的方子,上能治颈椎,中可治腰椎,下还能治膝盖与足跟!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